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時間真是一把殺豬刀 諜報與反諜報

打仗不同於讀書,一切從死記出發是行不通的,葉名琛決定變換戰術。某日,粵北義軍得到情報,縣城防備空虛,正是發動襲擊的好時機,於是從山區傾巢而出,但等他們攻城時,才發現守軍早有準備,葉名琛的主力就守在附近。

所謂情報,不過是葉名琛放出來的假情報,為的就是把粵北義軍誘出來。山區游擊戰變成了平原陣地戰,粵北義軍與剛出道時的太平軍一樣,在陣地戰方面還不是這塊材料,吃敗仗是難免的,而敗仗對於士氣的打擊又最大。一來二去,義軍內部便出現了不和,從廣西來的一批人認為留在廣東沒有出路,遂自行脫離大本營,折回廣西。此舉正中葉名琛下懷,去廣西的所有要道都已被事先堵住,他用前堵後追的方式便足以將這股部隊擊潰。

解決了外地的,再轉過頭來解決本地的。此時剩餘的粵北義軍又縮進了山區,葉名琛把原來負責堵路的部隊全部撤回來,親自率兵進行搜山。

在深山作戰,原有的難題一個也少不了,首先是地形不利。葉名琛請當地人做嚮導,畫出詳細地圖,利用這些地圖來進行部署,自此官兵便很少迷路或中伏。

其次是糧草運不進來,導致給養困難。好在葉名琛有徐廣縉在背後坐鎮,錢還是夠用的,可以就地購買,不至於使大夥餓肚子。

兩個月後,這場角力終以葉名琛的全勝告終:七戰七捷,殲滅六千粵北義軍,首領無一漏網,葉名琛自己也被咸豐加封太子少保。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粵北之役,葉名琛學到了寶貴的作戰經驗。當然這裡面也少不了徐廣縉的隨時點撥,包括如何用將。在戰役接近末尾時,葉名琛高興地告訴老大哥,說他對打勝仗已經有了更多信心。

在軍事上,葉名琛可以入門了,但這只是第一課。在廣西內亂特別是太平軍的影響下,廣東與廣西交界的地區不斷爆發起義,徐葉應接不暇,不過這倒也給葉名琛提供了一個繼續深造的機會,因為需要他打的仗一場接一場,可以學到的東西自然也就越來越多。

在葉名琛需要通過的所有課程中,平定凌十八起義無疑是重頭戲。當他接替徐廣縉到達前線時,也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凌十八如此兇猛難克。

凌十八本人就是拜上帝會成員,與洪秀全、馮雲山為結拜兄弟。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傳令凌十八前去會合,但凌十八進入廣西境內後即被官軍堵截。見勢不好,凌十八急忙派人向洪秀全求救,於是洪秀全也從金田派了一支援兵來接應,可是彼時的太平軍還不像後來那麼威武,所以同樣被官軍擋住,沒能過得來。

由於會合無望,凌十八便來了一個回馬槍,殺回老家粵西的羅鏡山區,並在羅鏡紮下了大本營。

凌十八的部隊不同於一般義軍,有相當多的部屬是拜上帝會教徒,作戰亦如太平軍一般頑強。加上羅鏡山高勢險,凌十八善於布陣防守,他的大本營幾乎可以說是堅不可摧。

攻,攻不進;誘,凌十八又不上當,徐廣縉鏖戰一年,死傷了三千多人,也沒能看到凌十八的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樣。

如果不超越老大哥,就只能繼續止步不前,徐廣縉原先的指揮部距離羅鏡山區較遠,葉名琛便將指揮部前移,直接進入羅鏡山區,實施就近觀察和指揮。

經過觀察,羅鏡的防守半徑約九公里,在這九公里的區域內,遍布堡壘和壕溝,裡面都配有火炮且防備森嚴。唯獨沒有堡壘和壕溝的區域,是通往大本營的幾條羊腸小道,但這些小道上又布滿陷阱,陷阱里竹籤鐵釘一應俱備,掉下去不死也得落個殘疾。

凌十八的防守戰術是以逸待勞,不跟官軍正面相抗,等官軍進入炮火射程,或擠進小道時再予以殺傷。

葉名琛還發現,凌十八十分重視情報,他在山上山下到處派出「細作」(也即密探),大打諜報戰。官軍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凌十八的視線,這也是為什麼在如此長的時間裡,徐廣縉始終無法困死他的重要原因。

顯然,同樣是山區,羅鏡與粵北不一樣,再想依靠大規模仰攻或搜山取勝是不現實的。換句話說,這裡需要的不是苦戰,而是巧戰。

上上下下都以為葉名琛移到前方就近指揮,是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發動更強有力的圍攻,可他卻一反常態地掛起了免戰牌。

表面上,葉名琛只是在利用這段時間休整軍隊,暗地裡他卻部署人馬,大肆捕捉。在不到二十多天的時間裡,共捉住了兩百名細作。

凌十八要給他打諜報戰,他回擊對方的是反諜報戰。通過提訊細作,葉名琛不僅掌握了凌十八的布防方法以及紮寨位置,還獲知義軍已經嚴重缺糧,能堅持到現在,主要依賴于山區的秘密補給站。根據這一情報,葉名琛在義軍防守半徑之外再次組織大搜捕,從而一舉切斷了凌十八的秘密補給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