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篇 第五章 城·郭——都城形態的演變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這是《周禮·考工記》中關於都城設計的記載。拋開具體的描述,《考工記》本身實際上反映了戰國時代中央集權制思想漸趨成熟,人們企圖通過建築藝術的手法來突出表現封建帝王的統治中心的理念。不過,雖然這一想法出現很早,事實上差不多用了近二千年的時間,才最終在元大都完整地將這一思想貫徹到都城設計中。儘管如此,但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所營建的都城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禮·考工記》中所構建的理想都城的影響。換言之,中國歷史上都城形態的演變,基本上就是一個因地制宜與理想都城之間不斷平衡的過程。

1.匠人營國

《周禮》是我國儒家的經籍之一,重點是對人們的道德、行為提出規範。而涉及到帝王修建都城的規定,則集中見於《考工記》部分。由於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周禮》成書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所以《周禮·考工記》中關於理想都城的描述也就被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關於都城營建的理想或標準。在隨後儒學地位不斷提高,並演變為中國統治階級主流意識形態的過程中,《周禮·考工記》中的「匠人營國」也逐漸成為後世帝王營建國都的「玉律」。

「匠人營國」一節專述城邑建設制度。所謂「國」,意即指「國都」,營國就是營建國都。西周有封國建侯制度,封國意味著首先建立統治中心,即作邑作邦,從而建立城邦國家。營國的具體內容不僅包括建置城池、宮室、宗廟、社稷,同時還要規劃所屬的田地和屬邑,即所謂治野,有國有野是西周城邑建設的體制。所以,那時的營建國都,實際上是建立一個以城為中心連同周圍田地所構成的城邦國家。因此,建城實為建國。從周王到諸侯再到卿大夫,都各有自己的城邦國家。

正因為此,《考工記》關於「營國」的文字,實際上是三個等級:第一級是王城,即王國的首都;第二級為諸侯城,即諸侯封國的國都;第三級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采邑。《考工記》中對王城描述得較詳細,其他兩類城邑只是以城隅、道路為例,就營建制度來說明它們與王城的差別,而沒有直接敘述城市內部的具體規劃。因此,歷代學者的解釋也就都是以王城的規劃為基準,按照禮制,即按一定的差額依次遞減來決定這兩類城邑的各項具體規劃內容。

《考工記》中關於王城的規劃制度雖然講了一些,但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三段:

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

歸納起來,《周禮·考工記》中明確的儒家標準國都的設計,首先是確定宮城為全城規劃的核心。而其餘的重要建築,無論是祖(太廟)還是社(社稷壇)的空間位置都是以王所居的宮城為坐標的。都城內重要建築的布局原則是以宮城為中心,前為處理國家大事的外朝,後為經濟活動中心的市場,宗廟和社稷則分據宮城的左右兩側。對於城門、主要道路及居民區的布設,也是以宮城為中心對稱分布。

在《周禮·考工記》中,都城規劃有著具體而微的設計方案,如:朝、市規模為一「夫」,即佔地方百步;王城城垣高七雉(丈),城隅高九雉,每面城牆各開三門,共十二座城門;宮城城垣高五雉,宮隅高七雉,宮門門阿高五雉;全城採用經緯塗制(即棋盤格式)幹道網,由三條南北及三條東西主幹道(一道三塗)為骨幹所組成,順城加辟環城幹道——「環塗」,連接經緯幹道,構成一個幹道網,城外有「野塗」溝通內外,經緯塗寬九軌即周尺七丈二尺,環塗寬七軌即周尺五丈六尺,野塗寬五軌即周尺四丈;廟門寬周尺二丈一尺,廟中門(闈門)寬周尺六尺,應門寬周尺二丈四尺,路門寬周尺一丈六尺五寸等。

顯然,《考工記》所述的營國方略帶有濃重的禮制色彩,考慮到它是在春秋晚期各國工商食官制度瀕於崩潰邊緣時期的產物,也無怪乎有如此森嚴的等級了。值得注意的是《考工記》「匠人營國」構建的王城規劃,不是戰國人的封建帝都「理想方案」,而是周代奴隸制王國的首都建設制度。

由於《周禮·考工記》只是關於古代都城的規劃思想,在宋代以前並沒有真正實現過,故後世碩儒多借題發揮,因此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周禮·考工記》的空間表達形式。如聶崇義《三禮圖》中的「王城圖」中依據《考工記》勾勒出了一個十分直觀的形象。只是聶圖著重於繪製出道路、城門之間的空間關係,而都城中極其重要的標誌性建築——宗廟、社稷及市場的位置卻含糊不清,當然不能令人滿意。

