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放手一搏 人算不如天算

這個異常情況是作戰雙方都沒有想到的:三河地區忽然起了大霧,「數尺之外,一望茫然」,周圍全都變成了盲區。

湘軍頓時陷入混亂之中,進攻找不到目標,後退又尋不著歸路。突圍前,李續賓怕的就是天黑難以辨識,不料避開五更,大霧卻還在黎明時分等著他,而如果按照部將的建議去打,倒是很有可能撕開包圍圈,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對陳玉成來說,這場神秘的大霧來得正是時候,幾乎就是天賜。這種戰機再抓不住,是要折壽的。「包營為營」的另一個要點,是在用營壘裹殺的同時,還設有兩支以上的精銳伏兵。先前由於湘軍攻得過猛,這些伏兵沒能找到出擊的空隙,現在正好利用濃霧進行包抄。

太平軍在穿插,湘軍光聽聲音看不到人,急得團團亂轉。等到霧散了,他們驟然發現,前後左右竟然全是如鬼魅一般冒出來的太平軍,而且還在如潮湧來,大家在心理上就先怯了陣,此後便亂上加亂,完全失去了章法。

李續賓正在大營焦急地等待前方戰報,然而傳來的消息是,天降大霧,連送飯的人都不知道戰場究竟在哪裡,只是說前線到處能聽到湘軍和太平軍的鼓角聲、吶喊聲,可就是分不出究竟誰是誰。

再接著,就得知霧雖散開,部隊卻遭到了包抄圍困,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也進不去。李續賓心知不妙,趕緊率留守部隊前去接應,但此時太平軍士氣大振,人也越聚越多,身穿黃衣服的官兵重重疊疊,層層環繞,隊伍綿亘開去足有二三十里長。

李續賓連續發起數十次衝擊,都無法進入已然像個鐵桶一樣的包圍圈,湘軍士卒則飢疲交加,死傷相藉。眼見自己也將陷進去,他只得率殘部撤回大營,而包圍圈中的兩千多湘軍也在差不多時間全軍覆滅。

這時援兵趕到了,不過不是李續賓期盼的援兵,而是早已到達三河,但與陳玉成分營駐紮的李秀成。

除陳玉成和李秀成雙劍合璧外,原屯守三河城的守軍也殺了出來,三路人馬全部加起來,有數十萬之多。藉助人數和心理優勢,太平軍一連擊破湘軍大營的七座營壘,將李續賓緊緊圍困在了一個逼仄的三角形地帶。

從湘軍大營再往外面看,包圍圈已經密布了幾十層,不是一個鐵桶,是連續不斷很多個鐵桶。

大勢已去,縱使你再不情願,這趟旅途也面臨著結束。可如果不是該死的大霧,也許早就衝出去了,李續賓仰天長嘆:「是老天要讓我們敗啊,這些莫非都是天意不成?」

在反包圍計畫泡湯後,整軍突圍也失敗了,唯一的求生之路就是分散突圍。1858年11月15日,李續賓傳令,只要晚上月亮一照地,就馬上分開行動。

月亮出來了,李續賓卻感到了一種羞辱。從軍以來,他不止一次看到其他部隊潰散,那真是將不顧兵,兵不管將,情形狼狽不堪,導致軍威大損,難道他李續賓也要走這條路嗎?

一個將軍可以打敗仗,但絕不能丟掉榮譽。李續賓告訴部下幕僚:「我要死戰報國,不想以屈辱的方式逃命。你們可各謀生路,自行分散突圍。」

曾國華等人都說:「公(指李續賓)義不負國,我等豈可負公」?大家當然是要同生共死,誰也不能偷生苟活。

李續賓不再堅持。他們這些人不是師友,便是同好,一起探討學問,一起征戰沙場,如果能夠攜手走向另外一個世界,確實也是一種幸運。

當晚二更,營中所有諭旨和奏摺都被搬出來,並置於火中。看著文件全部燒盡,李續賓又朝北面朝廷的方向拜了兩拜,然後才躍馬出營,帶著眾人以整軍方式向太平軍衝去。

李續賓騎著戰馬「往來奮擊」,在他的指揮和示範下,士卒把所有鬥志都煥發了出來。太平軍的防線終於出現鬆動,有一部分官兵趁勢衝出了太平軍的第一層包圍圈。

就在這時,太平軍掘開大堤,洶湧的河水將已走到河堤旁的湘軍席捲而去,突圍的希望徹底破滅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