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心才能辦事 比拼演技

在道光執政的中後期,實政已經進行不下去了,早期實施的也大多虎頭蛇尾,不了了之。比如陶澍承辦的漕糧海運,當時就那麼漂亮了一下,等到河運的狀況稍稍好轉,海運即被予以廢除,東方古國仍與海洋無緣。

除了觀念守舊,更主要的還是開闢海運擋了很多人的財路。與陶澍同一時代的清末思想家魏源就曾經說過,至少有三種人對海運不爽:負責收稅的稅吏;負責收糧的糧官;負責河運的船隊。

漕糧河運這個食物鏈很長,相關的人都需要從中層層謀利,他們上下相通,所掀起的輿論壓力也足以使道光望而卻步。

以一人敵天下,縱然你是皇上也無能為力,而陋規不除,道光的以身示範,似乎也只能為帝國官場添些笑料。

道光很少為自己添置衣服,最多一個月才換一套。他有件舊的黑狐皮袍,大概算是所有衣服里比較上檔次的了,只是襯緞稍微大了一些,他便想改一下,在袍子四周再添些皮子。

內務府報了個賬,說需要上千兩銀子才能搞定。道光毫不意外地迅速抽手,我不添了還不行嗎?

第二天,軍機大臣值班,把這件事當新聞一樣播了出去。文武百官從此都把道光看成怪物一般,以為他有節儉的癖好。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皇帝好這一口,再不跟風而進,拍好這個馬屁,那就傻了。

道光「喜歡」舊衣服,大夥也都跟著穿舊衣服,新的不要了,拿到當鋪去換舊的穿,儼然颳起了一股時裝懷舊風。京城官多,需求量大,爭相購買的結果,竟然把舊官袍的價格都托抬起來,一件舊的,比做兩件新的還貴。

道光的一條褲子破了,不捨得扔,便讓內務府打上補丁,叫作「打掌」。大臣們見了,紛紛仿效,明明褲子沒破,也非得在上面打一補丁不可。

道光召見軍機大臣,發現他的褲子打了補丁,就問他,怎麼你也「打掌」啊?

軍機大臣的回答是:「再買一條費錢,所以就打掌了。」

再問:「打一個掌,需要多少錢?」

軍機大臣被問住了。衣服上打補丁,不過費一塊碎布的事,就是說出花來,能用多少錢。又不能不答,愕然良久,只好往大了講:「得三錢銀子。」

道光滿臉羨慕之色:「外面的東西真是太便宜啦,宮中內務府給釘這樣一個補丁,足足用去我五兩銀子呢!」

從三錢到五兩,加了十倍還不止,道光當然不甘心,他要省,最好是也能用三錢銀子打一補丁,這樣的對話其實就是在打聽行情。

對這樣的問題,不老實回答的話,無疑會有欺君之罪,太老實,又容易得罪內務府。後面那些人儘管拿皇帝沒轍,卻一定會把你牢牢記在心裡,山不轉水轉,沒準你下次讓人絆倒頭破血流,都不知道是怎麼摔的。

所以回答一定得有技巧。比方皇帝問,你家吃雞蛋,知道一個雞蛋需要多少銀子嗎?

說多說少都不好,最佳答案是避實就虛:「我從小就過敏,吃不得雞蛋,不知道價錢。」

朝臣們公開場合爭穿舊衣服,給新褲子打補丁,都是為了應付道光。

皇帝待己對人都那麼嚴苛,他「甄別賢愚」的標準是看你是不是有德,換句話說,就是有沒有向他看齊靠攏。誰能做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那只有比拼演技了。

道光曾經不打招呼地跑到軍機處,為的就是檢查裡面的人是否有遲到早退的現象。有了這次遭遇後,大夥學乖了,每天下班都會留下一人,以應付類似的突然襲擊。

皇帝果然又來了,看到天色這麼晚,軍機處仍有人在辦公,很激動:「他們都回家了,你為什麼單獨留下來?」

被問的人早就準備好了答案:「臣責任重大,哪敢貪圖安逸!」

哦了,道光連連點頭,當天便給這位會說話的幸運兒送去一塊匾額,上書:清正良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