第六章 初度出使 第五節 應變

李斯連夜拜訪張讓,剛剛落座,便兇橫說道,「李斯身負秦王重託,以國事來訪,韓王輕我,便是輕秦王也。」

張讓見李斯來者不善,於是含糊應道,「韓王疾甚,實在不能召見貴臣。尚望貴臣寬心,再待數日。貴臣有何要求,盡請不吝相告,敝國必全力滿足,務使貴臣歡心。」

李斯冷笑道,「事到如今,丞相還想欺瞞於我?」

張讓驚訝道,「張某何曾欺瞞?」

李斯再冷笑道,「韓王不見李斯,是在等趙國的消息吧。」

張讓神色大變,道,「貴臣何出此言?」

李斯揮揮手,張讓會意,於是屏退左右。李斯道,「今四下無人。李斯願推心置腹,直言相告丞相。張氏五世相韓,韓國卻日漸削弱,張氏難逃其咎。韓王所以起用韓非,不滿張氏也,以張氏誤國之故也。今韓非用事,張氏危也。韓非之父,公子蟣虱也。當年,公子蟣虱與公子咎爭奪韓王之位,公子咎得到丞相父兄支持,最終得為韓王。若無張氏,今之韓王,非韓安也,實韓非也。韓非恨張氏,不待言也。再者,韓非身為宗室,又自負才高,卻飽受丞相打壓之苦,十年不能見用,必然恨丞相入骨。韓王不信丞相,韓非又痛恨丞相,試問,丞相何以能繼續立足於朝堂之上?」

張讓低頭飲酒,不能接話。

李斯再道,「當今之時,為丞相計,惟有外結秦國,方可顯重於韓,自固朝堂之上。丞相老成深算,其中關竅,自不必李斯細言。」

張讓神色複雜,不能決斷。李斯又道,「人無近慮,必有遠憂。或者五年,或者十年,秦必亡韓也。丞相洞察高遠,當未雨綢繆,早為自謀之計。今韓王可逆強秦,丞相則不可。何以言之?韓王逆強秦,韓亡之後,雖不能再為諸侯,猶不失封君食邑,安保富貴。丞相逆強秦,一旦韓亡,欲安所歸乎?休論富貴,恐怕性命也將難保。今若丞相依順強秦,為秦籌謀。李斯甚得秦王之信,可代秦王許諾於君。韓亡之後,君家可富貴常有,門楣不墜。願早定大計,作智者之選。」

強龍壓過地頭蛇。在李斯強大的攻勢面前,張讓不能抵擋,只是浩然長嘆,道,「張氏一門,五世相韓,嗚呼,五世相韓……」

李斯知道張讓已經崩潰,於是道,「李斯再問,韓王不見李斯,等趙國的消息否?」

張讓道,「不是等一國的消息,是等四國的消息。今韓非鼓動趙燕齊楚四國合縱,欲起而攻秦。合縱成與不成,這幾日即可見得分曉。」

李斯道,「果不出我所料。然而韓非口吃,遊說四國,恐非其所能為也。」

張讓道,「韓非首倡合縱,主持者卻另有其人。」

李斯奇道,「何人?」

張讓道,「姚賈是也。姚賈,趙王之臣,其才不在當年蘇秦、張儀之下。」

李斯冷笑道,「每回諸侯合縱,最後割地受辱的,通常總是韓國。為今之計,李斯必見韓王,不可使其為韓非所誤也。丞相為我謀之。」

張讓應承道,「貴臣稍待,容我周旋。」

張讓去後,李斯使人火速回報咸陽,告以四國合縱之事。接下來,他也沒有別的選擇,只有繼續留在驛館等待觀望。見不到韓王,再大的本事也是白搭。

兩日之後,風雲突變。張讓深夜來訪,劈頭便道,「貴臣請速速回秦。」

李斯見張讓一臉慌張,於是問道,「莫非有甚變故?」

張讓道,「韓王要殺你了。」

一言即出,李斯大驚失色,如聞霹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