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命運的傀儡 你說爽不爽

桐油木桶已然不濟事了,奕山命人在自己下榻的貢院內日夜打造秘密火器。這裡面有射到對方人堆里就能引起大火的火箭,還有相當於現代燃燒型手榴彈的火球火炮,反正是絞盡腦汁,把大清國能搜羅到的各種大小發明都翻騰了出來。除此之外,又在廣東佛山裝配火船和火筏,它們與秘密火器一起,組成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火攻船隊。

以火攻水,一般陸軍是玩不轉的,因為光火船火筏就駕馭不了,奕山從福建雇募了近兩千名水勇參戰。

本來奕山在廣東福建還招募了五千名水勇,這些人正在路上,此外準備工作也未全部完成,但由於道光越催越急,英軍越逼越近,奕山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他在未通知楊芳的情況下,提前發動了廣州之戰。

1841年5月21日深夜,火攻船隊出動。百餘只火船從上游衝下,緊隨其後的是運兵船,奕山的計畫是先用火攻,繼而讓步兵登艦與英軍近距離廝殺。

應該說,這種戰法並無不妥之處,奕山的統兵指揮與臨場表現也算中規中矩。遺憾的是,英國海軍並非一千年前的曹軍可比,那些大軍艦的速度很快,移動也非常靈活,見火船衝過來,能閃的都閃了,遭到破壞的最多是一些來不及躲避的小艇。

倒是臨近的炮台發了威,趁著英國軍艦爭先恐後地往後閃避,一時顧及不到岸上,他們噼里啪啦發炮,一連擊中了三艘大軍艦。

大清國炮台的岸炮雖然看上去個個「高大全」,但內囊都是虛的,甭管轟多少下,都轟不沉軍艦,頂多在表面搞些小傷疤。不過就這樣,已經算是不錯的戰績,奕山也樂壞了,他當即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給道光發去報捷奏摺。

奕山這麼多年來一直在皇帝身邊轉悠,你要他不說假話不吹牛皮根本是不可能的,只是多點少點而已。這份奏摺也毫不例外,盡得添油加醋之能事,在那上面,擊中三艘軍艦變成了燒毀六艘,至於英軍的死傷,奕山乾脆眼睛一閉,用了一個「不計其數」來形容,還說「逆夷號呼之聲遠聞數里」,英國兵的慘叫聲幾里之內都能聽到,你說爽不爽?

道光沒有理由不爽。實際上,自從廣州開戰以來,他幾乎天天都盼著好消息,心情「焦切之至」,已經快急瘋了。奕山的那份不知注了多少水分的捷報,如同春風化雨,立刻把可憐的皇帝從不幸中拯救了出來。

按照原來的要求,道光是要奕山一個都不放過,將英軍予以全殲的,但人這東西,最受不了失望折磨。在林則徐、琦善、楊芳等「能人」一個接一個讓他心碎之後,又等了這麼多天,道光已經不知不覺地從全勝退向「能勝」,像這樣扎對手幾個眼的事情他也能接受了。

道光傳旨嘉獎,奕山也以為自己得了手,但是到第三天,即1841年5月23日,風雲突變,英軍主力到達了廣州。

義律的進攻令下得比奕山還早,但是由於此前英軍駐於香港,所以遲了幾天才在廣州附近集結完畢。

在英軍發起進攻後,奕山使出渾身解數,也進行了局部的有效抵抗。據英方統計,從5月21日到25日,英軍共死傷77人,創造了自鴉片戰爭開始以來英軍傷亡的最高紀錄。

可是奕山並沒有力量扭轉乾坤,像楊芳一樣,在傳統的古典戰爭中他們也許可以如魚得水,但對近現代戰爭卻無一例外地寸步難行。5月25日,義律再次複製虎門戰役時側後包抄和搶佔制高點的打法,從側後攻佔了廣州城北的四方炮台,隨即建立了野戰炮兵陣地。

四方炮台可以俯瞰廣州全城,只要英軍願意,野炮可以打到城內能看見的任何一個位置。到了這個份兒上,奕山不得不投子認輸。5月26日,義律開出停戰條件,除中國軍隊需撤出廣州城外,另索要六百萬元的賠償,說白了就是「贖城費」。

撤是沒有問題,殘餘守軍本來就沒什麼作戰能力了,主要是錢讓誰掏,假如寫個奏摺給道光,包括奕山在內的好些腦袋就要骨碌骨碌地掉下來了。

還好,廣州的本地商人有錢,不就六百萬嗎?我們給,只要你們不在城裡打仗就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