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創建安利帝國 08 拓展安利版圖

我們時常聽到營銷人員說:「安利什麼時候會在這個或那個國家擴展市場?」在國際事業並不多見的時代,安利的海外拓展跨出了大膽一步。截至1990年,安利已有超過一半的銷售額來自海外。

我和傑時常被人稱讚有遠見。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在1959年創辦安利公司時或許就會預見到,想要自己創業的念頭並不是安利的專利。1962年,我們越過國境到加拿大開拓事業,以及在近10年後在澳大利亞成立第一個海外分公司,安利一直在和美國情況極為相似的國家裡運營。不久之後,每開拓一個新的國際市場,這個概念就變得更清晰一些: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同樣希望有機會自主創業。看到安利的標誌旁附著日文或中文讓我有些吃驚。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曾在海外服役,返鄉後則急於在我以為只有美國獨享的自由中追求成功。今天,我們都明白,事情並非如此。我們所說的夢想無法被局限在國境之內,也無法用國籍來限制。

我們決定進軍加拿大,將其作為第一項國際事業。我和傑當時很天真,認為在英語國家不必重新印製在美國使用的資料,但我們忘了加拿大有許多法語使用者,所以必須另外印製法語的資料和產品標籤。我們原先打算在加拿大單獨成立一家公司,只在加拿大境內運營,不進行跨國推薦,但是沒過多久我們便明白,從頭成立一家公司遠比預想中更複雜。讓營銷人員的數量能夠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而增長;我們去哪裡開展業務,他們也會跟著去。日後的海外分公司都是新成立的公司,但我們同時也設計出一套系統,讓營銷人員在所有市場中都能進行推薦。

走向全球的第一步:澳大利亞

安利公司在創立的3年內便開始在加拿大開展經營活動,因為美國營銷人員在加拿大有親朋好友和商業關係,大家都想開拓新市場。亞達城距離密歇根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交界處只有240千米,除了魁北克以外並沒有語言障礙,而且加拿大的經濟、政府結構與文化都與美國很相似。因此,安利很快掌握了擴張機會,成為一家國際企業。相較之下,下一個動作才是邁出的一大步——橫跨半個地球在澳大利亞開拓海外市場。當時有個笑話說,我們選擇這麼遙遠的國家,萬一第一家海外公司失敗了,在美國本土也不會有人知道。這當然不是真的,不過說我們基於與加拿大相似的理由而選擇了澳大利亞,也不完全正確。

事實是,我們並不是真的選擇了澳大利亞,而是澳大利亞選擇了我們。澳大利亞人常會搶注美國公司的名稱,預想這些公司有一天會在澳大利亞開張營業。他們註冊公司名稱,生產幾樣產品,然後等待這家美國公司擴展到澳大利亞。因為澳大利亞人已擁有註冊商標,外國公司必須買回自己的名稱才能在澳大利亞經營,我們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位澳大利亞人在當地註冊了安利,甚至其他品牌的名稱。他本身就是位直銷從業者,他所銷售的雅姿品牌也被他在澳大利亞註冊獨家使用。我們在澳大利亞的律師說,這種情況在那裡早已司空見慣,他還有一份文件模板,只要簽個名就可以把商標名稱買回來。他對我說,我只需前往澳大利亞,跟那人談好一個價格,然後在文件上簽名即可。

因為我當時正好人在澳大利亞,便安排與他會面。他是個很好的人,我們聊得很融洽。我告訴他:「這裡有一份文件,我們只需談妥價錢即可。你和我都知道這一天總會來的,現在這一天已經到來,而你一直在等待它。所以,我來了。」談判之後,我們談妥了一個合理的價格,我給他開了一張支票,他在律師給我的文件上籤了名。完成談判後,搶注者問我們,他能否成為我們在澳大利亞的第一位營銷人員。他一直從事直銷業,手下還有一些很好的營銷人員,所以我們接受了他的請求。由於他的直銷事業已有一番規模,他實際上幫助安利獲得了一個好的起點。

我們以為澳大利亞人可能不會接受「安利」這個美國名稱,結果正好相反。澳大利亞人喜歡「美國」這個主題,他們喜歡來自美國的產品。我們想在澳大利亞製造產品,卻發現澳大利亞人更喜歡在亞達城生產的。

第二代加入經營行列

早期海外拓展神速,因為營銷人員會鼓勵我們開拓他們擁有人脈的國家。我們時常聽到營銷人員問:「安利什麼時候會在這個或那個國家擴展市場?」營銷人員必須等安利先行在當地設立機構、進口產品、準備好書面資料、註冊商標並且遵守當地法規,才能開始運作。

