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遼夏金的民族遷移與建國歷史 輝煌與苦澀:金朝女真族的遷移與王朝歷史

江左休誇病鄴中,

撐霆裂月許誰同?

金源、南宋分疆後,

天放奇葩角兩雄。

——〔清〕翁方綱《書遺山詩後》

建立金朝的女真族,源自於古代的靺鞨族,靺鞨族,原名為「勿吉」,南北朝時居住於上古肅慎國之故地。時至唐朝,靺鞨族人才逐漸為中原政權所知曉。宋人宇文懋昭在《金國初興本末》中曾回顧了女真族的早期發展歷史:「唐貞觀中,靺鞨來中國,始聞女真之名,世居混同江之東長白山下。其山乃鴨淥水源。南鄰高麗,北接室韋,西界渤海、鐵離,東瀕海,《三國志》所謂挹婁,元魏所謂勿吉,唐所謂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據此可知,長白山麓與鴨綠江發源地一帶,是古代靺鞨人的早期發祥地。混同江即指今天松花江及黑龍江下游,黑水,即今天黑龍江的古稱。

關於唐代靺鞨族的分布地域,《舊唐書·靺鞨傳》載云:「靺鞨,蓋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在京師東北六千餘里。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北鄰室韋。」靺鞨族內部分部而治,其中以黑水靺鞨一支勢力最為強盛,成為靺鞨族的代表。

關於靺鞨族在唐朝後期的變遷趨勢,《新唐書·黑水靺鞨傳》的結語可謂一語中的:「後渤海盛,靺鞨皆役屬之,不復與王會矣。」即在渤海國崛起後,東北地區的靺鞨族及所居地區基本上劃歸於渤海國疆域,渤海國正是一個以靺鞨族人為核心民族的民族政權,首都在今天的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遼天顯元年(或稱天贊六年,927年),渤海國為契丹人所攻滅,大批渤海國遺民又歸屬遼、金等王朝統治之下。《金史·高麗傳》對渤海國的歷史進行了十分扼要的總結:「唐初,靺鞨有粟末、黑水兩部,皆臣屬於高麗。唐滅高麗,粟末保東牟山漸強大,號渤海,姓大氏,有文物禮樂。至唐末稍衰,自後不復有聞。金伐遼,渤海來歸,蓋其遺裔也。」可以說,靺鞨族的人口遷移貫穿了渤海國的興衰史。

金朝的創立者為完顏阿骨打,金朝的創建史與完顏家族史有密切的聯繫。記載中金朝的始祖名叫函普,從高麗入主完顏部。完顏部為黑水靺鞨之後裔,在遼朝屬於「生女真」部落。如《契丹國志》卷九載稱:「女真之種,有生、熟之分,居混同江之南者,謂之熟女真。阿骨打所居乃江之北,謂之生女真,亦臣服於遼。」又生女真「僻處契丹東北隅,臣屬一百餘年,世襲節度使,兄弟相傳,周而復始。」至綏可為酋長時,完顏部完成了由游牧向定居生活的重要轉變。如《金史·世紀》載云:

黑水舊俗無室廬,負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則出隨水草以居,冬則入處其中,遷徙不常。獻祖(即綏可)乃徙居海古水(今黑龍江省阿城縣東北之海溝河),耕墾樹藝,始築室,有棟宇之制,人呼其地為納葛里。「納葛里」者,漢語居室也。自此遂定居於安出虎水之側矣。

海古水與安出虎水地域毗連。安出虎水,又稱為按出虎水,即松花江南岸支流阿什河,從此成為完顏部發源地的標誌。在女真人語言中,「按出虎」之義為「金」,金朝之得名也來源於此。女真人最早的都城上京(會寧府)就建立在按出虎水之畔,在今天黑龍江阿城市南白城。

女真人開拓疆土的歷史是非常輝煌的,在相當短的時間裡,女真人從荒僻的草地部落出發,橫掃大江以北。關於女真民族的遷徙與政治建設歷程,《大金國志》曾進行了簡要的回顧:

國初之時,族帳散居山谷,地僅千餘里。自後並遼,得大遼全盛之地。其後深入中原,舉大江以北皆有之,疆宇始廣矣。其初居草地,名會寧號上京,僻在一隅,(完顏)亮始徙燕,遂以渤海遼陽府為東京,山西大同府為西京,中京大定府為北京,東京開封府為南京,燕山為中都,號大興府,即古幽州也,其地名曰永安。金國之盛極於此矣。

與其他北方民族極為相似,女真人完全憑藉武力,創立金朝,同樣以用武立國,「以兵得國」,女真人最根本的社會與軍事制度就是所謂「猛安謀克」。《金史·兵志》載云:「金之初年,諸部之民無它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孛堇徵兵,凡步騎之仗糗皆取備焉。其部長曰孛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因此,金代猛安謀克的實質就是以女真人為核心的社會組織與軍事化部族集團,同時我們也可以推斷出猛安謀克的分布、遷徙與女真族人的分布相一致的結論。

