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大爭之世 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

1270年,5月21日,青島。

「唉,希望他們在那邊過得好吧。」

青島牧場南部的碼頭邊,王破虜中校看著一隊隊的馬匹登上了運輸船,依依不捨地如此念叨道。

隨著旱災的影響越來越嚴重,民間開始減少牲畜的存欄量,而官方同樣抵抗不了這個趨勢,也開始裁撤役畜,擁有大量馬匹的騎兵系統和炮兵系統則首當其衝。服役年限已久的老弱役馬首先被淘汰,賣往江淮地區;其他馬匹的規模也受到了限制,最好的那批青島馬當然要保留,而一部分性能不突出的卻慘遭淘汰,有的賣給了民間尚有餘力的家庭,更多的則上船發往海外,如遼東、瀛山島和此岸郡等地,由那邊繼續飼養。正好,這些地方也在往本土運糧,一來一去正好充分利用了運力。

如此一來,由東海商社及管委會所屬的各本土牧場直接掌握的各類馬匹的數量就下降到了一萬五千匹的規模上,縮減了30%。這個數量看上去仍然不少,但對於嚴重依賴於後勤的東海軍來說也只是勉強夠用,一旦打大了軍馬快速消耗可就不夠了。這也是他們最終決定停戰的原因之一。

「別那麼垂頭喪氣嘛,」旁邊的范奎安慰他道:「想點好的,你們這把劣馬都送出去了,剩下的不都是好馬了?等扛過兩年休養生息,以後用的馬就越來越好了啊!」

范奎現在在海軍陸戰隊系統內已經升到了少校。這次,他要帶著一個海軍陸戰隊營和兩個陸軍步兵營隨著船隊前往日本的此岸郡,說好聽點是訓練,不好聽點就是把軍隊派出去「就食」。不過無所謂,日本那邊樂得他們增援呢。

王破虜聽了他的勸慰,笑道:「也是,這麼一輪淘汰,還在欄的基本都是大食馬或者血統改良過的青島馬了,再繁育個幾代,說不定真就打出牌號來了。」

經過多年的西洋海貿,東海商社已經攢下了三百匹公阿拉伯馬和五百匹母馬,而且還在不斷進口中。這個數量的種群不但足以滿足軍馬的配種需求,還可以自我繁殖,使得純種馬的數量不斷擴大。除此之外,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已經攢下了八千餘匹一代混血母馬,兩千餘匹二代母馬,不到五百匹三代母馬,為繁育數量更多的青島馬提供了基礎。這些混血青島馬的品質仍然參差不齊,但隨著規模的擴大和血統培育,一個新的馬種遲早會誕生的。

……

「排隊上船,拿好自己的東西,不準說話!」

在青島對岸的黃島港中,一群剃了光頭、身著灰衣的「旅客」正在登上一艘順風級運輸船。他們將加入這次前往此岸郡的船隊,隨著軍隊和馬匹一起遠渡重洋。

只是,他們的身份有些特殊,不是一般的移民,而是被改判了流放的囚犯——東海國當然也是有惡人的,隨著法制建設,每年抓捕的犯人不但沒少,還比以前多了。換了以往,這些犯人還能勞動改造,但今年情況特殊,也喂不起他們了,乾脆打包送往海外開疆拓土吧!

不僅如此,今年的移民政策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向本土輸送移民的額度一下子砍了八成,反而鼓勵各海外領的士大夫招募移民,因此而向外輸出了不少,在事實上出現了「逆差」。

而各海外領地則一下子得了不少甜頭,不僅此岸郡,瀛山、遼東、黑龍江、龍牙、西洋等地都各有分潤,開發進程一下子跨進了一大截。相應的,他們也得擠出運力來向本土輸送糧食,誰都不容易啊。

……

5月21日,此岸郡,埼玉縣。

埼玉縣是原先武藏國的一部分,當陳遠琪帶人在此岸郡站穩腳跟之後,便開始了「廢藩置縣」的進程,在關東平原周邊廢除舊有的帶著顯著日本印記的令制國,改設縣治,埼玉縣就是第一批設立的縣。

不過為了避免過度刺激本土勢力,此岸郡所設的縣的權力並未深入基層,縣城實際上只是個商業城池,基層仍然由各領主統治的莊園佔領著。這也沒辦法,關東平原之外,山勢崎嶇、地形破碎,饒是瀛山公司可以憑藉騎兵優勢牢牢地佔據平原地帶,也沒什麼精力去對付山裡的土包子們,只能這麼羈縻統治著。

