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自己定價

系統現字:「手稿在樓下廚房,廚案上的小箱子中。」

是的,嚴格來說獎勵可以分為兩部分,「十二道古方菜方發明者手稿」一個是沒有標出來,已經存到袁州腦袋裡的經驗、筆記,另外是實體的手稿。

經驗筆記是成功之後的東西,而要完成一道菜,或者是寫成一本廚藝類的書,是需要很多實踐的,就好比找食材,這些都是記錄到手稿中的。

「咚咚咚」袁州即刻下樓,目光望去,廚案上放著個醫療箱大小的盒子,盒子外觀是標準的系統風格。

抱著盒子上樓,袁州邊走還邊說:「為什麼獎勵非要放在樓下,還要我跑一趟。」

系統現字:「因為二樓是宿主的私人領地,本統沒有權利將獎勵放入。」

「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袁州道。

今時今日這麼遵守規矩的系統真的是少了,袁州琢磨著是不是應該頒一朵大紅花給系統以資鼓勵。

「是該做一個專門存放古籍的書櫃了。」袁州想到。

現在只能暫時放在架子上,袁州將其分為兩摞,一摞是十二本以外,一摞是剛才選中,獲得手稿獎勵的古籍古方。

接下來的一小時,袁州都在整理吸收腦中的知識,先將其整個過一遍,然後再詳細的來。

即使是大概過一遍,受到的震撼也不少,袁州長舒了一口氣,說出了內心最直接的感受:「呼……中華飲食果然博大精深。」

袁州看了看錶,嗯,沒錯就是那塊他花好幾萬買來一直沒機會帶的手錶,被他掛在房間中,當鐘錶使,沒辦法有錢任性。

「時間還早,再看半小時。」

接下來就是詳細閱讀,袁州首先接觸的是《調香記》,看書名有點像十八禁讀物,實際不然,這是一本正兒八經研究廚藝的書。

只不過這位叫做李天祺的廚師,有些跑偏,他研究的是,怎麼讓菜更香,正所謂「色香味俱全,色居首位。」而這位李廚則想把香這一項做到極限。

書中,李天祺總結了香味:咸香引津,甜香注目,麻辣之香不可分,酸香最開胃,苦香難嘗,鮮香繼輔,其餘香味不成統。

李天祺將食物香味分成了五味七種,其中麻和辣的香味不能分開,後面有說明分開會辣,單麻單辣都會嗆鼻,而苦香很難做出讓人有胃口的,鮮香只能做輔助。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香味,但太雜,所以分不了一列,但李天祺都有記錄。

「這位李廚,稍微有點太偏執,有時候會為了香味,破壞食材本身的味道。」

比如書中就說,炒肉多加酸菜,有酸香開胃,話沒錯酸菜炒肉是開胃,但並非所有。

「雖說有些偏激,但裡面有些想法還是很值得我去學習借鑒的。」袁州認真的思考著。

袁州一直以來最注重的是食材的本味,然後是色,至於香,食材好烹飪技巧絕佳,自然香氣撲鼻。

廚神系統估計也是如此認為,所以也沒再專門留意。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腦洞,還真有專門鑽研香這一道的,仔細想想,既然能夠為了色學習擺盤和雕花,那為什麼厚此薄彼冷落「香」呢?

袁州不會像李廚那般偏執,但在絕對不影響味和色的前提下,加以控制香,以現在袁州的廚藝來看完全沒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從書里學到新東西。」袁州還想繼續看,但時間不早了,無奈只能放下書,洗漱睡下。

《非食論》非食是指不是正餐,它是一部明末南方街頭小吃的記錄。

《不飲》是解酒菜和解酒茶的做法,《培禽綱目》是目前最適合袁州的古籍,綱目在古文指「擬定調查的名單」,這本古籍是關於培育家禽的習性觀察,袁州本來有解牛刀,有牛的了解,現在加上家禽,正好補充。

這五本古籍,有一本比較特殊,也就是《廣公遊記》。

看名就知道,是清初一位名為廣理的大吃貨逛吃逛吃的記錄,但這書並非廣理所寫,是他的伴讀書童負責記錄這一路上的逛吃。

關於古方,就不用多解釋了,是沒有流傳下來的菜方,自古就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雖然這說法來自於武師,但在廚界一樣通用,很多大廚都會留一手自己的拿手好菜不教給徒弟,但又怕沒有傳承,所以就會記錄下來,傳給後人。

