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馳道、絲路與樓船——秦漢時期交通的開拓 3.溝通五嶺南北的靈渠

五嶺指塞上嶺(大庾嶺)、騎田嶺(臘嶺)、都龐嶺(永明嶺)、甿渚嶺(白芒嶺)、越城嶺(臨源嶺)。嶺南地區位於五嶺之南,在先秦時期是「四荒」之「北向戶」區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顯示秦國的威力,在派蒙恬率兵戍守北境的同時,派尉屠睢率水軍攻嶺南地區的百越:「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可見這場戰爭打得很辛苦。秦軍不能迅速取勝的原因之一,是由於交通不便,運輸路線過長,補給困難。越人趁機襲擊,秦兵大敗。

在五嶺最西部的都龐嶺和越城嶺之間,有一條地勢平緩、溝通中原和嶺南之間的交通孔道,即湘桂走廊。湘水在此北去,灕水於此南流,兩處水源相距40公里。秦始皇於是派監祿鑿渠運糧,秦兵得以深入越地。監祿開通的運渠,因地在零陵郡境內,故名零渠。唐宋時亦稱「秦鑿渠」。後因工程靈巧,改稱靈渠。因修築於廣西興安縣境內,也稱興安運河。秦人在湘水源頭之一——海洋河上築壩、開渠,主要工程包括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等。鏵嘴是分水壩,在湘水支流海洋河中,狀似犁鏵,以石築成,角端所指與河水流向相對,把海洋河一分為二,一流入南渠,一流入北渠。大小天平是位於鏵嘴尾端用石築成的攔河壩,呈「人」字形堤,高度略低於河水堤岸。與河水東岸相近的一段稱大天平,同北渠渠口相銜。與河水西岸相近的一段稱小天平,同南渠渠口相銜。天平作用是提高湘江水位,攔河蓄水。枯水季節,大小天平攔截全部河水入渠,使湘江水位提高約4米,使之注入灕水,以便水運。洪水季節,洪峰漫過天平壩頂,流入海洋河故道,減煞水勢,從而使渠內流水,漲而不溢,枯而不竭,經常保持安全流量。南渠全長約34多公里,是靈渠的主渠,其中4.5公里為人工劈山而成,最為險要,其餘利用原有河道。北渠長3公里多,是靈渠的配套工程,作用是使湘水(或灕水)中的船舶能順利轉入灕水(或湘水)。南渠、北渠流量為三比七,故有「湘七漓三」之說。

漢代以後對這條運河多有疏浚改建,並增添了新的工程。唐寶曆年間(825~826年),李渤主持修渠時創建陡門十八處,多建於渠道淺狹、水流湍急處。經過陡門攔阻,水位提高,流勢平緩,便利行船,其作用有如後世的船閘。刺史魚孟威又改建為石堤,千斛大船也可通行。靈渠「置斗門三十六,舟入一斗,則復閘一斗,使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故宋人有「治水巧妙,無如靈渠者」之譽。直至1937年湘桂鐵路通車,靈渠的水運才停止,但仍有灌溉、生活和工業用水之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