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舟、站赤與水運——宋元時期交通的發展 3.元代的站赤與水陸交通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疆域遼闊的朝代之一。如何較好地實現人員往來、信息傳遞和物資運輸,成為朝廷維持統治所必須關注的重點。因此,元朝在各地大量設有驛站:「我國家疆理之大,東漸西被,暨於朔南,凡在屬國,皆置驛傳,星羅棋布,脈絡通通,朝令夕至,聲聞畢達。」據明朝人解釋,站赤就是漢語驛傳文簿的意思。各省站赤的數量如下:

中書省所轄腹里各路站赤,總計一百九十八處:陸站一百七十五處,馬一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匹,車一千六十九輛,牛一千九百八十二隻,驢四千九百八頭。水站二十一處,船九百五十隻,馬二百六十六匹,牛二百隻,驢三百九十四頭,羊五百口。牛站二處,牛三百六隻,車六十輛。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一百七十九處,該一百九十六站:陸站一百六處,馬三千九百二十八匹,車二百一十七輛,牛一百九十二隻,驢五百三十四頭。水站九十處,船一千五百一十二隻。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一百二十處:陸站一百五處,馬六千五百一十五匹,車二千六百二十一輛,牛五千二百五十九隻。狗站一十五處,元設站戶三百,狗三千隻,後除絕亡倒死外,實在站戶二百八十九,狗二百一十八隻。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二百六十二處:馬站一百三十四處,馬五千一百二十三匹。轎站三十五處,轎一百四十八乘。步站一十一處,遞運夫三千三十二戶。水站八十二處,船一千六百二十七隻。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一百五十四處:馬站八十五處,馬二千一百六十五匹,轎二十五乘。水站六十九處,船五百六十八隻。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一百七十三處:陸站一百處,馬二千五百五十五匹,車七十輛,牛五百四十五隻,坐轎一百七十五乘,卧轎三十乘。水站七十三處,船五百八十隻。

陝西行中書省所轄八十一處:陸站八十處,馬七千六百二十九匹。水站一處,船六隻。

四川行中書省所轄:陸站四十八處,馬九百八十六匹,牛一百五十頭。水站八十四處,船六百五十四隻,牛七十六頭。

雲南諸路行中書省所轄站赤七十八處:馬站七十四處,馬二千三百四十五匹,牛三十隻。水站四處,船二十四隻。

甘肅行中書省所轄三路:脫脫禾孫馬站六處,馬四百九十一匹,牛一百四十九頭,驢一百七十一頭,羊六百五十口。

各站赤的名稱,《永樂大典》卷19426引《析津志》有所記載。陸站(馬站)、水站,歷代均有,轎站、狗站較為罕見。馬站通客旅,車站、江站通貨。至於羊在驛站或驛遞中起著什麼作用,還不清楚。北方各站設驛令,南方各站設提領。每個驛站的站戶、館舍及運輸工具(馬、牛、車、船等)的配置,按照所在地理位置有所差別,位於交通樞紐上的站赤配置較高。以鎮江府路為例,境內有水、馬混合站3處。府城丹徒縣丹陽驛有館舍109楹,分為東、西兩館,從陸站而來的客人住西館,從水路來的客人住東館。馬廄在西館西側,有屋45楹。丹陽縣雲陽驛有客房27楹,廄舍41楹;呂城驛有屋29楹,廄舍41楹。三驛均有正馬40匹,船30隻,船隻按千字文編號。為三個驛站服務的兀剌赤120名、站船夫900名、房夫80名。用驛時,需出示璽書,稱之為「鋪馬聖旨」。遇到軍務緊急之事,分別用金字或銀字圓符。

