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傳說時代 第二章 都·邑——夏商周都城

古代文獻中常提到的邑,在卜辭中是土地和人民的象形,可見邑是泛指所有的居民點。邑有時還有市,就稱為「有市之邑」。從城市的定義來看,這種有市之邑才是指城市型居民點。《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在遊說齊緡王時所說:「通都小縣,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就是指這樣的城市。

另外,還有一個與城市有關的字是都,是專指有宗廟之邑。古代中國人信奉的是祖先崇拜,家有家廟,國有宗廟,宗廟所在即君王所駐。所以,都又用來指稱國家的統治中心。這一含義後來延伸,就是國都這一專用名詞的出現。

然而,早期的國都與早期的歷史一樣,晦暗不明,而且由於其「不常厥邑」,故一直是困擾著史學家的謎團。自上個世紀初,考古學家對夏商都城的持續探尋,尤其是殷墟與二里頭遺址的發掘,終使夏商傳說時代的都城歷史初現曙光。

1.夏都二里頭遺址

上世紀20年代末對殷墟的發掘,鼓舞了考古學家們,他們試圖在豫西、晉南一帶尋找到「夏墟」,將傳說中的夏代落實下來。但由於戰爭等原因,這一努力不得不中斷。1959年,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徐旭生在河南登封、禹縣、鞏縣、偃師等處重新開始調查,終於有所斬獲,發現了著名的二里頭遺址與東下馮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偃師西南約10公里處的洛水南岸,整個遺址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1500米。遺址地面上有四塊較高的地塊,其中最大的一塊位於遺址的中部,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就是在這塊突起的地方,至今考古學家們已探出數十座宮殿的基址,這些宮殿基址就佔地約8萬平方米。在這片宮殿區的周圍,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一些普通房屋的基址、墓葬,以及青銅器作坊、制骨作坊遺址和燒制陶器的陶窯等。這些建築的時代大致是在公元前1900到公元前1400年間。

考古學家們對1號宮殿進行了重點發掘。這個宮殿基址的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在1萬平方米左右。中心殿堂的平面是長方形,東西長約30米,南北寬約11米,坐北朝南,現在看來是一個四坡屋頂式建築。堂前是一個庭院,四周圍以廊廡,南面設門。同時,考古學家們對位於1號宮殿東北部的2號宮殿基址也進行了發掘。這個宮殿比1號宮殿體量更大,大致是一個南北延伸的長方形:東西寬約58米,南北長約72米。宮殿區的中心殿堂平面也是長方形,規模與1號宮殿區的中心殿堂大致相同:東西長約32米,南北寬約12米,坐北朝南。殿堂前也有一個庭院。但不同的是,在中心殿堂後有一座與這座建築同期的大墓。另外,2號宮殿東、西、北三面都有夯築的牆垣,南面則設有一個帶東西塾和穿堂的廡式大門。1號宮殿和2號宮殿的修築時間,據考古學家判定都屬於二里頭文化三期,也就是公元前1700至公元前1600年間。

就二里頭遺址所在的方位,存在的時間及規模來看,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曾一度斷定是為湯都亳城,但後來又認為這個城址應該是更早的夏代都城,即桀時期的都城斟尋。不過,因為《逸周書·史記解》中有:「宮室破國。昔者有洛氏宮室無常,池囿廣大,工功日進,以後更前,民不得休,農失其時,饑饉無食,成帝伐之,有洛以亡」。孔晁註解這段話時認為:「湯號曰成,故曰成商」。所以,考古學家曲英傑認為二里頭遺址就是這段話所說的成湯伐之的有洛氏都城,而有洛氏不過是夏的一個屬國而已。

但不管是夏都還是夏的屬國之都,令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不解的是,在二里頭遺址中迄今沒有發現築有城牆,這顯然與我們所知的早期中國都城形態不同。

因此,在1974年秋至1979年冬,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繼續在「夏墟」的範圍內進行搜尋。其中,孟凡人等在山西夏縣東北約15公里的青龍河南、北岸的台地上進行了發掘,這就是東下馮遺址。

東下馮遺址的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分東、中、西(南岸)、北(北岸)四個區域。總體來看,這裡的文化面貌與二里頭文化大同小異,考古學界將其定為東下馮類型,這一文化類型所屬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900至公元前1600年間,正是傳說中的夏的時代。

