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州、四荒與國中——先秦時期交通的形 4.國中、車與早期的貿易

大約在西周時,中國早期的城市開始出現:天子所居的王城,諸侯所在的都邑,卿大夫的食邑,子男的城。與城市一同出現的是最早的城市規劃,道路交通在這些城市規劃中佔有著相當的地位: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

這是《考工記》中關於「國中」的一段文字。《考工記》是我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大約成書於春秋末、戰國初年,是齊國官書。西漢時,因《周官》之「冬官篇」缺佚,河間獻王劉德以《考工記》補入,劉歆校書時改《周官》為《周禮》,故後世又稱《考工記》為《周禮·考工記》。此處的「匠人」,相當於今天的建築師,他們在建造王城時,需要按照這個規範去操作。「國」指城,「國中」即指城內。

按照這個具有理想化色彩的建城規範,當時城牆每側長九里,建三門,四面全長三十六里,共有十二門。每門有三塗,中塗通車,左右兩側通人,男左女右。城內道路,東西向稱之為緯,南北向謂之為經,也就是說城內東西向、南北向各有九條通向城門的交通幹道。一說經緯各塗均通車,「經緯之塗皆容方九軌,軌謂轍廣乘車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謂轍廣九軌,積七十二尺,則此塗十一步也。」每條道路的寬度大致相當於今天的16米左右。王宮居城之中,左面是祖廟,右側是國社,王宮前面是大臣朝覲議政之處,背後為商業集市。諸侯城邑、卿大夫食邑的城市規模,又各次一等。

「環塗」指環城道路,塗寬七軌,路寬相當於今天的13米左右。聯繫王城與諸侯城邑、卿大夫采邑間的道路稱之為「野塗」,路寬五軌,相當於今天的10米左右。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已經有「巨塗」、「小塗」等不同等級的道路相通。

華夏民族最早的車,相傳是由夏代的奚仲所造。到了商代,已經是車輛種類繁多,主要依據有兩個方面:一是甲骨文、金文中含有大量的「車」字,這些文字都形象地反映了當時各種車輛的造型;二是河南安陽小屯等遺址中多次出土殷商車輛實物,有牛車、馬車、戰車等等。牛車是貨運車,結構簡單,貨廂較大。馬車是乘用車,當時能夠享用的大多是奴隸主貴族,因而製作講究,車體堅固,較為美觀。

《考工記》對車的製作規範也有詳細的記載。首先是對車的關鍵部位——車輪的製造和檢驗提出了十項要求:第一,檢查車輪,是否是正圓,如果不圓,就在地上轉不快;第二,檢驗輪子平面是否平正;第三,檢查輪子的輻條是否筆直;第四,檢驗輪子各部分的重量是否一樣,方法是將輪子放在水中,看其沉浮是否一致;第五,檢查同一輛車的兩個輪子的大小、重量是否完全相同;第六,輪子的整體結構是否堅固;第七,車轂的粗細、長短是否合適,車輛行駛在泥地中要用短轂追求速度,行駛在山間要用長轂以保證安全;第八,車輪大小要合適,太大則人上下車不方便,過小則馬拉起來吃力;第九,車軸的木料要求最高,必須堅固耐用,轉動方便;第十,車輪的用材也要選用堅實的木材。《考工記》還對車輿(廂)、車轅(用於大車者稱「轅」,用於小車者稱「輈」)等部件的製作工藝,一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由於製作工藝有所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工匠:輪人、輿人、輈人,說明當時手工業者的專業化分工已經很細。《考工記》記載的車輛製作工藝,說明周朝的車輛製作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技術要求也很嚴格。

戰國時期,各國國內和國際間的交通條件有所改善,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已經相當頻繁。魏國「地四平,諸侯四通輻湊,無名山大川之限。從鄭至梁二百餘里,車馳人走,不待力而至」。著名的交通要道有從成皋至函谷關的「成皋之路」,從楚國南陽至中原的「夏路」,從秦國漢中至蜀地的「石牛道」,趙、魏、齊三國間的「午道」,上黨至河內的「太行之道」,等等。

