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篇 第四章 都·京——首都與陪都

定都對於一個王朝來講,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人們在選擇首都時,往往十分挑剔,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等方面考慮,這就形成了上文所講的建都幾個基本原則。但現實的情況,並不總是遂人心愿。每一個地方總有不利之處。所以,即便是在中國歷史上已證明是首都最佳選擇的西安/長安和北京,事實上也總有這樣或那樣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西安在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僻處西鄙,而北京也過於接近北方邊疆地區。所以,為了統治的方便,帝王們則會選擇在疆域內另一個適於控制全國的地方,作為首都的補充,以彌補首都的某種不足。這就是陪都。有時候,一個陪都並不能達到統治全局的目的,所以在東西南北中各設一個都城,這就是五京制度。

1.東西二京

在中國歷史上,首都與陪都並存的情況並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西周時期的宗周與成周。

周人為了向東開拓疆土,將政治中心從關中西部不斷向東遷移。在剿滅商王朝西部最重要的屬國崇國之後,周文王和他的兒子武王先後建立了豐、鎬二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中記載了這一事件:「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於豐,文王烝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顯然,武王把都城再向東遷移是為了顯示其征伐商人的決心。不過,從文獻記載來看,豐、鎬二京之間雖然隔有灃水,豐在西、鎬在東,但總體上是一個城市,並在西周建立之後一直作為國都,稱之為「宗周」。

周人滅商後,勢力迅速擴展到遼闊的東土,也就是黃河下游平原。國土面積的擴大,使得周人在滅商之後,立即感到在東方建立統治據點的必要性。這時地處天下之中的洛陽就成為武王的首選。洛邑建成後,成為與宗周鎬京並立的都城,含有陪都的意味。因此,終西周之世,正式都城一直在鎬京未遷,但成周始終是周人鎮服東方敵對勢力的據點。

之所以宗周豐鎬與成周洛邑始終並存,是因為它們各有利弊:宗周雖然佔盡政治、經濟地位之優勢,但無奈地處西鄙,對東方行政治理不便,所以必須再有一個地理位置接近的據點,以控制東方。而洛邑地處天下之中,便於對全國進行行政管理,徵集各地貢賦、商業貿易也十分方便,但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安全性較差,所以只能作為豐鎬的補充。

儘管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若王朝進取則定都長安,若守成則定都洛陽。但事實上,國勢強大的王朝在定都長安後,如果其經營重點是在東方,那麼,就只能用洛陽作為陪都。這似也是中國歷史前期的一個通識。

隋代直到唐代中期以前,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雖然仍在黃河流域,但已經不佔有絕對的優勢。長江流域人口的增加,促進了經濟的持續繁榮,成為供給中央政府財賦的重要地區。因此,儘管隋唐定都於關中,卻都視洛陽極重。隋煬帝以居洛陽為常,唐高宗乾脆移居洛陽,稱為東都,形成了兩都制。武則天稱帝後,為了擺脫李唐宗室的干擾,遷都洛陽,把原來的首都長安改作了陪都。

我們今天的首都之所以名為北京,實際上也是兩京制的產物。當年明太祖定都應天,稱為京師。後其子朱棣將首都北遷,原來的京師只好改稱為南京。後來,仁宗意欲將首都遷回南京,所以把北京改為行在。儘管經宣德朝至正統朝,南遷始終未能實現,並在正統六年(1441年),北京官廳去「行在」二字,北京才算是最後正式定為首都。但從永樂元年開始的兩京制度卻從此開始。另外,相比起其他朝代的兩京制度,南京作為留都,比一般的陪都位置要高,甚至與北京一樣設有六部。這種情況為前朝各代陪都所不曾出現的。

2.五京制度

遼是東北部落契丹所建立的王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神冊三年(918年)在臨潢開始築城,稱為皇都。天顯三年(928年)再升東平郡為南京。之後不久,天顯十三年(93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因為後晉石敬塘獻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並遣使奉表上尊號,於是依照漢制,登開皇殿,辟承天門受禮,改元會同,改皇都為上京。同時升幽州為南京幽都府,改南京東平郡為東京遼陽府,形成了一都兩京制。遼聖宗時,再改幽都府為析津府,又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增建中京大定府。遼興宗更於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雲州為西京大同府,合稱五京。遼五京制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雖然不可否認是受到唐、五代、北宋中原都城制度的影響,甚至渤海國的影響,並對之後女真人的都城制度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在遼的五京中,上京是契丹人最早創建的都城,也始終是遼的政治中心。遼上京遺址在今天的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周圍約有14公里,與文獻所說的幅員二十七里大體相合。從遺址來看,整個城市分為南北兩城,北為皇城,南則漢城,中相隔一道城牆,也就是北城的南牆同時是南城的北牆。從文獻記載來看,北城,也就是皇城實為契丹城,即為中央官署所在地,是契丹貴族的集居區。當時宋的使者薛映出使遼時,記載了在皇城內「有昭德、宣德二殿與氈廬,皆東向。」顯然,在這裡契丹人還保留著住氈廬的舊習。而東向也是契丹人的舊俗,以東向為尊。至於漢城,當然應該是外郭城的意思,所居住的是一些漢人和其他民族的居民。這樣看來,遼上京仍保留著契丹人原本的特色。

