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亂專家 連升四級

太平軍殺到武昌時,城裡百姓早就逃散一空,能用於守城的只有千餘兵卒。武昌周遭卻有十九里路那麼長,這一千多人撒開來,平均一個城垛只能勉強安一個兵,就這還不夠分配。

陶恩培後悔莫及,可身為巡撫,他有守城之責,沒有皇帝的准許,擅自逃走是要被問責乃至殺頭的。這時幸好曾國藩已派胡林翼等人回援,然而讓胡林翼意想不到的是,等他好不容易,快馬加鞭地趕到武昌後,陶恩培卻不讓他進城。

陶恩培這麼做,是因為他發現太平軍並沒有馬上進攻武昌,而只是據武昌對面的漢口、漢陽以守。在這種情況下,他覺得沒必要讓胡林翼進城:你直接進攻太平軍吧,此謂「以攻為守」。

胡林翼等人所率援軍加一塊兒,僅三千餘人,武昌城外的太平軍接近萬人,而且士氣旺盛,如何能夠輕易擊退太平軍?更主要的是,陶恩培又一次錯誤估計了形勢,他以為太平軍一樣在守,其實人家只是蓄勢待發而已。

太平軍能夠不斷進行無根據地的流動作戰,在於他們可以「打先鋒」(或稱「打擄」)。所謂「打先鋒」,不是軍事上的派先鋒出來打仗,而是四處徵集糧草,奪取船隻,包括擴充軍隊。這是太平軍自金田起事後最常用的戰略戰術,其好處是打到哪裡就可以把飯鍋端到哪裡,這個地方空了,再跑別的地方去,一城一城這樣打過來,便不愁沒有糧餉。太平軍不急於攻取武昌,除了等待後續援軍外,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打先鋒」。

相比之下,官軍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們的糧餉主要依賴朝廷和地方政府供給,雖然在缺餉的情況下,很多官軍的軍紀也一塌糊塗,但帶兵官隨時可能因此遭到地方官員的參劾,他們也不敢像「打先鋒」那樣把當地給席捲一空。湘軍則更特殊,曾國藩在建軍時就以「不擾民」為宗旨,糧餉除由政府調撥一部分外,都由地方上募集勸捐,過著有一搭沒一搭的日子,一直比較困難。

胡林翼所部到武昌,既不能進城,又得不到其他方面的補給,兵單餉絕,別說打仗,就是不打仗,肚子還餓得咕咕叫呢。此時的胡林翼已升任湖南布政使一職,湖南布政使負責民政及錢糧賦稅,可是戰爭期間,並沒有一毛一厘的錢糧可供他調配或使用,而且布政使也好,按察使也罷,都沒有巡撫大,人家是省長,得聽他的。

上司再愚蠢,還是上司,不能不服從命令,攻是肯定要攻的,哪怕是註定失敗。第一次,胡林翼感到前途茫茫,悲觀至極。他在家書中留下了遺言,說自出黔以來,才一年的時間裡,自己已由從四品(知府)升正四品(貴東道),又由正四品升正三品(按察使),再從正三品升從二品(布政使)。「我不過是一個迂腐書生,才四十多歲,就得以連升三級,位居大吏,就算死了也夠本了,你們不用為我傷心。」

寄出家書,胡林翼操起傢伙就向太平軍發起進攻。這種進攻跟預料的差不多,屬於搔癢類型,根本難以撼動太平軍陣營,所幸只是他還留著一條性命。

很快太平軍轉守為攻,朝他的大營殺了過來,胡林翼頓時只剩招架之力,而太平軍之所以可以開始投入進攻,是因為他們的糧餉已經籌足,後續援軍也陸續趕到了。

雖然胡林翼拼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守住了自己的大營,但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武昌失守,陶恩培也以自殺了局。

協防武昌失去了意義,胡林翼被迫移師武昌以西的金口。諭令傳來,他接替陶恩培,署理湖北巡撫一職。胡林翼曾經感慨其職務升遷之快,孰料沒有最快,只有更快,轉眼之間,不是連升三級,而是連升四級,特別是湖北巡撫一職,那是幾個月前曾國藩得而復失的職位,這意味著胡林翼以湘軍將領的身份,第一個跨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

胡林翼能有如此好運,除了湖北軍情緊急,咸豐客觀上不能不賦以重任外,與恭親王奕訢入主軍機處也不無關係。

道光給咸豐留下的軍機處班底,首輔是穆彰阿,但咸豐基本上不聽他的,只聽從老師杜受田。在穆彰阿被罷黜後,從未進入軍機的杜受田更是在咸豐背後呼風喚雨,成了事實上的首輔。

杜受田雖沒有大的才識,但他為人謹慎,機敏好學,尤其是非常愛惜人才,曾上疏薦舉林則徐、周天爵,又曾保全向榮,做了不少實事。不幸的是,杜受田沒過幾年就累死了,在咸豐耳邊絮絮叨叨的變成了新首輔祁寯藻。

祁寯藻號稱道咸年間的「儒宗」,老夫子學問廣博,動輒引經據典,滔滔不絕,興緻來了,有時能講得忘了時間。每到這個時候,咸豐為了表示敬師重賢之意,都不得不裝出精神抖擻,越聽越愛聽的表情,只苦了那些站立聽講的其他軍機大臣,個個叫苦不迭。

祁寯藻有學問倒是有學問,但在處理實務方面卻非常迂腐無能。他認為湘軍興起不利於清室,因而時時排擠曾國藩。當初在咸豐面前說曾國藩壞話,導致曾國藩丟掉湖北巡撫,乃至在七八年時間裡都有責無權的人,有的史料說是彭蘊章,還有的則說是祁寯藻。反正不管是誰幹的,這兩人對曾國藩和湘軍的態度基本相同,屬於一丘之貉,不分彼此。

和道光年間一樣,若是和平年代,這類老爺子幾乎是眾望所歸,連皇帝都得把他們抬出來充門面,然而到了戰爭或者形勢複雜的時期,就明顯不如原來那麼吃香了。

到北伐的太平軍即將逼近北京,咸豐可以明顯感覺到軍機處的不得力,乃至於不得不委任奕訢為軍機大臣,幫自己掌管政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