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走天下的「三皇五帝」 篳路藍縷的征途:上古「五帝」的遷徙故事

自今觀之,伏羲、神農二聖人去洪荒之世未遠也,其風猶為朴略,至黃帝之世實為文明之漸,故昔之穴居野處者,今始有宮室;昔之污樽抔飲者,今始有什器;昔之結繩而治者,今始有書契文字;昔之皮革蔽體者,今始有冠冕章服。其諸制器利用,難以枚舉,駸駸乎非復前日樸野之俗矣。

關於黃帝的行蹤,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道: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很顯然。黃帝度過了戎馬倥傯的一生。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當黃帝成年之時,神農氏炎帝權力旁落,部族首領之間爭權奪利,相互征伐,天下百姓痛苦不堪。而天生神勇的黃帝所率領部族在爭戰中逐漸強大起來,平定天下,取得天下眾多部族的擁戴,掌握了號召天下,指揮群雄的無上權力,最終在阪泉之野戰勝了前來挑戰的炎帝,成為天下全體部族的最高領導者,被尊為天子,號稱「黃帝」。

涿鹿山,在今天河北涿鹿縣境內。涿鹿山之麓,本是黃帝部族的大本營。在平定天下的艱難歷程中,黃帝部族曾先後與蚩尤及炎帝部族展開了兩場極其慘烈的戰爭,而這兩場戰爭都發生在涿鹿山一帶。第一場戰爭是黃帝與炎帝之間的大戰,炎帝已無法容忍黃帝權勢與威望的上升,兩代帝王之間的決戰無法避免,雙方鏖戰於距離涿鹿山不遠的阪泉之野,獲勝的黃帝已具備稱霸天下之勢。蚩尤也是一位著名的部族首領,是黃帝平定天下的最強勁敵手。黃帝與蚩尤的決戰,就在涿鹿之野。最終蚩尤兵敗被殺,天下部族酋長們由此心服口服地服膺黃帝的領導,黃帝於是無可爭議地取代炎帝,成為新一代聖王。

而黃帝的步伐並沒有局促於涿鹿山一帶。經營天下的責任是非常繁重與艱巨的,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武力震懾是遠古帝王們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為了保證天下太平,黃帝率領部族東征西討,而天下疆域的輪廓也在征討的步履中逐漸清晰起來。

當時,黃帝部族的東緣到達了今天的東海,丸山與岱宗是黃帝統領區東界的標誌。丸山,又稱為丹山,《漢書·地理志》曰:「丸山在琅琊朱虛縣。」《括地誌》云:「丸山即丹山,在青州臨朐縣界朱虛故縣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朱虛故縣,在今天山東臨朐縣東南。岱宗,就是東嶽泰山,在今天山東泰安市境內。東嶽泰山在中國古人心目中地位極為尊崇,被稱為「萬山之宗」。

空桐與雞頭是西部界限的標識。空桐山,或作空同、崆峒。通常認為古文獻中空桐在今甘肅岷縣境內,其實一種較早解釋是比較合乎情理的,即認為空桐山在今天河南的虞城縣境內。雞頭山,一名為笄頭山,實為空桐山之別名。

黃帝部族的足跡已向南到達了長江流域,熊山與湘山成為其南界的象徵。熊山,又名熊耳山。《漢書·地理志》曰:「湘山在長沙益陽縣。」西漢益陽縣在今湖南益陽市境內。《括地誌》又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縣西十里,齊桓公登之以望江漢也。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縣南十八里也。」上洛縣在今陝西商州市。巴陵縣在今湖南嶽陽市境內,與《漢書·地理志》所指方位相差不遠。

釜山,黃帝部族所據地域的北界,《括地誌》釋云:「釡山在媯州懷戎縣北三里,山上有舜廟。」唐代懷戎縣,大致在今河北懷來縣東南,即在涿鹿山以北。葷粥(音薰育),相傳是古代匈奴族人的祖先,從上古時代起,華夏族與非華夏族之間的地域之爭已經開始,而這種競爭對於民族間的融合與民族政權疆域的擴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古史傳說的「五帝」分別為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即使是在傳說中,少昊氏的事迹也是極為簡單的,因此有些古史著作甚至將他省略掉了。少昊氏,古文獻中又常稱為少皞氏,為黃帝與嫘祖所生之子,生長於古江國。古江國大致在今河南息縣附近。根據古代學者的考訂,少昊氏起初在居住於窮桑,並在窮桑即位,窮桑是發跡之地,故又成為少昊的稱號。窮桑,今地無考,古代學者推測在魯國以北地區。少昊氏後來從窮桑遷居於曲阜之地,曲阜後來成為魯國的國都,因此,後人又稱曲阜及魯國為「少皞氏之墟」。

