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恕在下孤陋顧問,敢問這位畢昇先生是誰?莫不是日後方才顯露名聲的大儒?」聽口氣,沈隆對畢昇的推崇還在寇準、歐陽修、范仲淹等人之上,而這個名字自己卻偏偏沒有聽過,王安石只能這樣猜想了。
之所以猜測是大儒,是因為沈隆說了布衣兩個字,能以布衣之身留名青史,在王安石的想像中恐怕就只有謝絕入仕的大儒了。
「並非如此,這位畢昇先生生於大宋開寶三年,逝於皇佑三年。」沈隆看了一眼鏡面上的文字說道,開寶是趙匡胤的年號,而皇佑則是宋仁宗在慶曆之後使用的年號,距離現在才過去了十七八年而已。
「這?」王安石父子面面相覷,能被沈隆如此推崇的人物他們倆竟然聽都沒有聽過,他二人也算是見聞廣闊了,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畢昇先生亦非大儒,北宋大儒倒是挺多的,如關西張載,程頤程顥兄弟,濂溪先生周敦頤等,哦,差點忘了介甫也可以算是當世大儒,不過可惜,介甫的學問在後世卻流傳不廣,倒是程家兄弟和他們的再傳弟子朱熹的學問一統華夏數百年之久,日後朱熹還成為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者,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可惜我不喜歡他的學問,太過暮氣了,反倒是有點喜歡張載的學問;儒學走到朱熹這兒也算是走到頭了,日後雖有王陽明、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等人試圖變革儒學,可惜依舊無法動搖程朱理學的地位啊。」
「程顥過於死板,不知變通,這樣的學問竟然……」王安石聽聞此言不由得大搖其頭。
「配享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不是四配十哲么?」王雱問道,在大宋,這十四位在孔廟裡享受香火的是四配:復聖公——顏淵、述聖公——子思、宗聖公——曾參、亞聖公——孟軻;十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和顓孫師。
其餘傑出儒者只能待在東西兩廡,就是大成殿東西兩邊的房子,包括四配十哲之外的孔子弟子,以及歷朝歷代的大儒,比如沈隆剛才說的張載、程頤程顥和周敦頤,至於王安石,別看今後今年科舉都要靠他解讀的儒學,到日後連東西兩廡都沒資格進。
「日後多了蠻夷皇帝又把有若和我剛才說的朱熹加了進去。」這都是乾隆年間的事情了,周明章指了指經部的藏書,「你們要是有興趣,我可以把朱熹的書拿給你們看,不過估計你們也看不上,實在是沒多大意思。」
王安石對程顥的學問都不大看得過去,自然不用說他的再傳弟子了。
王安石以為沈隆說的蠻夷皇帝和取代大宋的蠻夷是一路人,倒也沒有繼續追問,至於朱熹么,一會兒也可以拿到他的書回去看看,所以繼續問起了畢昇的事兒,「敢問沈道長,這畢昇究竟是何等人也?為何在下竟然從未聽說過啊?」
「畢昇既非大儒亦非官員,也不是文人墨客,你沒聽過自然沒什麼稀奇的。」沈隆撇了撇嘴說道,「這位畢昇先生卻是一位蔡侯般的人物。」
蔡侯?東漢之蔡倫?莫非畢昇是宮內的大貂檔?若是有名的大貂檔我不會不知道啊?而且太監如何能留名青史?
「介甫想歪了,畢昇並非太監,蔡侯改進了造紙術,讓天下學子有了更便宜的書寫材料,而畢昇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提升了印刷書籍的效率,降低了印刷書籍的成本,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到書,此功德遠在寇準、蘇軾等人之上,就連介甫也大有不如。」看到王安石父子似乎還沒想明白這個道理,沈隆忍不住搖頭。
哎,你們這些讀書人啊,總是不重視技術,算了,我好好給你們說說吧,「也罷,光這麼說你們可能還不太明白,稍等下,我給你們看些有意思的東西吧!」
說罷沈隆滑了下鏡面,一塊不知道什麼材質的板子從空中落下,擋住了靠外的那道水景牆,書房慢慢變黑;忽然一道光從頭頂上閃過落在板子上,旋即板子上出現了一副長方形的畫面,畫面之上是一位手托木盤的宋人。
看他的打扮應該是一般的匠人,木盤之中擺放著許多文字,這名宋人正取出一塊刻有文字的字塊認真查看,旁邊寫著畢昇和活字印刷幾個大字。
今天受到的刺激實在是太多了,王安石父子都有些麻木了,只是認真地看著那幅畫面,只見畫面突然活動起來,出現了畢昇的簡介,講述了他簡單的人生經歷,畢昇不過是個印刷鋪的匠人而已,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發明活字印刷了。
隨即畫面再變,畫中的畢昇形象逐漸清晰,看起來竟好似真人一般,然後動了起來,開始演示自己是如何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從雕刻字塊到排版,再到刷墨印刷每個流程都清清楚楚,王安石父子也看明白了,但是他們還沒辦法理解其中的意義。
「敢問介甫,在大宋要印一本書大概花多少錢?」沈隆問道。
王安石也是經常印書的,對這個倒也不陌生,他想了想答道,「前些日子我印了六冊書,算起來有一貫多。」
「嗯,貴在何處?是不是刻板?」看到王安石點頭後沈隆繼續說道,「刻板必須選用紋質細密的木材,還要高手匠人,價格自然會貴一些;而用了畢昇的活字印刷之後,就省去了雕版的成本,再印同樣的書恐怕價格起碼會下降一大半。」
「寒門學子求學不易,要是書價能降下去一半兒,這的確是幸事。」王安石點點頭,不過他還是覺得這點夠不上名留青史的資格。
「也罷,再給你們看點東西吧!」要不來點狠的他們怕還是想不透,只見牆上的畫面閃了下,畫風又是一變,出現了一處巨大的鋼鐵屋子。
只見一疊厚厚的白紙進入鋼鐵柜子之後,就從那邊吐出來的時候上面就印滿了文字,然後這些文字再進入下個鐵柜子,出來的時候已經被裁減妥當,等從最後一個柜子里出來,就變成了一本本的成書。
幾乎一剎那間,就印好了成百上千本書,王安石父子再次陷入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