1973年,安利進入英國,這是另一個與美國語言相同、政治和經濟制度相似的國家。1974年,安利進入了在當時仍在英國控制下的中國香港。我們於1975年進入德國,開啟了之後10年開拓歐洲市場的歷程。1979年,我們進入了日本,戰後的日本受到了美國很大的影響。

現在有點難以想像當時我和傑只收拾簡單的行囊便去環遊世界的情形。年輕時,我記得美國是與世隔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世界地圖銷量劇增,因為美國民眾在報紙上讀到發生在遙遠國度的戰役之後,想知道他們在新聞里看過和聽過的陌生國家和城市在哪裡。我在戰時曾在南太平洋服役,我和傑後來也游遍了南美洲,所以當安利開始開拓海外市場時,至少我們自己已經對這個世界比較熟悉了。我現在明白,所有人生歷練都可能為未來的成功種下種子。在那個時代,國際事業並不多見,所以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和傑的海外拓展跨出了早期的大膽一步。

20世紀80年代初,安利已進入十餘個國際市場,海外拓展主要是前往營銷人員認為他們的人脈有發展潛力、可以跨國界推薦營銷人員、建立自己國際事業的國家和地區。80年代中期,安利開始進行策略性的海外拓展,在有多元文化和經濟的國家和地區開拓市場。我們成立了一個部門,專門負責國際市場的運營,我的長子狄克被任命為這個新部門的主管。和狄維士與溫安洛家族的其他子女一樣,狄克已接受過培訓,學習過安利事業運作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管理職位上歷練了10年。狄克於1984年擔任國際運營副總裁時,國際銷售額約佔全部銷售額的5%。6年後他離開那個職位時,安利超過一半的銷售額都來自海外。

狄維士的感悟

狄克的海外拓展部門有一組專門開發新市場的人員:他們具有進軍一個國家或地區所需的各種專業知識,可以規劃、執行與開發市場有關的所有法規、政府、翻譯、物流、廣告和營銷工作,也開始與有興趣的潛在營銷人員舉行會議。

這些市場開發會議通常規模龐大,有時出席者多達5000人。我們永遠無法預測究竟有多少人會回覆邀請函,前來參加探索安利事業的開發會議。有一次,我對傑說:「每個人都認識某個地方的某個人,他們可以試著招募這些人。」這句話一點兒都沒錯。營銷人員走遍世界各地去參與新市場開發,把他們在新市場上認識的人找來參加他們的第一次會議。國際推薦成為許多人事業迅速壯大的一種方式。

進軍中國市場

狄克有一項策略性計畫,就是對世界各國和地區進行排名,按開發難易程度排列:從最容易開發的,到挑戰與風險最高的。狄克讓我們有了更遠大的構想,因為他告訴我們,安利可以維持核心事業原則,但同時也要調整事業模式,以應對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和法律、財務方面的要求。安利今天能在全球範圍內取得成功,狄克真是一大功臣。

當時,進軍中國是一項大挑戰。中國政府要求在本地生產產品,這需要我們建立工廠,並採用新的經營方法。公司開業後不久,中國政府出台法規禁止多層次直銷,因為擔憂這種直銷方式會在國內遭到濫用。負責開發中國市場的鄭李錦芬(Eva g)打電話給我,問:「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我請她去與中國政府溝通,表示安利打算留下來並遵守政府規定。我們必須在中國開設零售店鋪並設計新方法,根據營銷人員的事業規模給予獎勵。我相信,安利事業對中國人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他們也在努力追求自由創業的生活;我同時相信,安利的經商之道終有一天會被中國人所接受。時至今日,中國已成為安利最大的市場,當地的事業處於持續發展之中。

20世紀90年代,我和傑拍攝了一張照片,用於營銷人員的宣傳刊物之中。為了展現安利公司的全球化,我們站在一個大型地球儀的兩側拍下照片。現在,看到那幅照片掛在中國的辦公室里,旁邊是印有中文的廣告牌,或者看到安利標誌襯著上海的城市景觀,我都會覺得妙不可言。

1990年,《福布斯》雜誌有一篇講述安利在日本的事業蒸蒸日上的報道,其中採訪了一名成為營銷人員的會計。「安利宣揚自己做老闆的理念,在美國或許會受到嘲諷,」他說,「但在行事刻板的日本,卻能吸引有意願的群眾,尤其是家庭主婦和在工作中受挫的上班族。這裡沒什麼成功的機會,但在安利,我看到人們不斷成功。」安利一直強調夢想——絕不放棄,不讓別人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