隨著契丹人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遼太祖天顯元年(926年)東滅渤海國後,將原渤海舊地納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在此新建東丹國,以皇太子圖欲為東丹國人皇王。然而,當年太祖去世,次子耶律德光即位,為遼太宗,皇太子圖欲只得從海路出奔後唐。於是天顯三年,也就是會同元年(928年),遼太宗將舊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居民移住東平郡,並升東平郡為南京。天顯十三年(938年)再改南京為東京遼陽府。

遼的東京遼陽府在今遼寧省遼陽市附近,從《遼史·地理志》中的記載知道,遼東京的城市結構大體是與上京相同,都以契丹城與漢城並立,即雙城結構。而契丹城內有宮城,甚至還有讓國皇帝,即遼太子圖欲的御容殿,可知確實與普通城市不同。但從漢城中的市僅為朝集夕散的集市性質來看,則明顯其城市還屬於早期形成階段。

五代初期,幽州本屬後唐。後因遼太宗幫助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反叛,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人。契丹人順勢把這一地區作為南圖中原的重要據點,升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後來在遼聖宗時再改名為析津府。又因是燕舊地,故也稱為燕京。

遼南京城因中原舊都所建,所以明顯比地處燕山以北的上都和東京繁華,城市規模也較大,大約周圍二十六七里左右。城內分為皇城與外城,皇城在整個城市的西南隅,大約是沿用唐代幽州治所的格局。城內分為二十六坊,每坊建有門樓,標有坊名,大多仍然是沿用唐代舊稱。街市頗為繁盛,《遼史·聖宗紀》中記載了太平五年(1025年)因當地大獲豐收,「至夕,六街燈火如晝,士庶嬉遊,上亦微行觀之。」

位於今內蒙昭烏達盟寧城縣大明城老哈河上游北岸的遼中京大定府,始建於遼聖宗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據說,當時遼聖宗過九頭山附近的老哈河時,望見有「郛郭樓闕之狀」的雲氣,決定在這裡建都。因此,他從燕京一帶找來大量的工匠,建成一個有郛郭、宮掖、樓閣、府宮、市肆、廊廡的「神都」。《遼史·地理志》中講到,所建的皇城中設有祖廟和景宗、孫天皇后御容殿,具有原廟的性質。而且還專門設有大同驛接待宋史,設有朝天館接待新羅使者,設有來賓館招待西夏使者。整個格局是以北宋東京為模式的,有三重方城,即外城、皇城和宮城。顯然,中京的地位即使在五京中也是十分顯赫的。

遼的西京大同府,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也是遼最後才設置的五京之一,遼興宗重熙十年(1044年)升雲州為西京大同府。其城市形制也是五京中最為簡單的一個,只在原雲州的基礎上加以增益為之。但其中也有供奉諸帝的石像或銅像的寺廟,所以與一般城市有所區別。

女真完顏部從今黑龍江省阿什河、拉林河流域興起後,首先在今哈爾濱東南的阿城縣南設立國都,「國初無城郭,散呼曰皇帝寨、國相寨、太子庄。」顯然,這時還是沿用部落建置帳幕的方式。所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攻取遼的境地後,為了更好地對遼原有地區進行管理,接受了遼的五京制度。先是在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把原來金的國都稱為上京會寧府,改遼的上京為北京。之後,海陵王完顏亮殺金熙宗而取得帝位,他為了謀求向中原擴展,再於貞元元年(1152年)遷都燕京,稱為中都大興府。與此同時,廢除上京會寧府,改汴京為南京開封府、中京大定府為北京大定府,再加上原來遼的東京遼陽府和西京大同府,合稱五京。

在金的五京中,最重要的是上京和中都,其餘大都沿用遼的舊城,只是增建宮殿和宗廟而已。如東京遼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