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四海揚帆 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

1263年,2月17日,驚蟄28日,中央市。

一次本來簡單明了的金融改革,卻在東海商社這個小池子中激起了遠超預料的震蕩。不過史若雲尚未意識到盟友的背刺,還因與季國風達成了幕後交易而沾沾自喜,仍然在一如平常地工作著。攤子越來越大,各類事務也堆積如山,除了最近的金融改革,還有對新得地區政治地位的處理等事,就算沒有政敵搗亂,也夠她忙的了。

她現在正靠在椅背上,拿著一本嶄新的《簡明字典》翻著。

這本字典是文化部的精心之作,多年來花費了大量力氣編纂,還引入了不少外援幫忙,比如在東海國吃了好幾年閑飯的文天祥——這傢伙在去年底已經被召回南宋,可惜沒能見到這部字典的正式出版。

受限於當下的印刷和裝訂技術,《簡明字典》沒有後世字典那般袖珍,用了六號紙的規格(等同於A6,也就是1/4張A4紙),長度約15cm,厚約2cm,沉甸甸的。封皮用了一張紅紙寫著標題四個大字,有些單調,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還算精美。

相比硬體規格,這部字典更重要的是裡面的軟體,也就是近萬個漢字及其注釋。其中重點注釋了2333個簡化字的意義及用法,排版也是按照東海特色的拼音排序的。對於當下的儒生來說,這本字典顯然有些離經叛道,而對於股東們來說,卻分外熟悉好上手。

史若雲手上的這本是多次校對後的最終版,很快,它就將批量印刷出來,送往各學校、工廠、軍營及其它相關機構,與業已鋪開的小學教材配合,成為學生工人士兵們讀書識字的好幫手。

「很好。」她合上字典,站起身來,「我們這『東海國』湊合了這麼多年,不倫不類的,如今聲名都打出來了,也該正規化了。這教育事業,就是正規化的第一步啊。」

她把字典放到桌上,又走到牆上掛著的一副地圖邊。這份地圖是一份《東海國政區圖》,不過卻並非正式出版的印刷品,而是在一副地形圖基礎上手繪的。畢竟,去年來東海國的實控區一下子擴張了一倍,新的行政區劃尚在制定中,也沒法正式出版印刷。現在這份地圖上就有不少塗改的痕迹,其中一個個小黑點散布各地,標示著當今東海國境內的各縣城。

「今年結束前,每個縣都至少要有一所小學,這是計畫的第一步……還有,交通網路……」

她退了一步,又從中央市開始,觀察起了地圖上連接眾多黑點的幾道線條。這些線條是「千里路計畫」中規劃的全國路網,只有寥寥幾筆,儘可能將絕大多數城市都連接了起來。不過,當前只有中央市周邊的幾段線條是表示已修成的實線,其餘大多數都是「計畫中」的虛線。「還有四年時間,不知能不能看到路網連接起來……」

史若雲上任之後,進一步深化了從張正義時代就開始的甲/乙項目改革。這一改革旨在將東海商社早期混亂的工作內容區分開來,將那些可盈利的商業性項目歸為乙類項目,由商業化的邏輯自主運營,而將長遠的非盈利項目歸為甲類,由管委會領用財政資金執行。這教育和基建兩項,就是典型的甲類項目,管委會若想將自己的權力從最初的幾座直轄城市擴張到全國,這兩項也是重中之重。

「還是得一點點來啊!」她笑了笑,然後抄起一支鉛筆,在地圖上畫了起來。

這次她不再是塗點或連線,而是用線條將數座城市圈到一起,相互之間分割開來。原本東海國的國土分為十個州,每個州只有兩三個縣,實在是嫌小了些,隸屬關係也有些混亂。因此前陣子經管委會和全體大會討論後,決定將這十個州重新劃分為八個郡,中央市等核心地區設東海郡,原寧海州改威海郡,登州萊州合併為蓬萊郡,濰州及周邊設濰坊郡,密州莒州並為日照郡,萊蕪周邊設萊蕪郡,沂州改臨沂郡,海州改連雲郡。這個方案經多次討論變更,史若雲已經爛熟於胸,憑記憶手繪出來,竟是一個不錯。

根據管委會的規劃,原本已經存在的工作組機制將改組為正規的管委會派出機構,每郡一個,由三到五個股東帶隊,設置財政局、文化局、交通局等必要職責部門,形成「小管委會」,將當地管理起來。

「東海、蓬萊、萊蕪、連雲已經有了派出機構,接下來只要再派出去四個,就能把八個郡都管起來了。八個分管會,恐怕得上千公務員才能有效運行,還是得招人培訓。過幾年等人夠了,還可以儲備一批,然後逐漸下沉到縣……」