女真人在各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從唐末五代開始,女真部族就長期居住於東北邊遠地區,因此,上京路一帶是女真人的根據地,也是猛安、謀克最集中的區域。其次,隨著攻滅遼國與北宋,為了控制大片國土,女真人的南遷就是大勢所趨,而猛安謀克的遷徙實際上成為女真族遷徙的外在表現形式。金朝猛安謀克的分布格局最終是由遷徙而形成的。

根據現代學者張博泉等人的研究,金朝早期猛安謀克的南遷與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阿骨打在位期間,猛安謀克從原始居留地向寧江州、黃龍府和泰州等地遷徙。如這是女真人聚居地的初步拓展,但仍然局限於東北地區。

第二時期是在攻滅北宋,佔領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之後,女真人開始大批進入關內地區。如《大金國志》卷八載:天會十一年(1133年),「秋,起女真國土人散居漢地。女真,一部族耳,後既廣漢地,恐人見其虛實,遂盡起本國之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連村,屯結而起。」顯然,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民族大遷徙,對於女真族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由此,女真族人的主體離開了原來以上京路按出虎水流域為核心的原始聚居地,開始向中原北部地區滲透、擴散。

第三時期是廢掉劉豫偽齊政權後,金朝全面推行屯田軍制度。《大金國志》將屯田軍的創設時間記在皇統五年(1145年)。「創屯田軍,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與百姓雜處,計其戶口授以官田,使自播種,春秋量給衣馬。若遇出軍,始給其錢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隴之北,皆有之,多至六萬人,皆築壘村落間。」女真屯田軍的建立,標誌著女真人向華北地區大規模的遷移已經基本完成,其分布地覆蓋了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與金朝的疆域拓展保持一致。

第四時期金海陵王完顏亮遷都燕京以後。貞元元年(1153年)(《大金國志》記為天德四年,1152年),金朝遷都燕京(即今北京市),這自然引起東北地區的猛安謀克的進一步的內遷。

但是,佔領北部中國後,金朝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並不高明的民族政策,正如金代著名學者劉祁等人所指出的那樣:「其分別蕃漢人,且不變家政,不得士大夫心,此所以不能長久。」如金朝建立了嚴格的戶籍登記制度,其中對猛安謀克人戶單獨登記,並規定:「凡漢人、渤海人不得充猛安謀克戶。」因此,猛安謀克戶數就成為女真人戶數的同義詞。

有金一代,由遷都引發的移民大潮主要有兩次:一是海陵王完顏亮貞元年間從上京會寧府遷都到燕都,二是金宣宗時期的「貞祐南渡」,從燕都遷徙至汴梁。比較而言,貞元遷都是女真人進佔北部中國的必然選擇,猛安謀克人開始全面入居中國北方各地;而「貞祐南渡」則是中國北方各地百姓(主要是女真人)向黃河以南的河南及陝西地區遷移。兩次大移民,都是金朝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金朝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金朝後期,漠北蒙古族人崛起,蒙古騎兵的頻繁南侵對金朝邊境地區構成了重大威脅。金宣宗即位後,華北形勢更加危急。金宣宗一方面與蒙古人進行和談,另一方面即著手南遷。至貞祐二年(1214年)七月,金宣宗率領百官遷居汴京(今河南開封市),至十二月,「丁未,以和議既定,聽民南渡」,由此拉開了「貞祐南渡」的移民大潮。

在「貞祐南渡」中,移民主要發自黃河以北山西、山東、河北以及東北地區。同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在金朝當局允准及監護南遷的人口中,「軍戶」佔據了最主要的比例,這也成為「貞祐南渡」中移民成分上最顯著的特徵。所謂「軍戶」,就是以猛安謀克的主體的女真人及其他部族的人口。很顯然,金朝官府所組織的南遷,事實上成為女真人及其他少數部族為主的南遷。大敵當前,這種明顯帶有保存民族實力的遷徙行動遭到了不少金朝大臣的強烈抨擊。如貞祐三年(1215年)五月,金朝君臣決意遷徙河北軍戶家屬於河南,高汝礪曾上書表示反對:

此事果行,但便於豪強家耳,貧戶豈能徙?且安土重遷,人之情也。今使盡赴河南,彼一旦去其田園,扶攜老幼,驅馳道路,流離失所,豈不可憐!且所過百姓見軍戶盡遷,必將驚疑,謂國家分別彼此,其心安得不搖?況軍人已去其家,而令護衛他人,以情度之,其不肯盡心必矣。民至愚且神者也,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