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451章 無助的巴巴

良臣沒與李永貞說二叔在丘乘雲那的事,因為這會讓人很容易誤會他是孫暹那頭的。

雖然因為馬堂這個「外來者」的強勢插入,金忠被迫和孫暹組隊,但這不意味金忠就和孫暹好的穿一條褲子了。

所以,良臣不想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煩,有金忠關照,於他現在有大好處。他唯一擔心的是河間知府陳倫幾時把他持假貼的事給捅出來,那樣的話金公公對他恐怕就有想法了。

良臣期盼這兩人,最好這輩子不要見面才好。

至於二叔那邊,良臣相信二叔作為「位面之大佬」,不輸於親侄存在的奇蹟,一定有其大氣運在。

現在,他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成。

送走李永貞後,良臣就有些坐立難安了。

他想去鄭國泰那裡碰碰運氣,如果小舅爺肯幫忙到他姐姐那裡說上幾句,事情可能真的迎刃而解了。

但是,他又怕鄭國泰拉著自己給她姐姐「洗白」,這活,良臣不太願意干。

思來想去,還是拿定主意,去找鄭國泰。

鄭國泰是貴妃的親弟,其父鄭承憲就這麼一個兒子,自然不可能分家。因為只是皇貴妃的父親,所以鄭承憲沒法同皇后之父一樣封伯,不過女婿萬曆還是對得住他的,在恭子廠給老丈人圈了好大一片地,花重金建了一座不輸周圍貴人的府邸。

和周圍達官貴人不同的是,鄭家還格外得聖眷,錦衣衛專門派人保護。當初在河間府時,良臣就見過鄭國泰身邊跟著錦衣衛的人。

和史上寵妃之父差不多,鄭承憲因為女兒得皇帝獨寵的緣故,在史書上的名聲音肯定不好。

現實中,他的名聲同樣不佳,一來他是屠戶出身,不止士大夫們看不起,皇親國戚們同樣也鄙視。

二來,則是因為鄭承憲為人市井,頗有大豪風範,喜結江湖人士。

前年就有御史上書彈劾鄭承憲,說這位屠夫出身的國丈天天在家胡吃海喝,窮奢極欲,還一天到晚和些山人、術士往來,意圖不軌。

彈章不出意外,被皇帝女婿留中了。

在良臣看來,那御史也是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

人鄭國丈在家海吃海喝,關你什麼事?錢是女兒女婿給的,又不是偷來搶來。有錢,就不能快活么?

至於交友問題,更是輪不到你御史操心。本就一屠戶,不跟些市井人物結交,難道還跟你們這幫科道清流打成一片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鄭承憲這殺豬的真天天和文人官員往來,恐怕這幫御史們更要說他居心叵測了。

總體上,良臣對鄭家談不上親近,也談不上有多厭惡,不過鄭家有件事他倒是念念不忘,覺得有機可乘。

這事,便是梃擊案。

當事人張差,良臣認識,兩人一塊坐大車進的京。

張差的背後,據前世史書上記栽和紅封教有關。這紅封教么,也不是什麼白蓮、彌勒一般的造反教,而是鄉野百姓因為對某一事物的崇拜,自發形成的一種民社。其發源地,就是貴妃的老家。

不能排除,鄭承憲現在結交的那幫市井人物中,沒有紅封教的信徒,因而,案發後,很多人認定張差是受鄭家指使。

梃擊案良臣倒是先演了一遍,差點把小命丟在東宮,可畢竟不是真的要打小爺,所以真相不好說。

或許,和鄭承憲這個屠戶多接觸後,說不定能解開這個歷史迷團。

良臣叫小田準備馬車,備了幾份禮物便去恭子廠拜訪鄭國泰。鄭國憲要是在家,多半也能撞上。

路上,倒是想起一件事,這事是幾年前發生的妖書案。

「妖書案」是以順天府生員皦生光落案結束的。

而這皦生光落案後,雖咬死不承認自己編造了妖書,可卻交待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曾經敲詐過貴妃之父鄭承憲。

事情是這樣的,這皦生光是個山人,就是喜歡鑽營投機,不想再苦讀科舉的讀書人。楊鎬身邊的蔣方印就是山人。說白了,山人就是一股政治投機力量,有事掀風雨,沒事要生事,以求從中獲取進身之階,或撈取好處。

有一天皦生光聽說有個姓包的富商想編撰詩集,於是他就上前遊說富商將事情交給他做。富商同意後,皦生光卻故意在詩集中放了一首五律詩,其中有一句叫「鄭主乘黃屋」。這句暗示當今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想為自己的兒子奪取皇位,富商沒注意叫人刊刻了詩集。

結果,詩集印出來後,皦生光立即訛詐富商,說他詩集中有悖逆語。富商知道叫皦生光騙了,可沒辦法,當時國本爭的厲害,他一個小小商人可不敢參於其中,因為鬧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於是富商破財消災,不想這皦生光也是膽大包天,吃了一家又想吃下一家。他竟然拿著詩集去訛詐鄭承憲。鄭承憲一看不得了,也是乖乖破財消災。

為什麼鄭承憲甘願被皦生光勒索,科道清流們認為就是鄭家的確圖謀太子之位,唯恐被人知道,所以被敲詐成功。

良臣覺得有這個可能,但也有另一個可能,那就是鄭承憲好好的在家胡吃海喝,偏天降禍事,為了不牽累女兒和外孫,就偷偷花錢消災。

兩種可能都確實存在,編史書的那幫人取信哪個,完全就是政治需要了。

皦生光的結局很慘,凌遲處死,是不是替罪羊,人死案消,無法探究真相了。

妖書案之後,鄭家可著實是老實了好幾年。

至少,這幾年沒有再發生過什麼鄭主乘黃屋的謠傳。

或許,這跟太子之位已經塵埃落定有關。

有個事實就是,兩次妖書案發生時,都是朱常洛爭太子之位很危險時發生的。換言之,每當福王朱常洵做太子呼聲高時,就會湊巧的發生大案。最後一審一判,鄭家那邊總是處於下風。

誰在搞鬼,愚蠢的鄭家還是睿智的朝堂呢。

良臣懶得去想,他覺得以鄭承憲的性格和做事風格,可能會對他小魏公公生出知己之感。

因為,二人行事都很市井。

馬車到了正陽門時,街上正熱鬧著,良臣也是閑來無事,倚著窗戶看著市井百態。

陡然,他的眼前卻有道熟悉的身影閃過。

巴巴?!

良臣一驚,定睛看去,一輛簡陋的大車上,客印月落寞的倚在最裡間,懷中抱著一個包袱,看著很是無助的樣子。

那大車,掛的是四通行的旗子。

這是家專門跑長途的車馬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