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關山飛渡 第四十四章 碎葉

戰國七雄中,秦與楚,都曾經被視為蠻夷。而自漢代之後,從中原到荊楚的百姓,卻全都以漢人自居,彼此之間的分別漸漸消失,縱使某人族譜寫著是齊王、楚王之後,心中卻也生不出恢複故國的念頭,為何?

這個問題很複雜,至少對於張潛、王翰、王之渙和駱懷祖是這樣。他們一時半會兒都想不出確切答案。

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是解決西域困局的方向。否則,光憑著從中原遠道而來的府兵,永遠無法讓西域保護安定。而萬一大唐出現內亂,大食和吐蕃又趁機入侵或者煽動,西域就會像當年的波斯、大宛、安息一樣,徹底從大唐脫離。日後大唐恢複強盛之時再想將其收回,代價將是目前的百倍。

王翰、王之渙和駱懷祖三個,只是隱約能感覺到這個危險結果。而張潛,歷史學得再不好,也不會忘記,安史之亂後,大唐西部邊境瞬間縮到了距離長安不到六百里的涇州。

當西域丟失之後,吐蕃、回紇就將長安城當做了提款機,缺錢花時就來上一趟。而被困在瓜沙二州的安西軍後人,卻苦苦東望百餘年,直到柴榮建立後周,依舊心懷不甘!

剛到大唐那會兒,張潛只是個看客,他當然只想著「鬥雞走馬過一生,天地興亡兩不知」,而現在,他已經把根扎在了大唐,他所愛的人,他的朋友,他的子孫後代都將在大唐生存,繁衍,他當然不能容忍另一個時空曾經發生的悲劇再度出現!(註:鬥雞走馬過一生,是古人的詩,形容出生於開元年間的富貴子弟,按照古人平均壽命,大部分在安史之亂前就去世了。一輩子幸福安逸。)

「秦一統六國之後,書同文,車同軌,算是為漢奠定了基礎。」一路議論著走回了碎葉城的州衙,王之渙連皮裘就顧不上脫,就繼續慷慨陳詞,「而眼下朝廷在西域的政令,卻是縱容,甚至鼓勵各部族與漢人相異!」

「關鍵是各部族居無定所,也不識字,書無法同文。至於車,他們連路都不肯修,哪來的軌?」王翰聳了聳肩,一邊在親兵的幫助下,解自己的兜鍪,一邊笑著點出王之渙的一廂情願。「更何況,秦二世而斬。可見書同文,車同軌,並未讓六國百姓歸心於大秦。」

兜鍪表面溫度極低,與屋內的熱氣接觸,表面立刻凝結了一層白霜。親兵一不小心沒抓牢,就掉在了地上,發出「咣」的一聲巨響。

王之渙愣了愣,無言以對。坐而論道總是簡單,真正實施,面臨的問題往往卻複雜百倍。

「要我說,簡單辦法,就是告訴各族百姓,大唐官府是為他們做主,一起對付那些酋長,長老而來。酋長和長老,是雙方共同的敵人。干翻酋長和長老,他們就可以平分其財,官府不取一文!」駱懷祖將身上的鐵背心接下來,放在椅子上,冷笑著在旁邊提議。

話音剛落,他就聽見張潛低聲咳嗽。隨即,自己也笑了起來,訕訕搖頭。

這一招他是偷師於張潛給他的那部無名經書,其實未必無效,但是,眼下根本沒有實施的可能。首先,此舉會激起所有部落酋長們的反抗,西域必將大亂。其次,以目前大唐朝廷的執行能力,根本無法將這個政令,傳遞到各部百姓耳朵中。即便傳到了,各部百姓也習慣聽酋長、祭司和長老的,未必肯信。最後,大唐朝廷,也不可能下這樣一道政令。因為萬一控制不住,就會引火燒身。

甚至在碎葉,他這個提議都得不到任何支持。王之渙和王翰都出自太原王氏,肯定不支持百姓吃大戶。張潛倒是孤家寡人一個,可張潛手裡的錢,恐怕比眼下大多數官員幾十年積蓄都多。誰想均貧富,張潛第一個不幹。

「不指望朝廷對來西域的漢人有什麼優待,至少應該做到一視同仁!」訕笑過之後,駱懷祖想了想,終於又說了一條現實點的提議。

「在碎葉城,咱們能做到。」不想讓駱懷祖感覺太尷尬,張潛笑著接過話頭。「其他地方,我目前可管不著。特別是郭元振那邊,還不知有多恨我呢。我插手他地盤上的事情,他肯定跟我擰著來。」

「那倒未必,你雖然在他脖子上划了一刀,把他給嚇了半死。但是龜茲解圍之功,至少也讓他分走了一小半兒。」王翰笑著接過話頭,低聲分析,「順勢,你還幫他兒子郭鴻揚了名。細算下來,其實姓郭的佔了大便宜!我要是他,此刻心中對你的感激絕對超過惱恨!」