這幾道:活水魚、開地菜、白煬葯膳、天仙湯、火山魚、餓死龍、山泉觀素齋,皆是袁州完全沒聽過的菜肴。

要說,收集的三十一道中,除了這七張古方,還有四張菜方,袁州沒選的原因很簡單,這四道菜有的已經被還原,有的技術含量並不是太大。

所選的七道古方中,袁州最有興趣的是餓死龍。

俗話有雲「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餓死龍就是能夠將驢肉做得讓龍都嘴饞。

這十二道古方古籍,袁州有信心能夠在一兩個月之內消化完,然後廚藝會有一個小步提升。

「我也會好幾道失傳的菜了,等我把這七道學會了,是不是可以弄一個失傳之宴?」袁州覺得這是可行的,作為一個成功的飯館,不止要有硬菜,還要有硬核宴。

袁州能夠如此快吸收並掌握,是因為系統獎勵的手稿和經驗,如果單拿到古方,是很難這麼快研製成功的。

現在在網上搜做菜教程很多都說的是:鹽少許,醬油一勺之類。

少許是多少?勺有多大?這些基本都是自己研究。

用文言文纂寫的古方更是如此,有時候一個字都能讓你絞盡腦汁。

要把配料比例,以及火候,食材比例研究出來,沒有小几年的功夫是拿不下來的。

再涉及到古代和現代材料的變化那就更是一番苦工。

所以這才是,為什麼古方很難還原,一來是現代人們很難靜下心研究,二來就是你研究成功,你的付出也不一定能得到足夠的回報。

說句直白的,許多大廚家中保存了不少古菜方,但估計一個也沒有還原出來,也就是空閑的時候看看。

袁州依舊自律,時間也自然的流逝著,但最近由於殷雅工作繁忙,袁州撒狗糧的機會都變少了。

早餐、午餐、晚餐都很平靜,唯一要說的就是烏海,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狂躁。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烏獸進入了發情期。

也就是在一周後的午餐。

「圓規,我下午就要走了,你真的不去義大利玩嗎?!」烏海吃完後並沒有馬上走,而是等到午餐時間結束後,一臉期待的詢問。

「這幾天,你天天都問我這個問題,我每天的答案都一樣。」袁州面無表情:「不去。」

「義大利真的老好玩了,有古羅馬斗獸場,還有米蘭大教堂,嘆息橋,真的不了解一下嗎?還有義大利菜,它源於古羅馬宮廷菜,可是作為西餐之母的存在。」

烏海絞盡腦汁,準備最後的「殊死一搏」,勸服袁州,能夠看出私下查了不少資料。

他繼續道:「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廚師也是要見識各國風土人情的。」

「你說的有道理。」袁州點頭,一副意動的樣子,不說其他歐洲烹飪之母也值得他一去。

烏海很高興,點頭如搗蒜,連忙道:「是的是的,沒錯的。」

「等我這邊舉辦完青年廚師交流會,抽時間再去。」袁州道。

川劇變臉絕活,烏海瞬間變成苦瓜臉,聽袁州言下之意是,不但這趟不去,還要另找時間再去。

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那什麼,圓規我細想了一下,其實義大利也沒什麼好玩的。」烏海話鋒一轉,勸說道。

「古羅馬斗獸場就是殘垣斷壁,還有米蘭大教堂裝修是很漂亮,但圓規你又不是天主教徒,嘆息橋就不評價了,以前羈押死刑犯的,至於義大利菜其實也只有麵條和雞肉,只是名頭大,完全不如你,就不要耽誤時間特意跑一趟了。」烏海言辭誠懇,說得袁州差點就信了。

「哦,我再想想。」也看不出來袁州到底有沒有信烏海的話。

「一定要好好想想,圓規你不要自誤啊。」烏海道。

不過這一弄,倒是讓袁州小店的人都知道烏海要出國一周。

「小海該走了。」鄭家偉第五次提醒。

烏海道:「我還要再聞聞味。」

鄭家偉無奈道:「可午餐時間都結束了,哪還有什麼味啊。」

又蹦又跳,連拉帶拽的,烏海是真不想走,就差在地上打滾了。

雖說午餐時間已結束,但還是有不少食客沒走,認識烏海的人紛紛過來勉勵一句。

鄭嫻小姐姐道:「一周而已,勒勒褲腰帶,一晃眼就過去了。」

作為小酒館的常客,鄭嫻自然是和烏海挺熟悉的。

唐茜道:「烏大哥要不然這幾天就少活動,這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