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功成退 第1164章 兵馬大元帥

李世民被說動了,但他還是沒有做出決斷。他讓長孫無忌等人退出去,他要一個人想一想。

入夜,月朗星稀,卻也有一絲寒意。高公公給李世民拿來了一件披風,為李世民披了。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朕用不著這個,朕還沒老。」

「陛下龍體要緊。」高公公幫李世民系好,默默退到了一邊。李世民仰頭看著天穹,像是自言自語,也像是在跟高公公說:「其實朕心裡明白,朕得國不正。所以朕想干一件遠邁前人的事情,證明朕值得這個位子。朕不是有勇無謀之輩,在做這件事之前,朕計算好了。快則一年,慢則兩年。這一仗肯定能打完,而且絕對能打贏。」

李世民仰天,道:「可是為何,會出這種意料之外的變故。難道朕真的是人神共憤么?」

高公公往前半步,似乎想要說點什麼,但他又不是很確定,李世民到底是不是在跟他說話。這時候接話,顯然也不是很合適,更重要的,他不知道怎麼接。

思慮良久,高公公小聲道:「陛下,也許情況沒有那麼糟。」

「不……」李世民轉過身來,道:「情況一定比想像更糟,西突厥對我大唐,一向都有恨意。河套之地,乃是他們的祖庭,他們沒有一日不想拿回來,如果他們沒有那份實力也就罷了,但如今他們有這份實力,沒有理由不東進。」

「泥孰只是一個意外,有他在的時候,朕可以放心。他可以籠絡心向大唐的部族,在西突厥內部達成一個平衡。這份平衡,加上朕不斷推行絲綢之路,讓內務府提供大量訂單,予以其利。尚能滿足他們的胃口,朕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但朕想,只要能挺過三年即可。朕攻滅高句麗,立刻轉戰薛延陀,挾大勝之威,西突厥不敢輕舉妄動。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撕破臉皮,朕也無所畏懼了。」

李世民長嘆一聲,道:「誰能想到,泥孰好好的就死了?他這一死不要緊,朕的全盤計畫都會被打亂。」

高公公思忖了一下,把到了嘴邊的話,咽回了嘴裡。

「朕知道你想說什麼。」李世民的目光投向遠處,彷彿一個洞悉世事的長者:「你是想說,要不然就聽從輔機的建議,班師回朝……朕告訴你,這是下策中的下策!」

「長孫無忌是一個文臣,他不會打仗,也不懂打仗。年輕時候,有一腔志氣。現在歲數大了,便是連志氣也沒有了。大軍出征,便如張弓拉箭,開了弓,哪有回頭箭的?他惦記的不過就是長孫家的那點產業罷了,朕已經想明白了,絕對不能聽他的。朕如果此時班師回朝,國內必亂。而且,即便朕帶領大軍迎戰西突厥,也未必能贏!」

「未必能贏……這……」高公顯然沒想到李世民會這樣說,未必能贏?大唐萬勝,怎可能不贏?

「朕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勢必士氣低落。一路上沒有休息,將帥疲憊。而西突厥卻可以逸待勞,這一路的糧草消耗,也不是小數目。朕幾年的準備,不但全要搭進去,休養生息的計畫,也要被迫停止。」

李世民長嘆,道:「老百姓剛剛過上幾天好日子,朕實在是不忍心,再讓他們回到那易子而食的境地之中!」

「那……」高公公沒有想到情況會這樣糟糕,問道:「陛下,事到如今,應該怎麼辦?」

「如今唯有指望李孝恭和李牧,能扛得住西突厥了。」

「陛下!」高公公萬萬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做出這樣的決斷。他如今掌控東西兩廠,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只知道侍奉李世民的太監了。事情的利弊,輕重,高公公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雖然跟李牧關係不錯,但是他的心,永遠是忠於李世民的,他正色道:「陛下,老奴必須得提醒陛下,這樣做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哦?」李世民看向高公公,問道:「那你就給朕分析分析,風險從何而來?」

「陛下,如今滿朝的文臣武將,大部精銳,都被陛下帶來了遼東。如今朝中只剩下了一個李大亮,這李大亮能守,卻不擅攻。想讓他來領軍抗敵,實在是沒有勝算。」

「除了他之外,便只有河間郡王了。河間郡王有能力,但陛下不要忘了,當年太上皇削其兵權是為什麼。當年的事情,他難道心裡就沒有怨恨嗎?如果陛下把兵馬都交給他來節制。如果他造反,揮軍直奔關中,則長安、洛陽危在旦夕。而且,河間郡王領軍半生,朝中武將三成出其帳下,如果他振臂一呼,陛下!情況難料!」