在東下馮遺址的中區,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城址。雖然這個城址的北部被水沖毀,殘存的部分城垣也已被覆蓋,不過我們還是能從遺址中看出這個城的大致輪廓:東城牆殘存了南段,約長52米,西城牆所遺留下來的南段則長140米,南城牆總長有440米,但這段城牆的中部有些折曲,並不是平直的,因此東城牆與西城牆之間的距離平均約為370米。在南城牆接近西南拐角的地方,考古學者們用探溝發現,城牆的殘高1.2~1.8米,底寬8米,殘頂寬約7米,外側近似豎直,內側則向外傾斜,因此城牆的橫剖面是個梯形。這段城牆的兩側都有夯築的斜坡,並且在城牆的外側還挖有城壕。城壕的口寬5.5米,底寬4米,深達7米。這段城牆修築在所屬時代不明的第四層和屬於廟底溝第二期文化的第五層之上,斜坡上則壓有屬於商代二里岡期上層文化堆積。在東城牆的南段,考古學者也進行了探溝發掘,他們發現這段城牆殘高約1米,底寬7.8米,殘頂寬6.7米,牆外也有城壕。而這部分城牆是修築在廟底溝第二期文化層上,保護城牆的斜坡也是被二里岡期上層文化堆積覆蓋。另外,在這個城內的西南部還發現了與城牆屬於同一時期的圓形建築基址群,以及灰坑、水井及墓葬等遺存。

發掘者將東下馮遺址中城的修築年代確定為東下馮遺址第五期。從時代來看,這時已到商代早期。不過,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也認為,從整個遺址以及城牆的疊壓關係等方面判斷,這個城址並不排除是建造於更早的夏代的可能。

儘管我們至今仍不能確定夏都所在,但從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時已有較大型的城市出現了。

2.盤庚遷殷與殷墟的發現

被認為是東方部族的商,自成湯稱王,建都於亳,始開啟早期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商到了仲丁時代遷都隞,到河亶甲時期再遷相。商都的前後數遷,這在史書上都有記載。到了盤庚,更有七遷之說。但是,從已有的考古發現來看,這些不斷遷移的都城所在,大多數至今仍不能確指。商都所在以及商都「不厥常邑」的原因都是我國早期歷史上的難解之謎。我們現在僅能從已發現的商代城址中,試圖拔開掩蓋著這段早期歷史的迷霧,推測一下商都,尤其是盤庚時期都城的可能位置。

《尚書·盤庚》第一句就講的是遷都問題:

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

之後又明確指出:「盤庚遷於殷」。由這段文字我們知道,盤庚遷都就是把都城從亳遷到了殷。

盤庚遷殷是我國早期都城史上的重大事件,史學家們正是以此事件作為商代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此前,尤其是從成湯至仲丁,社會穩定,都城一直設立在亳。亳的所在,有些學者認為就是今天的鄭州商城。但仲丁之後,王位紛爭,「比九世亂」,諸侯叛離,政局混亂,因此都城屢次遷徙。盤庚遷殷後,王道復興,四方安定,從此都城不再頻繁遷徙,直至殷紂亡國。所以說,盤庚所遷的殷在商代歷史上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至於我們現在將商稱為殷商,或直接以殷指代商,即是這一緣故。那麼,殷到底在什麼地方?

關於盤庚所遷的「殷」的地望,幾十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甲骨文的出土與探測,都證明了現在河南安陽的殷墟就是盤庚到殷紂亡國之間的都城遺址。而殷墟的發現則是近代中國學術史上一個重大而曲折的事件。

事實上,殷墟都城的發現是由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與研究而引起的。清代末年,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的農民在田間耕作時,常翻挖出帶字的龜甲片。起初當地農民們認為這是不吉祥的東西,就丟棄在路邊田埂上。後來這些刻有字劃的龜甲,被當作中藥的一味藥劑龍骨,被中藥鋪大量收集。1899年,在北京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身患瘧疾,在藥鋪配製中藥時,發現龍骨上有隱隱約約的刻劃符號。王氏是一位卓有成績的金石學家,精通銅器銘文。這些刻劃符號當然引起了他的興趣,於是在京城廣收龍骨進行研究,終於認定這些有刻劃符號的龜甲,就是一種久已失傳的商代卜骨。從此,甲骨文就成為研究商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甲骨文的發現,也引起了學者們對安陽小屯村的注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了考古組,從1928年開始進駐安陽小屯一帶進行考古發掘工作,開始了殷墟的科學發掘歷史。第一次發掘工作直到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而被迫停止。這期間大約進行了15次大的發掘工作,在宮殿區發現有50多座夯土台基,發掘出大量的青銅器、玉器和石刻等,還有兩萬多片的刻字甲骨,在王陵區發掘了10座帶墓道的大墓,1000多座小墓,其中也有不少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