「那可未必,如果用昭不逼他借兵,他即便坐視龜茲失陷,朝廷怕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掌控,也不敢拿他怎麼著!甚至會接受他的提議,盡數滿足娑葛的要求!」對郭元振半點兒好印象都沒有,王之渙冷笑著搖頭。「如此,以後西域這塊,基本上就成了他和娑葛兩人的地盤。只要他們倆勾兌好了,朝廷再想派任何將領過來,都得先看他願意不願意答應!」

「有這種可能,並且很大!」王翰楞了楞,隨即果斷承認自己剛才把郭元振想得太善良。

「恐怕可能性在九成之上!」駱懷祖向來不忌憚從最壞的角度推測人性,在旁邊冷笑著撇嘴。「朝廷習慣得過且過,粉飾太平。這一仗若是被娑葛打贏了,恐怕朝廷捏著鼻子,也得封此人為十四姓可汗。那郭元振是唯一可以在朝廷和娑葛之間穿針引線之人,他手下的金山軍也成了大唐留在西域的最後力量,重要性瞬間上升十倍。」

話音落下,屋子中所有人臉色是一變,旋即,每個人心中都湧起一陣後怕。

如果當初沒能從郭元振手中「借」出兵來,即便郭元振將大夥連同那兩百五十多親兵一道給滅了口,然後畢恭畢敬的禮送遮孥回家。娑葛拿下龜茲之後,朝廷為了顧全「大局」,也不會給郭元振半點兒責罰,甚至還會將其加官進爵!

如此,大夥就全都白死了,並且還可能背負身後罵名。與周以悌,阿始那忠節和牛師獎一道,成為破壞西域「安寧」的罪人。

這就是歷史學得不好的壞處。如果張潛歷史學得好,他早就應該想起來,在另一個時空的八世紀初,郭元振的確坐視牛師獎戰死,阿始那忠節被殺,大唐派往西域的使者呂守素被娑葛千刀萬剮,卻按兵不動!而大唐朝廷,過後竟然果斷接受了郭元振的提議,加封娑葛為十四姓可汗,將周以悌撤職流放白州!然後,郭元振因公,官拜安西大都護,同中書門下三品,順利達成了出將入相的美夢,風光一時無兩!

「好在遮孥是個軟骨頭,在路上就把郭元振給賣了。而大夥,不得不做出了兩手準備!」後怕過後,大夥心中,又暗自慶幸。

從蒲昌海一路向西,大夥幾乎每天都走在刀刃上,直到現在,才終於感覺到了一絲安全。而安全的日子,能持續多久,大夥卻全都不清楚!碎葉城內和周圍,沒多少漢人,這是事實!各部族百姓只知道有長老和酋長,不知道有大唐,也是事實!

眼下娑葛的僕從兵馬雖然已經散去了大半兒,其嫡系損失卻不大,仍有一戰之力。而不儘快解決掉娑葛,明年開春之後,此人就有可能在大食人和突厥人的支持下,恢複實力,兵臨碎葉城下。

屆時,大夥的實力增長有限,糧草卻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牛師獎不能及時率部來援,大夥能不能守得住碎葉,還很難說!

屋子裡的氣氛迅速變得沉悶。先前被張潛無意間岔開的話題,迅速又跳回了原點。

西域的漢人,或者說唐人太少了。從長遠上看,沒有足夠的唐人,則大夥這次的所有勝利,都將是曇花一現。而從近處看,沒有足夠的唐人,就無法擴軍,大夥的安全就沒有保障。碎葉城也可能再度被娑葛奪走。

「其實情況也沒這麼壞,很多部落酋長和勇士,還是心向大唐的。契苾何力曾經為大唐立下戰功無數。而當年誰敢說黑赤常不是唐人,他會拔出刀子來跟你拚命!」四人之中,王之渙年齡最小,思維也最為活躍。忽然笑了笑,低聲說道。

「那是因為彼時大唐國力鼎盛,而他們投奔大唐之後,都有許多好處可拿!」駱懷祖翻了翻眼皮,悻然說道。

話音落下,所有人全都一愣,旋即,眼睛立刻閃閃發亮。

六國百姓之所以全都忘了故國,以漢人自居,甚至連匈奴人也劉淵也立國號為漢,不僅僅是書同文,車同軌之功,也不僅僅是因為大漢武力強盛。還因為,成為漢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給大夥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好處。

成為漢國人,意味著更安穩的生活,更低的賦稅。

成為漢國人,意味著更好的農具,更好的兵器和鎧甲,更領先的各種技術。

成為漢國人,意味著更好的醫療條件,更多的讀書識字機會。

成為漢國人,意味著可以相對而言更公平法律,更寬闊的上升空間。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榮耀、歡樂與滿足。

成為漢國人……

而如果諸多政令,都與此相反。成為漢國人就意味著更高的賦稅,更窄的發展空間。就要在法律面前遭受委屈,就要被部落人欺負了也必須忍氣吞聲。最終結果,恐怕就是眼下西域這樣,漢人越來越少,心向大漢的人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