清代著名的樸學家戴震則對此作了修改,在他的《考工記圖》中的「王城圖」中,將宗廟社稷統置於皇城宮寢的東西兩側。其實,這並不是戴震的創新而是宋代以來一個學派的主張。只是因為戴震名重一時,故這一王城圖在清代曾大行其世。

當代學者賀業鉅則對《考工記》營國制度有過深入研究,繪製了具體而微的示意圖。

上述示意圖都是對《周禮·考工記》中的規劃思想的一種高度概括,而《周禮·考工記》,也就是儒家禮制對中國都城制度的影響,實際的情況卻要複雜很多。

2.居主奧區

夏商距今久遠,其都城制度幽暗不明。最早明確記載的都城營建卻是周初周公所營建的東都成周。

成周的營建,對鞏固周對東方的統治意義不言自明,影響亦十分深遠,前文已述,茲不贅言。成周與宗周鎬京東西對峙,不僅創立了東西兩都制度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為後世所效仿,而且開創了小「城」大「郭」的都城布局,成為先秦各國都城直到西漢長安一直實行的都城布局制度。

而所謂的小城大郭,一些史學家認為是西城東郭,也就是王所居的城位居整個城市的西部,而普通百姓及工商業區則位於王城東邊的郭內。這一城郭布局形式實際上與春秋戰國時期周的宗法制度有著相當的關係。對於這個故事,我們還是首先從被認為是現今唯一能證明其為西周時代修築並且保存良好的魯國故城開始講起。

魯國都城曲阜

位於今山東曲阜的魯國故城,至今不少地段的城垣仍聳立著,尤其是城的東南角及其兩側,殘垣的高度在10米上下。依據這些城垣遺址及考古發掘報告,我們可以復原出當時城市的基本面貌與布局狀況。

根據考古發掘報告,魯國都城的平面是一個南北稍長的長方形。在城址的西北兩邊曾利用洙水的自然水道作城壕,東南兩側則人工鑿有城壕引洙水,構成一個環形的防禦系統。城牆上共有城門十一座,東、西、北三面各三座,南面兩座。其中,北部的城門分布較密,間距較小,約半公里左右。貫通全城的大道位於城市中、南部,都是東西向。城門的設置和交通大道的布局,證明城市的布局是東西方向。

根據試掘結果,位於古城東牆北門的向西通道中部偏東北部的地方,即今周公廟高地一帶為夯土基台,應該是當時的宮殿區。《水經·泗水注》中記載的:「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就是這裡。宮殿區以北,今盛果寺一帶,是城中最大的居住遺址。遺址西部文化堆積厚2米以上,從西周前期一直延續到漢代。魯城內早期的手工業作坊,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大致在盛果寺以及西北部今葯圃一帶有冶銅遺址,而葯圃北部和彈簧廠則明顯是制陶遺址。

從魯國故城的城門和交通大道布局來看,主要居住區原來在西部和中北部,整個布局也是坐西朝東的,宮殿區在中部偏東北地方。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一般的都城大多是由一個城發展為城和郭連結的結構,這首先應該是由於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需要。西周初期東都成周,在王城以東建設大郭,主要用來安置國人、遷居殷民和駐屯軍隊,是為了鞏固新建立的周朝對於四方的統治,加強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治力量(見圖5-5)。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許多諸侯中的大國,先後採用這種布局,同樣具有加強統治力量的目的。建設大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需要。隨著社會經濟制度發生變革,手工業與商業越來越發達,小城內已無法容納日益擴大的手工業工場和商業區,郭區成為居民集中的居住區、手工業和商業發達之區。因此,這種小城連結大郭的布局也就逐漸擴展到中原各國。

另外,採用坐西朝東的布局,也就是說把宮城或者宮室造在西部或西南部,以東方、北方為正門,是依據周人的禮制而設計的。古代周人的禮制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以室中西南隅為尊長居住之處。《禮記·曲禮上》說:「為人子者,居不主奧。」鄭玄註:「謂與父同宮者也,不敢當其尊處。室中西南隅謂之奧。」這是說,室中西南角,是尊長居住之處,小輩是不能居住的。在舉行祭禮時,周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