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心才能辦事 洋人地里的泥巴

就算不再清理陋規,不再推行實政,乃至於連待辦的奏摺也人為地減少下來,皇帝仍然忙得氣喘吁吁,席不暇暖。

僅一個張格爾叛亂,前前後後,左左右右,無一不需要他為之操心,真是費盡心神。好容易消停了那麼幾年,緊接著,另一件讓他傷透腦筋的事又再次跳了出來,這就是禁煙也就是禁絕鴉片的問題。

說「再次」,是因為大家已不陌生,算是老相識了。

鴉片輸入中國並非源自清代,事實上,早在北宋時期,官方藥典上就已經有了關於鴉片的記載,只不過當時僅僅作為藥用而已。據考證,民間吸食的風氣起自明末,算起來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從嘉慶開始,大清國正式宣布完全禁止鴉片輸入。道光繼任後,再次重申禁令,所以這雖是他第一次禁煙,但對於清帝國而言,卻不是第一次。

其時道光對鴉片的態度,主要是把它跟「以德治國」和清理陋規聯繫起來,認為吸食鴉片不僅敗壞社會風氣,使人墮落,還會慫恿沿海走私現象,導致官員們內外勾結,偷奸耍滑。

這麼壞的東西,當然不能予以容忍,一定得予以取締。可是按照帝國實情,一般情況下,光髮禁令還不行,得皇帝用眼睛緊緊盯著。偏偏當時急著要道光辦的大事特多,海運漕糧、張格爾叛亂,哪一件看上去都比禁煙來得緊急,他只好先忙這些去了。

忙完以後,道光已經意興闌珊,連他自己都沒興趣和熱情再去主動幹什麼實事了,可禁煙是個例外,不幹不行,而且在道德綱紀之外,道光又發現了鴉片的更大害處,那就是還拐了他的銀子。

中國本身沒有大的銀礦,早期的錢主要是指銅錢,自明朝以後,全世界的銀子才隨著貿易大量湧入,使中國儼然成了一個白銀國度。道光不一定清楚白銀的來源,他只知道如何持家,把每一兩白銀都儘可能留在國庫里,然而根據御史遞上的報告,洋人們依靠鴉片貿易,每年都要從中國賺走數百萬兩白銀。一年數百萬好像不多,然而如果對比一下帝國窘迫的國庫以及皇帝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節儉,這數字就相當可觀了。

另外一種流傳已久的說法則更令人火大,說鴉片其實是洋人地里的泥巴——這些洋鬼子竟然就拿這些一錢不值的泥巴,來換我們白花花的銀子,世上還有比這更可惡的事情嗎?

道光第二次下達禁令。相比於第一次,這一次的範圍更廣,力度也更大,從東南沿海到全國,從縣令到督撫,實行了全民總動員。

不就是鴉片嗎?什麼了不得的東西,還敢跟我叫板?對於成功地辦理漕糧海運,平定過張格爾叛亂的道光皇帝來說,大風大浪都經歷了,確實想不出一塊「洋泥巴」會有多大能量。

反饋上來的信息似乎也在驗證這一結論,每年年底,在各省送上來的查禁報告中,都是一片報捷之聲。到1835年底,連道光自己都確信已經「天下無賊」,至少在帝國境內,再也無人敢於頂風吸食或私栽鴉片了。

三年之後,即1838年,真相逐漸露出了尾巴。道光吃驚地發現,鴉片貿易不僅沒有銷聲匿跡,而且每年都在呈幾何級數快速增長。

舉個例子,嘉慶末年走私的鴉片每年不過才四千箱。在道光宣布第一次禁煙令期間,首次突破了一萬,到第二次發布禁令,已接近兩萬,似乎是禁令越嚴,煙民越多,有的官員自己也成了如假包換的「癮君子」。

鴉片進來,白銀當然就要出去。每年兩萬箱的「洋泥巴」,足足從中國人手裡賺走了上千萬兩銀子,就這樣,那些御史們還嫌皇帝不夠鬧心,在奏摺中添油加醋,將上千萬說成是七八千萬,給道光造成的印象就是,即使想明天不破產都不可能了。

窮日子磨出來的瑣碎,已經足以把皇帝折騰得苦不堪言。人家平時連碗湯都捨不得喝啊!現在你們還要搶他銀子,而且不是一兩一兩地搶,是千萬千萬地搶,這無異於在挖心撓肺,用一千把小刀子捅著這個可憐人的心,蹂躪著他的感情。

道光出其憤怒。繼兩次禁煙失敗後,他宣布第三次禁煙,這次不比以往,要動真格的了。1838年9月,兩位王爺都受到了削去爵位的嚴厲處分,其中還包括一位皇室中地位最高的鐵帽子王,原因就是吸食鴉片。處分令下,一時震驚朝野。

剛拿皇親國戚開完刀,道光就接到奏報:在天津查獲走私煙土一萬餘兩。

這回倍感震驚的是道光。他這才發現自己仍然錯誤估計了鴉片的能量,那不是普通的「洋泥巴」,而是威力無比的「洋魔土」。

面對如此頑固和強大的敵人,再按部就班,一點點來,無疑還是在瞎忙一氣,最後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得出重手,使絕招了,道光相信,只有堵住源頭,鴉片貿易才可能完全絕跡。

鴉片走私的源頭在哪裡?在廣東。廣東查禁到的鴉片量每年都排在全國第一,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明那裡的鴉片貿易有多麼猖獗。

這是用得著千里馬的時候,必須派得力官員前去主持禁煙。說起道光最喜歡的千里馬,當屬陶澍無疑,此人辦理漕糧海運的氣魄和才能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無奈時年六十多歲的陶澍健康狀況不佳,已經中風躺倒在床,實在指望不上,於是道光想到了林則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