隨著水陸交通的不斷發展,運輸工具的改進,地區間的商品或物資交流也增加了。春秋戰國時,各地著名的土特產已經屢見於記載:上品的魚鮮有「洞庭之鱄,東海之鮞」;美味的蔬菜有「崑崙之蘋,壽木之華」,「陽華之芸,雲夢之芹,具區之菁」,「赤木玄木之葉」,「余瞀之南,南極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樹,其色若碧」;可口的主食有「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穄,南海之秬」;調味品要選「陽朴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鱣鮪之醢」,「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當時沒有環境污染,但人們對飲用水有相當的品質要求:「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崑崙之井。」果品首選「沙棠之實」,在「常山之北,投淵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東,青島(在昆崙山之東)之所,有甘櫨焉。江浦之橘,雲夢之柚,漢上石耳,所以致之」。所御之馬,要選速度極快的「青龍之匹,遺風之乘」。

商業運輸的興起,使各地的土特產在諸侯國之間互相買賣:

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農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賈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為猛矣,然君子剝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

這些記載說明,當時各諸侯國之間流通的商品品種已經相當豐富,四面八方的物產彙集在一起,人們的社會分工也得到了保障。在商品流通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商人,他們喜歡群居在一起,互相了解信息:「令夫商,群萃而州處,察其四時,而監其鄉之資,以知其市之賈,負、任、擔、荷,服牛、軺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市賤鬻貴,旦暮從事於此。」商業的發展與商人的會集,使得春秋戰國時期位於交通樞紐的城市,大都成為有名的商業都會。據《史記》、《漢書》等史籍記載,重要的商業都會有秦國的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魏國的大梁(今河南開封),趙國的邯鄲,齊國的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燕國的薊(今北京宣武區),周之雒邑(今河南洛陽),韓國之滎陽(今河南滎陽北),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紀南城)、壽春(今安徽壽縣),越國的吳(今江蘇蘇州)。據安徽壽縣出土的楚懷王時的鄂君啟節記載,一次就能出動50輛車或150艘船進行運輸。楚國郢都的繁榮,在東漢人桓譚的筆下,是「楚之鄂都,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鮮而暮衣敝」。齊國的臨淄則被稱為東方第一都會:「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這座富裕之城的居民,休閑娛樂活動很豐富:「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踘者。」

除了貨物的流通外,士的興起和遊說之風逐漸形成,他們已經從「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變為「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最為著名的是春秋後期的孔子,他的首次出國訪問是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在魯昭公支持下,孔子帶著弟子前往當時華夏的政治、文化中心——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觀看了王室的文物,閱讀了珍藏的典籍,與當時任守藏史的老聃(李耳,又稱老子,楚國人)、周大夫萇弘等人進行了學術交流。次年,又遊歷了齊國。魯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至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間,孔子帶領手下的一批學生,周遊列國,沿途遊歷了衛國、陳國、宋國、鄭國、楚國。在這十餘年時間裡,孔子在許多地方發表言論,宣傳自己的學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朋友能夠從遠方來,必要的交通設施是條件之一。

孔子之後,其他名士大多「率其群徒,辯其談說」。孟子周遊過齊、魏、滕、薛、宋、鄒、梁等國,隨從有數百人。蘇秦、張儀等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穿梭於各國之間。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曾受業於齊國的鬼谷先生,先後遊說周顯王、秦惠王、趙肅侯,但都未成功。在燕國時見到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縱抗秦的主張,贊助他遊說趙、韓、魏、齊、楚諸國。在他的遊說下,六國聯合起來,蘇秦「並相六國」。張儀是魏國人,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因伐魏有功,被封為秦相。後又相於魏、楚等國。張儀在諸侯中名聲極大,當時人形容為「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們遊歷四方,促進了各地區間的文化、政治的交往,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