眾多的驛站組成了一個以大都(北京)為中心、遍布全國的交通網:「聖朝既平宋,經畫遐邇,大都小邑,枝疏脈貫,際天所覆,猶身焉。政令之宣布,商旅之通遷,水浮陸馳,舟格梁濟,荒陬僻壤,無遠不達。」在各個行省之內,以行省駐地和各大城市為中心,又形成了本省境內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以河南行省為例,元代的河南行省北部、南部基本上是以黃河、長江為界,東至海,最西到達今天陝西平利,形成了以汴梁路、河南府路、徐州、襄陽路為中心的交通網。汴梁即今河南開封,是河南行省的政治中心和交通中心,有四條驛路通往各地:第一條向西至河南府路;第二條過朱仙鎮西南向經洧川(尉氏縣洧川鎮)、南陽府至襄陽路;第三條過朱仙鎮向南經*陵、上蔡、汝陽(汝南)、真陽(正陽)、羅山、金竹站(紅安西北)、黃陂、黃州路黃岡至蘄州路蘄春,然後入江西行省;第四條向東經杞縣、太康、陳州(淮陽)、太和、潁州(阜陽)、壽春(壽縣)、廬州(合肥)、六丈站(全椒西)、水口站(滁州市東)、六合,最後到達真州(儀征)。河南府是河南江北行省西北部的交通要道,有三條驛路從此分出:第一條東南向至葉縣,與從汴梁至襄陽驛道相接;第二條向西經澠池、陝州(陝縣)、閿鄉(靈寶西故縣鎮),進陝西境,可達華陰;第三條東北向入中書省境,經孟州(孟縣)至懷慶路(山西沁陽)。徐州是河南行省東部交通樞紐,第一條驛路為水路,東南向經邳州(睢寧北)、宿遷、大清口(淮安淮陰區東)、淮安、寶應、高郵,到邵伯(江都西北邵伯鎮),分別達揚州、通州;另一條也是東南向,從陸路向南經靈壁(靈璧)、青陽(泗洪北青陽鎮)、臨淮(泗洪臨淮鎮)、甘泉(揚州邗江區甘泉鎮)到達揚州。襄陽地處漢江上流,為河南江北行省西南地區的交通要道,向南經安陸府長壽縣(鍾祥)、臼口站(鍾祥南舊口鎮),向東入湖廣行省,可達武昌路;另一條向南經利陽站、荊門州長林縣(荊門)達中興路江陵縣,再向南過洞庭湖可達岳州。

在元代的站赤系統中,引人注目的是水站繁多,水運極為發達。元代根據地理條件,大量增設水站。早在中統二年(1261年),忽必烈就下令將一部分陸站撤銷:「以牛驛雨雪,道途泥濘,改立水驛。」至元十七年(1280年),中書省規定在江淮行省境內,以水路路程計算,每隔80里設立一處水站,平常公事均走水路。原先設立的各馬站,只保留少量馬匹,以備緊急情況下的使用:「除海青使臣、軍情急務,方許馳驛,余者自濟州水站為始,乘船往來。」濟州在今山東濟寧市,這是要求濟州一帶區域均使用水站。在中西部地區也設有水站。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軍平定川蜀,建立從敘州到荊南府(湖北江陵)的水站。至元十八年(1281年),對這條水驛路進行整治,共設水驛19站,「增戶二千一百,船二百十二艘」。據《永樂大典》記載,元代在四川境內設有站赤共132處,其中陸站只有48處,而水站多達84處。

除了內河水站外,元代還特別在沿海地區設立了水站。泉州為元代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從泉州港進口的商品或外國使臣進獻的物品,運往元代都城大都(今北京)的路線,最初為沿陸路至杭州,再從杭州沿水路入大都。從泉州至杭州的陸路交通,大部分為山地,道路崎嶇,且氣候不適合馬匹生存,因而「勞民負荷,鋪馬多死」。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尚書省決定在江淮行省設立沿海水站,自泉州至杭州立海站15處,每站備有船舶5艘、水軍200名,「專運番夷貢物及商販奇貨」。由於外國商船到泉州的數量有限,而且限於當時的航行條件,一年之內,只有六、七兩個月順風時才能通航,因而沿海水站設立了兩年時間便被取消。改為有外國船舶到達時,專門派船將貨物運往杭州。在北部沿海地區也設有水驛,至元三十(1293年)年,下令建自耽羅至鴨淥江口沿海水站11所。

更為重要的是京杭大運河的取直。隋朝所開南北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東北向至涿郡薊縣,也就是元代的大都;東南向經京口(鎮江)達杭州。宋、金之際,因黃河決口,黃河下游改從淮河下游入海,此後,南北對峙,此一路線因而廢棄。元代一開始的漕運路線是沿淮河至黃河,逆水而行,在河南封丘縣西南的中灤旱站上岸,陸運180里至御河(衛河)南岸的淇門鎮,再由御河水運至直沽(天津),轉達大都。這一條路線迂迴曲折,水陸轉運不便。於是,就尋找南北向距離較短的運河路線。至元十二年(1275年),郭守敬考察後認為,汶、泗兩水相通河道可以通行漕運。於是,在今山東西部開挖新渠,取直南北大運河的工程由此展開。先是於至元十八年(1281年)開挖濟州河,以汶水、泗水為水源,自濟州(山東濟寧)西北到須城安山(東平西南),長約150多里。由此,漕道自淮河入泗水(中運河),經濟州河至安山,出大清河經東阿、利津入海,再從海上到直沽上岸,轉陸路到大都。後又改為從東阿上岸,陸運到臨清,向北入御河。接著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開挖的會通河。自安山西南起,引梁山濼(即梁山泊)之水北流,經壽張西北到東昌(聊城),又西北經臨清入御河,全長250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有通惠河的開通。郭守敬引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復引一畝、玉泉各水至大都和義門(西直門)入城,匯成積水潭(什剎海),又東南出文明門(崇文門),到通州高麗庄入白河,全長160餘里。自此,江南漕船可直接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