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葉而知秋 驚嘆號

在乍浦,英軍所過之處,幾乎每一所房子都會向他們射擊,而當人們抵禦不住時,這些旗人家庭就出現了全家自殺的慘烈場面。一時間,自殺者的屍體甚至把乍浦河水都給堵住了。

乍浦之戰,英軍傷亡64人,其中還包括一名官居陸軍中校的高級指揮官,為鴉片戰爭以來所未有,這給參戰的英軍官兵留下了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這個驚嘆號到鎮江之戰時達到了頂峰。

1842年7月21日,英軍進攻鎮江。與以往中國軍隊一般都佔有數量優勢不同,在鎮江一戰中,雙方的數量優勢已經易位,攻方超過了守方。

遠道趕來參加揚子江戰役的英國援軍終於到齊了。為了關鍵性的這一戰,印度政府傾其所有,能派的都派過來了,英軍的海陸軍總數達到兩萬,其中陸軍在一萬兩千以上,配有炮兵、工兵等特種部隊,兵力如此之強,在英國的海外殖民史上甚為罕見。

在發現英軍的企圖後,牛鑒也已向鎮江城外緊急調撥了增援部隊,其中有四川兵、湖北兵、江西兵、河南兵近三千人,但在實戰中,所有這些綠營軍隊幾乎都只能打打醬油,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駐守城內的八旗兵。

和乍浦一樣,鎮江也是八旗駐防區,領軍之人為老將海齡。在歷史上,海齡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老頭很倔,幾乎跟哪個上司都搞不好關係,這使得他老是被降職,降的比升的還快。他本來已經是總兵,不知為什麼被同為旗人的琦善參了一本,一下子連降兩級,被送到新疆改造去了。

道光憐惜他是個人才,又把他調回來,讓其出任京口副都統,並且還親自寫諭旨給他,勸他改改脾氣。可海齡依然故我,沒多長時間又跟初來江南的牛鑒幹上了,於是第二次被參。

這次他的運氣不錯,前方軍事緊張,正值用人之際,所以雖然降了兩級,但被給予留任察看的處分,沒有一把年紀灰頭土臉地再赴新疆。

作為一個思想保守的八旗軍官,海齡有滿洲為尊的傾向,性格上也暴躁輕率。在英軍兵臨鎮江城下時,他曾下令關閉城門,鎮江郡守請他開城,以給城中居民留下活路,但是海齡堅持不肯這麼做,說是開門可能帶來危險。

百姓要求出城,他就以漢奸罪名予以拘捕,為此還濫殺無辜,這導致他在鴉片戰爭的一眾殉國將領中口碑很差。不過總的說來,此人「大節無虧」,算得上是一條好漢。

駐守鎮江的八旗兵共有一千六百人,攻城的英軍則有近七千人,無論武器還是人數,對比都很懸殊,可這一千多八旗兵在海齡的率領和指揮下,卻能夠以弱抗強,與對手一掐到底。

另一方面,英軍也犯了錯誤,他們的錯誤是沒有把鎮江和乍浦聯繫起來,以為乍浦守軍只是偶爾堅挺了一下,再加上佔有完全壓倒性優勢,使得他們十分輕敵。在之前的作戰中,一般都是海陸軍進行配合,唯有此次海軍作壁上觀,基本未用艦炮對鎮江城內進行射擊,僅對城外的綠營軍隊做了象徵性轟擊——沒有任何意外,綠營兵在傷亡幾十個人後作鳥獸散。

這一下英國人更不得了:重炮什麼的都不需要了,直接端著槍進城吧!

結果是英軍反而被八旗兵抱住了一頓痛打。參加鎮江之戰的八旗兵又分兩類,原駐鎮江的京口八旗訓練水平稍差,相比之下,從南京調來增援的四百青州八旗要厲害得多,這些兵勇也成了守衛鎮江城的核心主力。

當天,青州八旗表現十分搶眼,他們奮勇格殺,刀柄上滲滿鮮血,滑得拿不住,仍大呼殺賊。

英軍企圖用長梯從正面登城,但是在八旗兵的頑強阻擊下,「墜梯者紛紛」,根本爬不上城,最後選了一個叫十三門的地方,才打開缺口,而十三門那裡正好沒有青州兵把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