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至為關鍵的幾個月 真情流露

程學啟打仗兇悍,本人為安徽桐城籍,所部開字營亦屬淮勇,李鴻章在組建淮軍時,便一面極力向曾國藩索借,一面派人私下對程學啟進行羅致。

一開始,程學啟認為上海是偏隅死地,此去艱險重重,加上怕得罪曾國荃,所以表現得不情不願。後來見曾國藩已經對曾國荃下達調令,李鴻章也親自致函懇求,方決定棄曾投李。他對孫雲錦說:「某念先生(指孫雲錦)言,寧為雞口,毋為牛後。上海固然是死地,但現在湘軍門戶太嚴,大丈夫與其仰人鼻息,不如拚死一戰。」私下當著李鴻章派來招致他的人,他更是有感而發:「吾輩皖人入湘軍,終難自立。大夫當別成一隊,豈可俯仰因人!」

當程學啟率部自安慶登船東下時,曾國藩親自到碼頭送行,還拍著他的背勉勵道:「江南人愛降將張國梁(指張國梁有受官府招安的歷史),你去了,又是一個張國梁!」

曾國藩愛屋及烏,因為對李鴻章期許太深,連帶讓他對降將的成見也減去了不少。其實他和曾國荃如果當時真把程學啟視為「張國梁第二」的話,又豈能這麼容易就放人?後來曾國荃在南京城下屢陷危局,才想到昔日被他視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程學啟,於是幾次要將程學啟調還,可是李鴻章既強留不放,程學啟自己也不願重回湘軍,於是只得作罷。直到這個時候,曾氏兄弟才有後悔莫及之感,曾國藩為此專門向曾國荃致歉:「近年以來我覺得愧對老弟的事,就是撥去了程學啟這員名將,有損於阿弟。」

程學啟深感李鴻章知遇之恩,加入淮軍後,追隨李鴻章最緊,也最為賣力。他是淮軍中最早響應李鴻章的號召,添設洋槍小隊的營官。1862年6月3日,當太平軍推進至漕河涇、虹橋時,程學啟把開字營所有洋槍小隊所裝備的來複槍都集中起來,突然向太平軍進行射擊。太平軍猝不及防,被迅速擊退。第二天,七寶的太平軍前往增援,程學啟故技重演,不但再次擊敗太平軍,還趁勢攻破了太平軍在七寶的營壘。

見漕河涇、虹橋一時難以拿下,李秀成旋即緩攻上海,轉而集中兵力專圖松江、青浦二城。在松江戰區,太平軍每天攻城不斷,李秀成又督軍佔領松江城外的土山,在土山上修築炮台,對城內進行連續轟擊。

鑒於英法聯軍轉攻為守和松江城日益危迫的局勢,華爾急召正在寧波參與防守的三百常勝軍回援。這三百常勝軍乘輪船自寧波兼程趕到松江,從城外對太平軍發起攻擊,並將土山炮台予以摧毀。與此同時,為減輕鬆江所承受的壓力,李鴻章親督淮軍主力進至上海西南的泗涇、新橋,與太平軍進行激戰。

在進攻松江受阻的情況下,李秀成再次改變計畫,在松江一線暫取守勢,集中譚紹光、陳炳文等部的精銳進攻青浦。青浦守軍多已調往松江,餘下的常勝軍一部難以支撐,常勝軍副領隊法爾思德急忙向松江告急。6月8日,華爾與英國軍官斯賓塞率領英軍、常勝軍及汽船兩艘,自松江赴援青浦,但在沖入城中後,他們卻發覺難以取勝,於是第二天將城中房舍、船隻、輜重、糧食全部焚毀,棄城重新退回松江。

青浦原有守軍也跟著一道突圍,由於太平軍的包圍並不嚴密,幾乎所有人都突了出去,唯獨法爾思德鬼使神差地淪為了太平軍的俘虜。

原來在上一次常勝軍攻進青浦時,法爾思德搶了不少金條銀圓,逃走時因過於慌忙忘了帶走。本來忘了就算了,這位財迷心竅的老兄不甘心,竟去而復返。當他渾身裝滿財物,準備再次逃跑時,被太平軍給逮了個正著。

為了贖回法爾思德以及在松江廣富林被俘的洋人,英法聯軍和常勝軍方面被迫用大量軍火進行交換。次日,在不知道青浦已破的情況下,聯軍向松江運送槍支彈藥的十幾艘船隻駛近松江城垣,又被太平軍全部截獲。

至此,太平軍已完全取得了上海戰役的戰場主動權。英法聯軍行動消極,幾乎不願出戰,用李秀成的話來說,「那時洋鬼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其即敗」。左宗棠在寫給曾國藩的信函里,也語帶譏諷地寫道:「青浦、嘉定二處,一旦發現發賊(指太平軍)成群結隊地殺來,夷兵就迅速逃遁。原來夷人也跟我們一樣畏懼長毛,他們棄城而逃的樣子絕不是假裝的,那是真情流露!」

左宗棠信里的「我們」,當然不包括湘軍自己,他是把英法聯軍和湘軍素來看不起的綠營八旗放一塊兒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