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心才能辦事 虎門銷煙

1839年1月,林則徐抵達廣東。履任之後,他就像當年治理黃河那樣,一條條對照禁煙令,哪個疑點都不放過,並且誰的人情也不給。這位欽差大臣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將在世界禁毒史上所留下的分量,他只知道國家需要他守護,鴉片這個大患不除,國家就難以看到明天,所以他決不會輕言放棄。

林則徐致信洋商,要求鴉片販子們必須在三天內將走私入境的鴉片全部交出,撂下的話是:「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廣東不是第一次禁煙,過去也曾是查獲鴉片最多的一個省份,但作為鴉片走私的源頭和最大集散地,這裡的鴉片貿易卻一直都沒有消停過,而且眼看著是越查越多,其中一個弊病就是洋商會拿銀子去衙門開路,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林則徐突然來這麼一手,使得潛規則突然失效,鴉片販子們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

商人重利,怕歸怕,這些人還抱著僥倖心理,在磨磨蹭蹭地察看風向。在這種情況下,林則徐傳令封鎖駐廣州的英國商館,同時緝拿商館內最大的鴉片販子。

林則徐的雷厲風行,讓正在澳門的義律坐不住了。義律的身份是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其職責就是保護在華英商的利益,見英商們已成困獸,他趕緊從澳門趕到了廣州。

義律要進商館,但遭到了官軍的阻攔,他便拔出一把劍,做出一副要跟人決鬥的架勢,結果硬是擠進了商館——倒不是說義律的劍術有多厲害,大家純粹是不想惹他,畢竟人家也是個洋人的大頭目。

直到進入商館,義律才感覺自己的腦瓜子嗡嗡作響。原來英雄實在不是誰拿柄劍就能冒充的,裡面的日子真苦啊:在僱傭的中國僕人撤走後,商館裡三百多號洋人,包括義律在內,只好自己做飯洗衣服,由於水源被切斷,到後來他們甚至只能用洗澡水來燒飯。

義律的英雄夢被削得粉碎,他撐不住了,轉而勸告那些商人:再不把鴉片交出去的話,咱們都得餓死渴死在這裡。

「我們收購鴉片可是花了大價錢的呀,又不是被海關沒收,這麼白白交出去,豈不是要把老底都給賠光啦?」鴉片販子們靠走私牟取暴利,雖然明知道政府除派義律前來交涉外,短期內不可能還有其他援救渠道,但他們牢記在心的仍是一個利字。

義律真的後悔跑廣州來了。對著這些要錢不要命的傢伙,他也只好用談生意的辦法來解決矛盾:「這樣吧,你們把鴉片全部交給我,就算是交給了英國政府,然後我再上繳給中國人。」

有了這句話,洋商們樂開了花。在商館這麼多天,大家全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巴不得早點解脫,擔憂的僅僅是一個血本無歸的問題。現在義律既然以政府的名義出面擔保,那還怕什麼?

眼看禁煙風頭如此之緊,都是早一刀晚一刀的事。交,全交,有人甚至把尚在路上或儲存在福建沿海的鴉片也交了上去。

林則徐將收繳到的鴉片集中於廣東虎門,親自進行點驗,以防洋人偷梁換柱。檢驗的結果是,兩萬餘箱鴉片都是真貨,欽差大臣的認真和堅持換來了報償。

確認無誤後,林則徐奏請派人解送鴉片進京,道光皇帝的答覆是在海濱就地銷毀。

1839年6月3日,開始了著名的虎門銷煙。如何銷毀鴉片在當時就是個技術難題,最簡單的辦法是用火燒,弊病是燒不完的鴉片渣會滲進泥土,那些「癮君子」見到渣子都會兩眼放光,難保他們不會挖地三尺,把這些渣渣再給刨出來。

林則徐在虎門採用的是水泡法。銷煙人員事先在海邊鑿一大池子,投以石灰,使鴉片得以完全溶入池子的海水裡,然後再趁退潮時往大海里沖:你再有癮,就到海裡面去吸吧!

虎門銷煙持續了四十多天,伴隨著石灰的沸沸揚揚,在藍色的天空下,所有被繳鴉片全部化為烏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