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新戰術

楊雲跟高力士一路上簡單攀談後回到貞觀殿。

李隆基得知楊玉環無心相見之後,越發懊惱了。

之前不管怎麼鬧矛盾,楊雲來了,他都能見到楊玉環,這次卻無濟於事,這說明什麼?一定是九天玄女洞察了他的懷疑與動搖,覺得他心不誠,便給予懲罰!

李隆基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做錯了事。

越是如此,他心中也就愈發惱恨高力士對楊玉環和楊雲的懷疑,不是高力士把他帶偏了,他也不會犯錯,由此反而增添了他對有著神仙光環籠罩的楊玉環的愛慕。

這對楊雲來說,並非什麼壞事。

「國師辛苦了,今天朕要閉關向上蒼祈禱,你先回吧。」李隆基沒了之前迎接楊雲的那種熱情,露出一種急於把楊雲趕出宮門的意興闌珊的態度。

楊雲行禮後,被高力士送出貞觀殿。

在興教門坐上馬車,車駕向南,還未出應天門就被人攔了下來,楊雲撥開車簾一看,李林甫在前方攔住去路。

「國師,恭喜啊,剛得知消息,你已經被陛下任命為中書侍郎,位列宰輔。」李林甫一臉感慨的樣子,眼前這少年郎陞官之速,已經打破了大唐官員升遷的記錄,看來這裙帶關係比什麼都更好使。

楊雲的中書侍郎,其實跟李林甫的吏部尚書品階差不多,但跟吏部尚書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銜才能位列宰輔不同,中書侍郎乃是副中書令,是中書省固定編製的宰相,屬於官秩低但權力高的實缺。

安史之亂後許多門下侍郎和中樞侍郎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便可成為排序最高的宰相,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但問題是李林甫怎麼說也是從基層摸爬滾打一路升遷上來的,有著實打實的政績打底,實際上李林甫這一派系最注重的就是為官的履歷,屬於實幹派,而楊雲不過是被李隆基空降到中書省,全無根基,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楊雲突然意識到,李林甫主動前來恭賀,是否擔心其仕途受到影響?

知道楊雲進入中書省,馬上就要跟張九齡共事,李林甫生怕楊雲跟張九齡結成一黨而對他有所疏遠,所以才要先張九齡一步前來拜會,想把楊雲的政治傾向弄清楚。

楊雲嘆息道:「對於朝事,我完全就是個新手,一竅不通……陛下如此,真是趕鴨子上架,難為人啊!」

「國師大可放心,中書省乃大唐中樞,具體負責之事……我也知曉,只要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來問我……或者是我主動上門為你解釋也行。」李林甫臉上滿是嘚瑟。

可能是覺得自己投資楊雲終於有了結果。

自己乃是吏部尚書,管著天下官員的官帽子,楊雲這個中書侍郎又是政務的決策者,若是二人聯手,那在朝中真有實力跟高力士抗衡。

總而言之,楊雲突然掌握實權,成為右相級別的大人物,不容小覷。

至於李隆基是否真的會給楊雲放權,現在還不好說,但楊雲感覺這次李隆基賜給他官爵時態度誠懇,比之前只是隨便應付給個官做,要正式許多。

楊雲要去中書省將差事交接一下,李林甫堅持要與楊雲同行。

前文說過,中書省位於洛陽皇宮明堂的西南方,按其位置鑲嵌於皇宮之內,但通常不會由內宮直接去中書省,而是要出應天門,再折而向西,順著宮牆走一段,由光政門再次向北,穿廣運門、明福門到中書省衙門。

當然,如果皇帝有急事,傳旨太監可以直接從武成殿或集賢殿,或者走千秋門、右延福門到中書省,但普通官員走這兩條捷徑,那就是僭越。

二人到了中書省衙門,就見張九齡已站在大門前等候。

顯然張九齡已提前得到宮裡通傳,以為高力士會帶著楊雲直接從宮裡過來,卻沒想到楊雲會與李林甫走到一起。

「張令公,別見怪,國師不太明白這邊的情況,我不過是帶他到你這裡走走,以後他中書侍郎的差事,我不會過問。」

李林甫在張九齡面前擺出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好像在說,看看我,比你有先見之明,先跟楊雲建立起良好關係,你一步遲步步遲,以後有得你好受。