這種情況到了今天終於開始改變了。

「開門,共克時堅!」

一夥穿著瀛山公司白底紫號衣的匪徒,哦不對,是治安軍,用輕便的雛龍炮轟開了一所莊園的大門之後,喊著口號沖了進去。

莊園的主人邵進(舊姓沼田)沒辦法,只得帶了家人跪在地上,用磕磕巴巴的漢話問道:「為何?我的糧食的交了的,為何討伐?」

領頭的那個治安軍軍官哼了一聲,惡狠狠地說道:「你交的是今年的常例夏稅,可還有共克時堅的派捐呢?你家的份例合白米三百石,為何遲遲不送去縣城?」

今年本土鬧旱災,不過關東這裡倒是風調雨順,陳遠琪急於在政治上有所表現……哦不對,是深為本土民生所憂慮,便主動在控制區內以「共克時堅」為名加派了稅賦,要求地頭領主們多送糧食過來,好運回去救災。而這個邵進就一直抗命不交,再加上之前的教化考核和人口解放考核成績不佳,於是此岸堡里的老爺們就決定先拿他開刀了。

邵進雙唇一張一合,說不出話來……他家就一百多領民,交了夏稅米缸都快空了,哪裡能擠得出三百石白米啊,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他跪在地上哭喊著:「我的,不捐的不是,糧食的沒有啊!」

但軍官毫不理會他的難處,大手一揮,手下士兵們便如虎似狼地沖了出去,在莊園內翻箱倒櫃起來。

不久後,他指著一堆搜出來的糙米問道:「怎麼沒有,這不是糧食嗎?」

邵進淚流滿面地說道:「那些,百人的口糧,沒了餓肚的得死!」

軍官貪婪地看著莊園中被拉出的那些渾渾噩噩的農奴,這可都是勞動力啊,這移民指標又能完成一部分了。「無妨,那便連人一起帶回去吧,去此岸郡扛個活,總比在這裡餓肚好啊,哈哈哈……」

這樣的事情,不止在埼玉縣,在關東各地都頻繁地發生著。

從五月份開始,此岸郡的東海人終於撕下了偽善的麵皮,把更深入的統治強推給和善的日本人民(農奴原本是不算人的)。不僅如此,之前他們在關東所分封的各漢人領主也成了他們的幫凶。在他們兇狠的鐵炮的威脅下,一個接一個的莊園淪陷了,土地和人民被他們瓜分,悠久的日本傳統幾近斷絕,整個關東地區幾近變色。

而在這赤裸裸的同化行徑之下,一關之隔的腐朽的日本天皇朝廷卻視而不見,聞而不問,依舊沉浸在大和之國的迷夢之中,真是可悲可嘆啊!

……

5月22日,益都府,北薛家莊。

「這可是我家祖傳下來的土地啊,你們想這麼收走?沒那麼容易!」

「呸,別家也就罷了,你薛家我不知道?什麼祖傳的土地,你祖宗可是姓蒲察不姓薛的,當年你們女真人入中原搶了這片莊子設了勞什子謀克,把別家的土地據為己有,還敢叫什麼祖傳?」

北薛家莊東部的膠濟鐵路工地上,兩幫人正在對峙著。其中西邊薛家帶著一幫扛著鋤頭草叉的佃戶,東邊楊家領著一幫扛著鐵杴大鎚的工人,隔空相互示威,大眼瞪小眼,而陣前兩家各出一名老者,在相互對罵著。

罵著罵著,薛家老者被揭了老底,頓時惱羞成怒。他家確實祖上是女真人,可多年下來早就與一般漢人無異了,與之類似的家族在山東不知道有多少,怎麼還能拿這個說事的?

他當即反駁道:「一派胡言,當年祖宗確實是自遼東入關的,可是這都多少年了,白紙紅印的官契都立著,還能有了假?倒是你老楊家難道不是仗著守濟南有功,趁機侵吞了好幾家的產業,苦主可還都在世呢,還有臉說我家?」

楊員外聽了也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又把薛老當年扒灰的醜聞掀了出來;而薛老也不落下風,當即指出楊家有私通蒙元的嫌疑。這兩家原本是在為鐵路征地的事宜爭吵,現在說到痛處,對罵頓時升級,場面一下子熱鬧起來,聽得來助陣的佃戶和工人們直呼過癮。

原來,這兩家都是北薛家莊的鄉紳,這個村落以薛氏冠名,薛家的勢力自然要大些,往日常有欺壓別姓的霸道行徑。不過後來楊家出了個將才,在齊國公手下做事,家裡有了人撐腰,才硬氣起來,領著一幫外姓與薛家對抗。雙方小衝突不斷,但也沒有真的生死之仇,只是這麼誰都看不起誰,一直在鬧著彆扭。

直到這個月,事情才鬧大了。

之前,楊家嘗到了上面有人的好處,便想多嘗點,於是把族中子弟多多派了出去闖蕩,希望能闖出點名頭來。其中有一宗做了包工頭,從家鄉帶人去東海國承攬各類工程,不但賺了錢,還在江湖上有了點名頭,跟交通部也搭上了關係。於是,膠濟鐵路開工之後,線路正好經過北薛家莊,交通部一看這莊子里有熟人,便把征地的活外包給了這戶楊家人。

而楊家人得了東海國撐腰,這可揚眉吐氣了,故意把線路劃在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