顓頊高陽氏相傳是黃帝之孫,是黃帝之子昌意與蜀山氏女所生之子。昌意之國在若水之畔,在今天四川省境內。而根據南宋學者王應麟所著《通鑒地理通釋》等書的考訂,除若水外,古史傳說中顓頊高陽氏的故地(即「墟」)並非一處。如:

帝丘。如《帝王世紀》稱:「顓頊氏自窮桑,徙帝丘,於周為衛。《春秋傳》曰:衛,顓頊之虛也,謂之帝丘。今東郡濮陽是也。濮陽故城在今澶州濮陽縣東。」即指顓頊帝曾經居住窮桑之地,後來遷徙到帝丘,為周朝衛國之地。衛國國都在今天河南濮陽縣西南。

棘城。《通典》:「棘城,即顓頊之墟,在營州柳城東南一百七十里。」柳城在今天遼寧朝陽市。

高陽。高陽一名,本是顓頊帝的姓氏。關於這一地名的解釋,古代學者們各執己見,並不統一。如《史記集解》引述張晏之言云:「少昊以前,天下之號象其德。顓頊以來,天下之號因其名。高陽、高辛皆所興之地名。」依照這種說法,高陽應是顓頊最初發跡崛起之地。而《元和郡縣誌》則記云:「高陽故城,在汴州雍邱縣西南二十九里。」(王應麟注釋曰:顓頊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外紀》:顓頊都衛,故為帝丘,後徙高陽,稱高陽氏。)根據王應麟的註解可知,高陽是顓頊帝第二個都城,從帝丘遷徙而來,大致在今天河南杞縣西南。

「傳說時代」的地理記憶是遼闊而模糊的,表明遠古時代的地理認知是相當有限而粗淺的。繼位的顓頊進一步發揚了黃帝的功業,他的統轄區也比黃帝所走的地域大為擴展:

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幽陵,即為古幽州之別名,是顓頊在位時期疆域的北界,相當於今天河北省北部(包括北京市)地區。

交阯,或稱為「交趾」,在古文獻中通常指今天越南北部地區,從中原一舉跨越到越南,這在中國古代地理認知上可謂「奇蹟」。黃帝時代南方地域的認知僅到湖南洞庭湖地區,而從洞庭湖到越南,中間還隔著嶺南的兩廣,即今天廣東與廣西。這一地理認知之謎的解析,主要來自中國沿海的洋流方向。隨著洋流,中國東部沿海的船只能夠較順利地抵達交趾一帶,而從陸地上穿越五嶺地區,則是路途遙遠,險阻重重。

流沙,是顓頊時代所據疆域的西界。流沙,是古代中國西部極具特色的標誌性景觀,確指方位不一。《漢書·地理志》記流沙在漢代張掖居延縣,位於今天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相當於今天內蒙古西部與甘肅及寧夏交界的沙漠地帶。這些沙漠地帶是古代中原與西部交通往來的主要障礙。

蟠木,是顓頊時代東邊界線的標誌。根據《山海經》等書的描述,東海中有座名為度索的高山,山上存活著一株碩大無比的桃樹,「屈蟠三千里」,故又稱為「蟠木」,實為天下罕有之奇觀,很自然地被古人當作一個重要的地理標誌。

帝嚳高辛氏為黃帝的曾孫。高辛為地名,通常古代學者認為帝嚳初興之地在高辛,故名高辛氏,但高辛的確切地址無考。帝嚳時代最著名的都城是亳,後來相傳商朝的祖先商湯是帝嚳之後裔,商湯也曾長期居住於亳。《括地誌》載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嚳之墟,商湯之都也。」唐代偃師縣在今天河南偃師市東。可見,今天的河南省在帝嚳時代已是天下部族的聚居中心地了。

到帝嚳即位之時,傳說中的統轄區更顯得廣袤無垠,甚至過於誇大,悖乎常理了。這當然只能解釋為帝嚳部族對這廣大地域的控制力是極為薄弱的,故誇大其詞,其實他們的行蹤難以落在實處:

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上古「五帝」中的最後兩位,為堯帝與舜帝,他們都是在古史傳說中備受讚譽的聖王。堯舜時代,因而成為後世人們十分嚮往的「黃金時代」。

堯帝,名放勛,號陶唐氏。堯帝部族的發展歷程,也是一個頻繁遷徙的過程。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等著作對堯帝的遷徙歷程進行了較系統的勾勒與拼接。如《帝王世紀》記云:「帝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堯山在焉。唐水在西北,入唐河。後又徙晉陽,今太原縣也,於周在并州之域。及為天子,都平陽,於《詩·風》為唐國,武王子叔虞封焉。」概括言之,這段話將三處最為出名的堯帝故地進行了連接。古文獻中的「唐國」主要有三處,一處為古唐縣,即今天河北唐縣;一處為古晉陽,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一處為平陽,即今天山西臨汾市。比較而言,平陽是堯帝在位時最著名的都城,因而,「堯都平陽」也就成為一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