張九齡淡淡一笑,懶得跟李林甫爭論什麼,帶著楊雲和李林甫進內,把楊雲這個中書侍郎承擔的差事講述了一下。

看起來很要緊,但其實不過是管理各地公文,輔佐中書令將差事給解決好,最後一切還是要看剛調任尚書左丞的牛仙客的意見,畢竟牛仙客才是知政事。

大唐中樞這些官職太過混亂,居然多達十多個職務都可以擔任左相,楊雲腦袋都有些繞暈了,總而言之,目前他的直屬上司是張九齡,而張九齡直接向牛仙客負責,牛仙客平時也不做主,遇到大事一定會去請示高力士。

這就導致楊雲並不是什麼朝中的二把手,他這個右相或是副相跟之前的御史大夫一樣有名無實,連張九齡都做不了決斷,楊雲也就只能幹瞪眼。

不過李林甫明顯把楊雲捧到很高的位置上。

最關鍵一點,楊雲能時常去見李隆基,有什麼重要事情的話可以通過楊雲的關係直接跟李隆基彙報。

以前楊雲只是虛有其名的御史大夫,就算張九齡和李林甫有事也不會隨便託付楊雲去君前奏請,因為那不是楊雲的職責範圍。

但楊雲上了中書侍郎的官銜後,朝中無論大小事務都可以通過楊雲去說,這正是高力士對楊雲越發忌憚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是二把手,勝似二把手。

「中書侍郎權責重要,非要坐衙處置不可,每日都需要早些來衙門應卯,若你不至……當日差事便不得過問,有休沐或是病休,也需要老夫准允。」

張九齡在楊雲面前依然拿出公事公辦的態度,他的話也是對楊雲說,無論你做什麼都要聽我這個上官的。

楊雲沒去跟張九齡爭論,無論張九齡的態度如何,始終張九齡是他的長輩,同時也是朝中資歷深厚的老前輩。

張九齡的脾性跟楊雲的確不怎麼對付,楊雲不太喜歡跟張九齡這樣雖然才華卓著但思想卻很保守的老傢伙共事。

「若遇議事,則往中書門下,與老夫同往……」

張九齡解釋還算詳盡。

所說議事,是大唐宰相級別官員共聚一堂的會議,一般是遇到重大的事情才會召集起來開會。

中書門下設在門下省,也就是俗稱的「政事堂」。

李林甫作為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吏部尚書也有資格進政事堂,而整個大唐有資格進政事堂的人一共有十多位,楊雲在其中排名第六,比起黃門侍郎和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六部尚書位次高。

大唐最高權力機關的三省,其職務雖多,但很多並不常設。

張九齡作為中書令,在政事堂的官員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尚書左丞掛知政事頭銜的牛仙客,在張九齡之下就是侍中。

跟張九齡大概說完,楊雲便可以回去了。

楊雲跟李林甫出來後,李林甫笑著說道:「別看國師只是中書侍郎,但你可是大唐的衛國公,你的爵位比張曲江高多了,他以後見了你是要行禮的。」

楊雲掛爵,名義上比張九齡地位要高,但誰都知道大唐中後期爵位已經不值錢,在朝中的話語權楊雲顯然沒法跟張九齡相提並論。

「張令公在中書省內都有人對其不服氣,你下面幾個中書舍人,都可以為你所用,將來整個中書省的事務你可以一肩挑,但凡有事可以直接跟陛下稟奏,甚至可以不通過姓牛的和宮裡那位,他們拿你沒辦法。」

李林甫把事情看得很透徹。

知道楊雲現在是什麼身價地位,名義上是張九齡的下屬,但由於可以隨時見駕,別說是張九齡了,就算是牛仙客和高力士都可以不放在眼裡。

這也是為何李林甫對楊雲極盡巴結之能事,就是看中楊雲能直通李隆基這條關鍵的渠道。

其實不用李林甫解釋,楊雲自己也很清楚,可惜他現在對於參與政務的積極性不高,而他眼下要籌謀的,是怎麼讓楊玉環誕下太子,再送李隆基「榮登仙界」。

到那時,真正需要控制權力的時候就到了,希望李林甫可以為他所用。

……

……

楊雲加官晉爵的消息,在楊雲回到居所前,已為很多人所知。

上林坊的士紳得知情況後,在董奇容帶領下到楊雲這裡來恭賀。

他們對恭賀楊雲加官晉爵已有些麻木,好像過不了幾天楊雲就要陞官,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朝廷權力核心,現在更是位列中書侍郎,已經是名義上的副相之一。

楊雲沒有擺架子,接待完訪客後,回到後院,此時他已經很疲憊。

吳元不在,少了煩擾的聲音,張鏡彥負責跟楊雲彙報有關殖民南美的情況。

「師傅,今日大空觀依然在舉行法會,家父派人來通知,希望您能過去一趟,以壯聲色……」張鏡彥跟楊雲說道。

楊雲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