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

幾日後,平原侯曹叡來平樂觀與妹妹辭別。

曹叡臉上沒有笑容,以平和口吻說:「此去鄴都,只恐阿妹無人照料。郭夫人無子,我兄妹無母,阿妹不妨奉郭夫人為母。」

爭位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他返回河北宣達詔令,看似重用,實則最為虛弱。

洛都有變,那什麼都來不及;能為他補救局勢的人並不多,郭夫人恰恰是最關鍵的一人,曹綾也是。

曹綾持續體弱,故作堅強:「夫人多有回護,恩情歷歷在目,我不敢有忘。」

作為曹丕僅有的女兒,還生的最美麗,又體弱,何止曹丕喜愛,沒有子女的郭夫人也很喜愛她。

在對待她們兄妹上,郭夫人關懷備至,如同看待自己的子女,這一點內外、上下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甚至……郭夫人關心她們兄妹,比甄夫人還要殷切、主動一些。

這日天陰,兄妹兩個沒多少話說,曹綾只是托曹叡將她刺繡的一套衣衫送往鄴都的皇太后手中。

待曹叡搗毀高陵後,皇太后卞氏也就跟著一起回洛陽。

北邙山,夏侯尚握鐮刀收割蒿草,看到遠處逶迤而行的出行人馬不由細細駐望。

這是直通孟津的邙山小道,說是小道也不算小,跟馳道比起來有些小而已。

他只是多看了幾眼這三百餘人的隊伍,回頭時目光掠過一處刨開的墳塋,那裡是漢侍中、長水校尉曹熾的之墓。

積雪消融後,曹熾的墳塋被掘開了,也不知道是誰派人挖的,河南尹司馬芝正在查案,案子沒查清之前,現在無人收斂。

消息東傳,等病重的曹仁知曉這個消息,估計也就活活氣死了。

當夏侯尚挑著兩捆草束回來時,見十幾名部曲全副武裝在陵園外警戒,夏侯玄在柴門前等候。

見他回來,夏侯玄緊步上去:「父親,今日一早平原侯出行,尚書杜子緒送行至石橋,回城時突遭典滿刺殺。」

「典滿?」

夏侯尚略狐疑,就說:「我家與之無仇,何故聚積甲士?速速遣散回城,不可造次!」

「擔憂父親安危,待典滿被擒,再遣散不遲。」

夏侯玄自有堅持:「前有歹人掘元盛公墳塋栽贓離間宗室,今有尚書當街遇刺,父親乃國家肱骨,必受賊人覬覦。」

他一邊說著,跑到夏侯尚前面,將柴門抬起推開,隨後也就跟著進去。

夏侯尚先解開兩捆草,鋪開任由曝晒,隨後才洗了手上草汁,回到視線昏暗的草廬中。

夏侯玄已燒煮清水,將帶來的肉脯裝盤擺放。

夏侯尚自然是吃肉的,又不是來守孝的,只是居住在這裡向曹丕、曹真兄妹表示憤慨情緒。

期間夏侯玄說起前幾日吳質、曹真之間發生的事情,略有擔憂:「虎狼環伺之世,吳質驕橫無狀,母親說此人實乃弄權賊臣。」

「她不懂。」

夏侯尚自顧自削切肉片進食,緩緩咀嚼細細品嘗精細炙烤的肉脯,吞下後飲一口爽口濁酒:「吳質此舉,意在使陛下安心。一無結黨之心,二則打壓曹真,使之恭謹。」

話語間沒多少尊敬,也倍感無趣說:「國家危難之際,重臣不能同心協力,反要內訌釋嫌。如此之國,焉能長存?」

對此夏侯玄不做辯論,彷彿沒聽見一樣,另說:「陛下有意使吳質為雍涼都督鎮西大將軍,仲達先生受吳質推舉,可能會外調總督河北三州軍事。」

「仲達去河北倒也是一樁好事,可靜觀天下之變。」

夏侯尚隨意點評一句,司馬懿運氣不錯,能從田信手裡逃出一次,下一次可就沒這麼好運氣了,去河北就能避開漢軍兵鋒。

就見夏侯玄猶豫片刻又說:「母親見父親與仲達先生交好,仲達先生又深受陛下信賴,有意與司馬氏結親。」

「哼,此事還輪不到她做主。」

夏侯尚又切割一片肉送嘴裡咀嚼,說:「洛都紛擾,不見你學業長進,所言皆是時事,可見心思不純。」

稍稍停頓,夏侯尚略作思考、判斷後說:「仲達就任河北之前,陛下必會來見我。如今我實系山野之人,倒是方便你外出遊學。回去與你母親告別,早做準備,若無意外,你將前往鹿門山遊學數載。」

鹿門山現在影響力日益高漲,諸葛亮、龐林、馬良、習禎、徐庶這些人地位不斷拔高。

一些人已經辭官躲避糾紛,重建鹿門山之事已經在魏國、劉封這邊傳開。

鹿門山與峴山相隔漢水,十分接近。

夏侯尚做了決定,夏侯玄只能遵從,也如夏侯尚所料,曹丕次日就來北邙山見他……順帶見他。

曹丕主要是來收斂曹熾骸骨,向宗族、譙沛鄉黨表達一個事實:真不是他乾的。

肯定不是曹丕乾的,曹丕大度的時候很大度,尤其是跟死人。

擁有樸素、原始的唯物生死觀念,曹丕小氣又敏感,更知道人死萬事空的道理……知道這一點,對死人就格外大度。

草廬之中,曹丕細細打量鬍鬚粗獷,精神氣色極好的夏侯尚,似乎很是好奇夏侯尚的身體狀況。

夏侯尚清楚他在想什麼,直說:「曹元盛公墳塋之事與我無關,我也無心去河北。」

「呵呵。」

曹丕嘿然,露出笑容:「杜子緒曾當眾點評說伯仁非是益友,我看伯仁才真正知我。今杜子緒暴亡,伯仁心中可有暢快之意?」

「季重為我坐鎮雍涼,仲達也能看守河北門戶,倒也不需伯仁做什麼。」

曹丕一副不缺你的樣子,問:「伯仁,如何才肯出山?」

「臣不知。」

夏侯尚擠出笑容:「山中清寧,反而能思慮大事,能深謀長遠。城中紛紛擾擾,臣非智者,唯有在此才可謀國家大事。」

「哦?」

曹丕抬手撫須,故作驚奇:「那伯仁可有良策教我?」

「略有一計,只是此計惡毒,恐遭天譴。」

「哼哼,天譴?說不說事在伯仁,做不做此事在我,若有天譴,又與伯仁何關?」

曹丕攏了攏皮氅領口,渾不在意模樣。

夏侯尚收斂神色,講述:「今漢強而眾弱,劉備回軍益州,這是要做鞏固國本之事。時日久遠,漢益強,眾越弱,漢以偏軍即可徐徐圖定天下。臣以為今歲漢軍意在積蓄糧秣,只會以偏軍擊江夏、豫章之地。」

看著曹丕越發關注的臉,夏侯尚深吸一口氣說:「而孫權兵弱,必不能守土。故,臣以為當遣人密送夏公《防疫救護十二策》於孫權,孫權必有所悟。」

論狠毒,當世誰人能比得上孫權?

曹丕自嘆弗如。

微微眯眼,感慨說:「的確有傷天和。」

孫權真的反其道而行之,戰敗之後,被漢軍誅族也是罪有應得。

可不這麼干,孫權可能吃不到明年的桔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