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州、四荒與國中——先秦時期交通的形 2.從九州到大九州

《禹貢》的編纂者們,沒有採用先秦時期實際存在的邦、國疆界,也就是沒有採用現實的政治區劃來描述他們所知道的地理區域,而是使用一種虛擬的「州」,將了解的區域劃分為九個以自然地理為主的綜合性單元: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是為「九州」。除了《禹貢》九州外,先秦典籍《職方》、《爾雅》、《呂覽》也有各自的「九州」,也有分作為十二州的。

《禹貢》的九州,其相對應的今天地理區域,顧頡剛先生認為冀州的區域,相當於今天山西省西境黃河(西河)以東,河南省黃河(南河)以北,沿著太行山轉到河北省的東北部的古黃河(東河)以西的區域。這一區域是黃河文明的發源地,《禹貢》將其列為九州之首。古黃河(東河)以東,向南一直到濟水(今山東濟南迤北至渤海的一段黃河河道),包括今河南的東北部、河北的南部、山東的西部,稱作為兗州。兗州東南方向,今天的山東半島為青州。青州南面是徐州,位於泰山以南、淮水(今地圖上的舊黃河)以北地區,即今山東南部、江蘇和安徽的北部。從淮水以南直到東海,包括今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大部和上海全部,以及江西的東北、河南和湖北兩省的東邊一角,稱作為揚州。揚州以西的長江中游地區,北起今湖北南漳西的荊山,南到湖南衡山以南的區域,也就是今湖北、湖南兩省的大部分,和江西的西部,是為荊州。從湖北荊山以北直到黃河,包括今河南的大部分和湖北的北部,稱作豫州。秦嶺以南的今陝西、甘肅兩省的南部,以及四川、重慶兩省市全部,稱作梁州。秦嶺以北,黃河(西河)以西的今四川、甘肅兩省大部,稱作雍州。

在《禹貢》中,「九州」除了指冀州等九個州外,也是一個整體的地域概念:九州「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也就是說九州的區域東至東海(今渤海),西至流沙,北方、南方至於荒遠,大禹的聲教遍布四海。「四海」是古人的另一個地域概念,認為九州大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被大海所包圍。現實中,南方、東方確有大海存在,而西方、北方並沒有大海,於是以西方的流沙為西海,以北方的沙漠作北海。《禹貢》「九州」作為一個整體,反映的是古人對華夏文明區域的認同,「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過大禹的治理,九州水土賓士,土壤、貢賦都劃定了等級,使用國家權威制定了五服制度,天子的聲威教化浸潤了九州大地。《尚書·大禹謨》稱之為「奄有四海,為天下君」。這種文化上的認同,也為政治上的大一統提出了要求。地處黃土高原的秦國,成為最終的勝利者,用武力統一了「九州」:「秦遂併兼四海……分天下為郡縣。」

四海之內,九州大地上還存在著一些與華夏文明不一樣的部落,則被稱作為「夷」,如冀州東北的「島(鳥)夷」,青州境內的「嵎夷」,徐州境內的「淮夷」,揚州境內的「島夷」,梁州的「和夷」等等,反映了同一文明區域內同中有異的情況。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公元前3世紀時,有個齊國人鄒衍(約前305——前240),又創造了一種大九州體系:

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按照鄒衍的體系,中國所在的九州又名「赤縣神州」。與「赤縣神州」同一等級、區域相連的州共有九個,或可稱之為「中九州」。「中九州」外圍,被規模較小的海洋——裨海包圍。裨海之外,又有與「中九州」同一等級的州存在,數量也為九個。各「中九州」之間,因受阻於裨海,人民、禽獸都不能互相來往。九個「中九州」之外,又被大規模的海洋——大瀛海所環抱。大瀛海之內,九個「中九州」作為一個整體,組成了「大九州」,大九州即天下。在大九州體系中,《禹貢》九州中的每一個州,約佔天下的七百二十九分之一。

司馬遷對鄒衍學說的評價似乎不高:「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認為鄒衍的思想是靠推導而得出結論:「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但是,鄒衍「大九州」之說產生的原因,除了推導的成分外,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地理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是《禹貢》九州——也就是中華文明所在的區域,現實中只有東、南兩面是海,西、北都是陸地。隨著與西域、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間交往的增加,必然接觸到一些其他區域的文明。古人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想法:人們所在的大陸上存在著多個文明區域,九州可能只是多個文明區域中的一個,於是就有「中九州」的概念。二是鄒衍所在的齊國,處在山東半島的東部,三面環海。海上交通的開展,是「裨海」、「大瀛海」概念產生的現實基礎。秦統一中國後,徐福與三神山的傳說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齊人與日本、朝鮮半島間海上交往的可能性。三是天下觀的放大。《莊子·秋水》認為中國如「太倉」中的「稊米」,已經認識到中國只是天下的一部分。因此,「大九州」觀念產生的基礎是中外交往的增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