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的影響力超過了《四世同堂》和《凱旋在子夜》,是藝術中心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觀眾熱情高漲,媒體上也出現很多評論性文章,專門探討周志明這個人。
「我覺得打架那場戲是敗筆,破壞了一個完美的英雄形象。所謂英雄,就是忍常人所不忍,及常人所不及,這樣形象才圓滿。」
「打架絕對不是敗筆,恰恰是周志明性格的完善補充。以往我們塑造英雄,必須要拿聖人的標準來衡量。
現在我覺得文藝界正從這個枷鎖中走出來,從聖人變成普通人。周志明受了那麼多冤屈侮辱,憑什麼不能打架?」
就像後世討論許三多一樣,社會上也在討論周志明。經歷磨難考驗,還能赤誠不改的英雄,無疑更受歡迎。
胡亞傑和伍玉娟尚未畢業,已經成了明星人物,在學校里遠超同屆,嗯,王志聞、鞏皇等等。
京台臉面大漲,連續三年成功,完全認可了藝術中心的生產能力,據說經費還要再加。
不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劇集本身之外,每天結束之後的小欄目,也獲得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開播前錄了幾集,開播後根據觀眾反饋,又錄了幾集。
其中有個名字,被主創反覆提及:
「《便衣警察》播到現在,廣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有不少來信說,印象最深的就是開頭那一段。我想問問林導演,這段戲的想法是怎麼樣的呢?」
「我不敢居功,整個拍攝期間,工作人員給了我很大支持,是大家的功勞。像你說的開頭那段戲,那是我們美術師小許的主意。
他很有想法,當時拿著分鏡頭找我商量,說能不能這樣這樣……我一看完全可以啊,於是就採用了。」林汝為道。
「我是在校學生,沒具體拍過影視劇,出來就麻爪。許老師,哦,我們開玩笑,都叫他許老師。他給了我很大幫助,比如禁閉室那場戲,哎,簡直不堪回首。」
「怎麼個不堪回首法?」主持人問。
「坑人啊!」
胡亞傑忽然激動起來,手舞足蹈,「他把我騙進去,咔門一鎖,燈一關,黑不隆冬我就在裡面,然後外面也沒聲了……當時吧,劇組在導演的要求下,故意孤立我,讓我找周志明的感覺。
我本來就壓著一股勁兒,反正挺多情緒聚到一起,當時就喊啊,差不多拍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嗓子啞了,人也虛脫,導演一喊停,馬上就給我送醫院。
後來許老師請我搓了一頓,給我賠不是。他跟我說了一句話,我記得特清楚,就是演員體驗角色,除了違法亂紀的事兒,都應該親身體驗一遍。
不過實際操作中,有些事體驗不了,比如我演一個丈夫,媳婦兒外面有人了,我不能真體驗體驗這個感受吧?
所以他說得代入情緒……」
「許非不是管美術的么,還懂表演呢?」主持人疑惑。
「懂!他在劇組就像一塊磚頭,誰出問題了,找他,誒,準保給你填上。不然為啥叫許老師?」申君宜笑道。
「人家還是那個,哎主任,我能說么?」
伍玉娟示意鄭小龍,見對方點頭,才道:「人家還參演過《紅樓夢》呢,正兒八經的演員出身,只是這次轉幕後了。」
幾期過後,終於輪到許非。
屁股往那兒一坐,穩如一位老泰山。
「許老師?」
「不敢不敢。」
「您別謙虛,前面那些人把你誇的世間少有,你自己有啥感想?」
「呃,這部劇能受到觀眾喜歡,都是大家的功勞。我只做了點微小的工作,一個地方小演員,調到首都來,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必竭盡全力完成每一個任務……」
「您別聽他胡咧咧!」
趙寶鋼看不過去,吐槽道:「我跟您講啊,這貨就是劇組一霸,把我們指揮的團團轉。要不是老太太鎮著,指不定作什麼妖呢!」
「你也聽他的?你不是副導演么?」
「那也得聽啊!因為他從不胡攪蠻纏,跟你講道理,然後我還說不過他。比方施肖萌家裡要擺一盆花,我找了盆月季,他找了盆茉莉,說月季俗了,施肖萌對愛執著,蕙心紈質,用茉莉好。
我就被說服了,雖然咱也不知道啥叫蕙心紈質,但聽著很牛逼,啊不是,很厲害……」
「許老師是美術統籌,馮曉剛是美術師,他這麼年輕卻要負責整攤事務,工作中有什麼摩擦和趣事么?」
「誒,您這是挑事兒啊……」
馮褲子砸吧砸吧嘴,道:「主要是我們工作氛圍好,職務上有劃分,但事情都一起商量。誰的點子好,就用誰的,許老師才高八斗,被採取的時候比較多。」
噝!
電視機前的尤曉剛,終於忍不住擦了擦汗。
……
「乾杯!」
《便衣警察》大結局當天,李沐組了個局,請中心全體人員吃飯。主任興緻高漲,坐下就定調子:
「不用給我省,花的是獎金,可貴的點!」
「哇哦!」
一片歡呼。
趙寶鋼嚼著花生豆,隨口道:「又發獎金?個人有沒有?」
「有,過幾天就能批下來。」
「嘿嘿,那敢情好,一年獎金髮的比工資都多。」
「……」
許非算了算,還真是。年初發了五百,這次差不多是一百,工資每月五十,明明白白。
不多時,飯菜上來,分了三桌。
李沐喝著小酒,其實壓力也大,生怕下一部砸了,低聲問尤曉剛,「《衚衕人家》怎麼樣,還有需求么?」
「籌備的非常順利,現在就差完善劇本了。」
「那就好,你有經驗,好好乾!」
他轉過頭,又對鄭小龍道:「對了老鄭,央視說要買《便衣警察》,這事你對接一下。」
鄭小龍點點頭,許非卻驚訝,「央視還買咱們的劇呢?」
「全國電視台都糧荒,不買播什麼?不過人家面向全國觀眾,不像我們。」
「那價錢怎麼談的?」
「1分鐘15塊錢。」
What????
許非瞪大眼,「國家規定的價格?」
「嗯,死價,誰也不能動。而且不叫買賣,叫交換。」
我勒個去!
《便衣警察》12集,每集45-50分鐘不等,就按600分鐘算,9千塊錢。
也就是說,別家電視台交換這部劇,只需花9千塊錢。100家電視台來買,也不過90萬——關鍵是,還木有100家。
成本45萬,壓根賺不回來。
許非頭一次接觸這方面,非常驚奇,看來電視劇跟電影差不多,都是統購統銷啊。
所謂統購統銷,是跟蘇修學的體制。
首先建立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簡稱中影。然後在各省、市建立發行機構,電影廠負責生產,片子一經完成,即被中影按固定價格一次性買斷,再按省、市、縣這樣的行政層級發行到各家影院。
所以這年代拍電影、電視劇,大部分虧錢,但沒關係,國家給撥款。
總之,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