李世民笑了笑,道:「朕若另有人選呢?」

「陛下說的是李牧!」高公公更急,道:「陛下,您千萬不可做此想啊!」

李世民挑了挑眉,道;「這倒是奇了,朕記得你與李牧關係不錯,常常為他說好話,怎麼今日卻改了口風。說起他的壞話來了,朕信任李牧,你這閹人,不必多言。」

「陛下,臣也信任洛陽侯。」高公公斟酌詞句,卻擲地有聲,道;「信任歸信任,但卻不可用來嘗試人心啊!李牧何人?其天縱之資,陛下心中有數。如果陛下放手讓其施展,他或可、不,老奴相信,他一定能創造奇蹟。但之後呢?陛下,人的野心,是隨著環境和形勢變化的。如果李牧擊敗了西突厥,他的聲威將可能超過陛下!陛下翻翻史書,功高蓋主者,不造反的少!他們可能不想造反,但是他們怕君主猜疑,為了自保,他們也不得不那麼做!」

「陛下現在能容他,或者說李牧自己覺得能容於陛下,是因為他懂得分寸。他從來只是撈錢,建設,卻幾乎不碰軍權。這是給陛下的定心丸,也是給自己的護命符。如果他掌控大軍,陛下難道能安枕無憂么?到了那個時候,也許即便他不反,陛下也容不下他了。」

李世民仔細打量高公公,好一會兒,才道:「朕倒是小看你了,高幹,你也有將帥之才啊。」

高公公聞言道;「臣跟了陛下將近二十年,近朱者赤,再笨也學會一點。」

「但是啊,你小瞧了一個人。」李世民笑了一聲,道:「你小瞧了朕!」

「朕是曾懷疑過李牧,但朕最終沒做下錯事。」月光灑在李世民的背上,顯得更加高大硬挺:「朕現在越發的清明,無論李牧如何做大,甚至他有朝一日,割據為王。朕都不會後悔,這江山畢竟還姓李。而且,李牧若為政一方,那是百姓的福分。如果當年李建成有這份能耐,朕也斷然不會不服他。可惜,差得太遠!」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道:「給朕擬旨,令,侯君集坐鎮江南,麾下兩萬將士不得擅動,等候朕的旨意。封,洛陽侯李牧為鎮國公,尚書令,加驃騎大將軍。賜『如朕親臨』金牌一枚,代行王事。所有西邊的事情,都交給他來決斷。」

高公公張了張口,道:「老奴明白了。」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讓李靖制定攻城計畫,各路將軍立軍令狀。三個月內,若攻不下遼東城,朕要軍法從事了!」

……

李世民的旨意還沒到,李牧已經做準備了。或許這就是君臣之間的默契吧,李牧這些日子一來,沒少聽御史們的廢話。他們說李牧有不臣之心,想要趁機造反。但李承乾不信這些話,魏徵也出乎意料的,一句話也沒有說。

兩萬兵馬,這是跟李大亮激烈爭吵了三日,他能給出的最大人數。李大亮在李牧的強勢逼迫之下,終於肯答應,先聚攏各地府兵拱衛京畿,把屯衛替換出來,讓李牧帶走,去定襄馳援。

這日清晨,午門外廣場上旌旗如林、紅纓如火,兩萬頂盔戴甲的精銳將士整整齊齊、森嚴列隊,領兵的將領身穿明晃晃的鎧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神情肅穆的望著午門方向。

午時正刻,承天門洞開。

左右兩掖門也同時敞開,文武百官從中而出,在各自的位子上立定。

到最後,炮聲隆隆、號角震天,李牧高喝一聲:「恭迎監國太子!」

眾將士緊跟著李牧山呼:「太子千歲!陛下萬歲,大唐萬勝!」

這是便見李承乾出現在承天門下,登上了點將台。

李承乾一手扶著欄杆,看著高台下烏壓壓的將士,揚塵舞拜,山呼萬歲,一顆心激動得不能自已,從感情中解脫出來的太子殿下,武魂逐漸覺醒,恨不能搶來一匹戰馬,也站在人群中,哪怕做一個小卒,他也無怨無悔。

等到行禮完畢,官兵起身,廣場上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屏息凝神,靜聽監國太子訓話。

「將士們,西突厥背信棄義、不顧盟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孤已經接到定襄都護府的軍報,西突厥舉全國之兵來犯,沿途已滅西域四國,兵峰直指長安。突厥賊子,妄圖吞併我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承乾高聲喝道。

「不可忍!不可忍!」眾將士血脈賁張、高喝起來。

「洛陽侯何在?!」李承乾大喝一聲,李牧趕忙應聲出列,登上了高台。

來到高台之上,李牧甲胄在身,不能全禮,微微躬身,已經被李承乾扶了起來。李承乾借著扶的動作,在李牧耳畔道:「大哥,帶我一起去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