想到這裡,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張正義時代,為了儘快穩定秩序,除了幾座直轄城市,其餘縣城都給予了較大的自主權。這在近期確實省事了,但長遠來看……很麻煩啊。

史若雲坐回了椅子上,轉著筆思考了起來:「本來,戰爭打贏了,正是攜威削藩的好時候,但地盤一下子大了一倍,又沒那麼多人力去折騰了,短期內還是只能推進到郡一級……只是派個縣官過去倒也行,但行政還是只能依賴當地吏員,效率還不如自治呢,而且卸磨殺驢太難看了點……新得地區倒是簡單,威海郡也好說,之前許了程從傑五年時間,今年也到期了,不過該怎麼操作呢?」

她思考了一會兒,覺得錯綜複雜,又看了看錶時間差不多了,乾脆先不想此事,收拾起了桌子。

過了幾分鐘,在鐘錶即將指向9:00的一刻,辦公室的門敲響了。

「請進!」

隨著一聲樞響,現任安全部長林博穎從門後走了進來。

史若雲站起身來,笑道:「說九點就九點,你還是這麼準時啊。」

林博穎擺擺手:「早就到了,吃著蛋糕等著呢,這不是怕首席大人有什麼事在忙,所以踩著點過來。怎麼樣,沒事吧?」

「沒事,就等你了。」

說著,兩人在辦公桌兩邊對坐下來。

林博穎把一份文件放到了桌上,轉了個方向推給史若雲,說道:「這就是今年的徵募預案了。」

四年前,安全部制定了「五九軍制」,每年立冬徵募一批義務兵入伍。這一軍制在去年的作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不過去年戰時多批徵召新老兵員入伍有些打亂了節奏,而且地盤擴大後必然也要相應地擴充軍力,所以今年安全部就準備重新制定一個更大規模的定期徵募方案,現在有了初步預案,就拿來給史若雲過目了。

史若雲接過文件,簡單翻了翻,就笑了出來:「三年內擴軍至兩萬,你們胃口可真不小啊。」

林博穎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說道:「沒什麼嘛,我看了一下上次統計組高源報的數據,現在控制區內估計有二百萬人口,兩萬也不過才1%么。我們這個計畫,就叫『1%計畫』。」

1%的常備軍比例,在古典時代是個常見的數值,小國會高一些,大國會低一些,但是受限於生產力、行政能力和安全需要,一般不會偏離太多。像宋朝幾千萬人口常備幾十萬軍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女真、蒙古全民皆兵,不大的部族動輒拉出幾萬兵,又是典型的反例。以東海商社的能力,徵募1%的人口入役,並不困難,甚至再多一點也未嘗不可。

「但是有什麼必要呢?剛打完仗,有什麼敵人需要那麼多軍隊去對付呢?而且我們的東海軍養兵的標準可比其他勢力高多了,召這麼多人那可是要花錢的啊!你不是不知道吧,前陣子金融改革那麼大風波,不都是沒錢鬧的?」史若雲道。

林博穎擺手道:「沒那麼誇張吧,之前我們擴軍到一萬多人,在膠東地區不也佔比1%甚至還高了?現在無非是複製到新得地區罷了。而且都是義務兵,要不了幾個錢,平時就算不打仗,也能幫著修橋補路什麼的,不浪費。」

史若雲搖搖頭,說道:「義務兵就省錢了嗎?津貼雖然不多,但是一年十五貫的飲食衣物,還有訓練打的火藥鉛彈,再算上裝備和其他費用,一年三十貫打不住啊!就算兩萬全是義務兵,不也要六十萬貫?全體大會怎麼會批這筆錢?說真的,與其召這麼多義務兵,反倒是數量更少但更精銳的志願役更好接受些。」

林博穎認真了起來,說道:「不……首席,你這不能光看支出,還要看收益和社會效應呢。今年財報還沒出來,不過我猜,跟往年一樣,來自頃田戶的收稅效率要遠高於一般民戶吧?」

頃田戶一年兩稅能繳納的物資大約摺合10-15石糧食,與一般民戶差距並不大,但是徵稅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稅務部對頃田戶有完全的直接的掌握,而且頃田戶一般比較富裕、服從商社領導,所以交起稅來也比較痛快,交十石至少能到賬八石。而一般民戶的徵稅效率就慘不忍睹了,核心地區還好些,控制力薄弱的偏遠地區和自治地區,民戶交十石租稅,能到商社手中兩石就不錯了。這兩年,隨著退役兵的增多,來自於各公社的稅源逐漸從零頭變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數字。

「確實這樣,不過……」史若雲又快速翻看了一下文件,有點理解安全部的意圖了,「你們是說,把義務兵當種子,花點錢『種』下去,等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