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時間來熬 血途程征

開掉陳啟邁,手上也有了點錢,曾國藩的處境終於有所改善。他在江西建立了火藥廠和造船廠,內湖水師也逐漸恢複戰鬥力。在此後的鄱陽湖戰役中,湘軍水師一舉擊敗太平軍水營,並燒毀太平軍船隻一百多艘。

曾國藩開心了一下,但很快他就又笑不出來了,因為塔齊布死了。

塔齊布負責進攻九江,然而他在九江鏖戰七月之久,始終被阻於城外,心情變得越來越鬱悶,有一天返回軍營便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後不治身亡,時年四十歲不到。

曾國藩在陸師中依恃的一直是塔羅組合,這是他的左膀右臂,塔齊布一去,便只剩下了羅澤南。

胡林翼向曾國藩請援的時候,正是曾國藩痛失大將,傷心不已的時候,而讓胡林翼更想不到的是,在他發出請援奉折之前,羅澤南其實已經走在前往武昌的路上了。

主動回援武昌是羅澤南的主意,他知道胡林翼已經卡在那裡了,他要是不去幫忙,就還得繼續卡。

曾國藩起初並不願意放羅澤南走。塔齊布去世後,所轄部隊的戰鬥力也打上了問號,羅澤南及其湘勇成了唯一能讓人放心的勁旅,從曾國藩的角度考慮,當然希望將羅澤南留在身邊。

但是羅澤南說的,曾國藩又反駁不了。羅澤南說,湘軍現在困守江西,就好像坐在瓮罐中一樣,天天打仗,還是看不到外面的太陽,抓不到主動權。武昌則不一樣,一旦得手,即可坐控江西、安徽兩省,並進而切斷南京的補給線。

羅澤南的方略是,陸師方面放棄進攻九江,轉而集中力量回援武昌,水師方面則合力攻下湖口,以攔截太平軍上下的船隻。

曾國藩和羅澤南都是有大局觀的人。認識到羅澤南言之有理,曾國藩不僅不再強留,還從塔齊布軍中抽調精兵強將,與羅澤南原有的湘勇合併,組成了一支擁有五千多精銳的遠徵兵團。

幕僚勸諫曾國藩,說您賴以轉戰的主將,一共就塔、羅兩個人,現在塔齊布不在了,羅澤南又要遠征湖北,江西兵力異常單薄,萬一出現差錯,將出現無人可用的窘境。

曾國藩點點頭:「我當然知道了。可是為東南大局著想,也只能如此。羅澤南說的是對的,假使我們都困守江西的話,長久下去不可能有出路,而只要把武昌攻下來,則天下大勢猶可為,那樣我雖困猶榮。」

也有人跟羅澤南講,曾國藩勢單力孤,你忍心拋下他這麼走掉嗎?

羅澤南的回答是:「如果老天不亡本朝,曾公必不會死!」

說雖是這麼說,但羅澤南其實也擔著很多心思。走之前,他對曾國藩千叮嚀萬囑咐,讓曾國藩不要貿然進攻,一定要等他攻克武昌,率軍東下時再發動反擊。

自湖口之戰後,太平軍到處滲透,湘軍在湖北和江西已無法聯成一線。羅澤南回援武昌,就必須通過太平軍的控制區。在控制區內,集結的太平軍有幾萬人,但都屬於地方部隊,戰鬥力一般,而且帶兵將領的指揮能力也不強,與能征慣戰的羅澤南站一起,馬上就嗖嗖地被比了下去。

聞知羅澤南西進,石達開趕緊率三萬人馬追了過來。這三萬人都是常年征戰的野戰部隊,非普通地方軍可比,石達開本人的軍事才能也與羅澤南不相上下,兩人早在湖口時就打得難分難解,當新的較量到來時,自然也是一場血雨腥風。

石達開利用數量優勢,不停頓地使用包抄合擊等戰術,將羅澤南的側翼部隊幾百幾百地包圍起來進行殲滅。湘軍雖勇,但面對太平軍的精銳,最後也就只能以一當十,沒法以一當百,隨羅澤南出征的塔齊布部屬由於過於突前,首當其衝遭到圍困,從戰將到士兵幾乎全部損失掉了。

繼石達開追來後,韋俊也正率大批援軍趕來,假使兩軍會合,將達五萬之眾,而湘軍只有五千,且落敗之後,士氣大挫。如此一看,西征軍不要說到達武昌的機會十分渺茫,就算是想安然撤回江西都變成了沒有把握的事。

眼前是血途征程,羅澤南的處境變得異常險惡。關鍵時候,石達開卻突然脫離湖北戰場,掉頭往江西去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