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爭論

夜中大雨滂沱,突然暴漲的漢水漫過南岸,停泊在沙洲水寨、東津水寨的荊州水師戰船更是水漲船高。

黑暗中不能視物,漢水又上漲迅猛,誰也不知北岸變成了什麼模樣。

于禁大營,此刻暴漲的漢水衝出河堤,灌入漢水古道,並迅速蔓延于禁、龐德各軍大營。

曹軍儲備小船勉強派上用場,但更多無船的軍吏、軍士丟棄鎧甲、兵器向古堤岸游去,擁擠在堤岸上避水。

整個樊城南北成為一片汪洋,大水幾乎與樊城城頭持平,城內屋舍、庫房也難逃水淹。

自天亮時,既沒有在上游修築堤壩,也沒有故意開鑿河堤放水的荊州水師察覺北岸變故,於是一場潑天大功就這麼落在頭上。

如蒙神助。

這就是唯一的解釋了,全軍士氣高漲,摩拳擦掌。

待到午前大雨停止,荊州軍乘大船進擊。

于禁以左將軍督率七軍,他與護軍浩周、軍司馬、原南陽太守東里袞一起登高觀望,皆面無血色。

僅僅水師大船的弓弩就不是于禁所部能規避、防禦的,缺乏軍械困阻於堤岸上躲水,哪有防禦力可言?

猶豫再三,于禁下令投降。

所部七軍奉命投降,唯獨龐德一軍拒絕。

荊州水師收納降軍,分兵前往攻擊龐德。

水師戰艦四面合圍,以弓弩射擊龐德所部,龐德所部死傷狼藉,血液染紅堤岸。

田信領三艘戰艦靠近呼喊:「龐德!今勢窮矣,你為一己之忠,欲害多少關隴兒郎性命?」

龐德不語,只是張弓朝田信射箭,一連三箭都被田信手中蒙皮大盾遮蔽,田信心中震動不已。

越來越多的戰船抵達這裡,弓弩齊發,不多時龐德麾下就折損過半。

龐德麾下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哭聲哀求,反倒被龐德斬殺在面前:「再有言降者,以此二人為例!」

不多時關羽抵達,已帶來從於禁處收羅來的小船,傳告各船欲生擒龐德。

田信並未出戰,只是站立在船頭望著龐德督促麾下疲憊軍士備戰的情景,陷入沉思。

水淹七軍就此發生,不值得驚喜。

或許有一天自己陷入龐德這樣的絕地,為一些理念,為保護親人,也為證明一些東西,也會這樣負隅頑抗。

「校尉,我部是否出戰?」

新任的護軍羅瓊詢問,田信只是輕輕搖頭:「君侯要生擒龐德,我只會殺人。龐德是西州猛將,我與他斗如兩虎相搏,必全力以赴不敢留有餘力。若存生擒之心,我難全身而退;若殺之,有違軍令。」

未戰多久,龐德箭矢用盡,荊州兵乘坐小船登上堤岸短兵相接,龐德麾下吏士成片投降,龐德對督將成何說:「我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之日也。」

搏殺中,龐德奪一條小船,成何及兩個伍長追隨他登船往樊城方向突圍,兩個伍長先後中箭落水。

龐德揮舞刀盾遮蔽箭矢,成何去撐船,不想被關羽一箭射殺跌落洪水中。

不會划船的龐德站在船上原地打轉轉,俄而水急船翻,龐德只能抱在船上,不多時就被合圍、捆綁,押解南岸荊州軍大營。

南岸大營,關羽勸降失敗,也不多言,將龐德斬殺。

龐德有四個兒子為質,出征時又帶著棺材,他投降的成本太高。

雖惋惜,但也只是惋惜罷了。

歷經亂世三十多年,關羽見多了這類值得惋惜的事情。

比如牽招、田豫,是劉備少年時的夥伴,到現在還不是陣營敵對?

三萬餘降軍集中安置在南岸,襄陽守軍震怖。

田信進言:「君侯,末將請擊襄陽,可一鼓而下。」

大帳中燃燒木炭,關羽坐在胡床上,抬手揉著左臂,雖有刮骨療傷,可病根哪有那麼好根除?

于禁、東里袞、浩周、胡修、傅方等降將另坐一排,大多神色木然,或羞愧低頭。

參與議事的夏侯蘭開口:「今水漫樊城,正該乘大船直攻樊城。一戰擒斬曹仁,則襄陽傳檄可定。」

雷緒也開口,興高采烈:「大水灌溉樊城,城中器械、儲糧淹沒,吏士避居城牆,饑饉倉惶之軍,如何是我軍敵手?君侯,末將以為當乘勝進軍,一戰定樊城。」

田信寸步不讓,大勝之餘冷著臉,毫無喜色,跟曹軍降將類似:「若拔樊城,曹賊必全力爭奪。我軍能戰者不過三萬,前後降軍卻有四萬餘。試問諸君,曹賊發五萬、十萬之軍前來,如何作戰?」

「或許我軍會吸引曹賊親至,能集結曹軍十餘萬。如此左將軍可揮兵出陳倉,據隴右,得關中;孫吳亦能進佔淮南,展望青徐、中原之地。可若左將軍進據關隴失利,而我卻遭滅頂之災,那就該如何?」

關羽輕咳兩聲:「依孝先之意,可是見好就收?」

「正是,欲速則不達。末將常思官渡、赤壁之事,前後兩戰主攻者集結重兵,皆欲一戰決勝天下。卻敗績而歸,在末將看來是人心思亂。如今思亂之人未死,若想一戰平定天下,實乃鏡花水月之事。」

田信拱手:「末將懇請君侯,使末將率本部強攻襄陽。襄陽若能攻下,即便樊城失利,我軍亦能全據漢水之利,不懼曹賊反攻。」

感覺到許多目光落在自己臉上,多是諷笑的,極有少數是另類的。

雷緒開口:「襄陽堅城,非猝然能下。孝先若一戰失利,那曹軍歡欣鼓舞,襄樊二城何時能下?今天命在漢,使漢水淹沒于禁、龐德之軍。我等自當奉應天命,乘漢水之利,進擊樊城!」

「雷將軍!豈不知驕兵必敗!」

田信口吻咄咄:「再說天命,若真有天命,曹賊等亂臣賊子早就讓天雷劈死,庶民萬眾何至於有今日之苦?依我看,天命就是人心,人心在劉,那劉漢自能三興!如今思亂之人未絕,如何能光復漢室?」

關羽用勁揉左臂舊傷處:「那孝先覺得思亂之人是誰?」

「欲篡漢室基業者,皆是思亂之人。」

田信說著拱手:「君侯於末將有知遇之恩,末將願以死相報。只求君侯能撥夏侯將軍協助末將,末將願戰死襄陽城頭。」

帳中寂靜,關羽也有躊躇,片刻後決然說:「破樊城擒殺曹仁,此一戰平定天下之轉機所在。而我已是老朽之人,當奮力一搏。我知孝先心意,也知天下庶民苦楚。若一戰能平天下,某雖死無憾。」

田信展臂指向于禁:「君侯,於將軍乃是天下名將,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妨問問於將軍,我軍該攻拔襄陽以保萬全,還是投注於一役?」

帳中三十餘人目光落到于禁臉上,甚至於禁感覺龐德的首級也在用斜眼看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