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退縮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與政區 5.都司衛所

(1)實土與非實土都司衛所

明代中央政府的直轄版圖實際上是由兩種類型的地域組成的,一是布政使司府州縣系統,一個則是都司衛所系統。

都司衛所,是明代的地方軍事機構。在宣德年間,都司衛所的設置成為定製。全國一共有十六都司、五行都司和二留守司。明代的十三布政使司都各有一個都司,長官稱為都指揮使,與布政使司同治一地,掌管一省的軍政,統轄所屬衛所。這十三個都司是:①山東都司,治濟南府;②浙江都司,治杭州府;③江西都司,治南昌府;④福建都司,治福州府;⑤湖廣都司,治武昌府;⑥山西都司,治太原府;⑦河南都司,治開封府;⑧廣東都司,治廣州府;⑨廣西都司,治桂林府;⑩陝西都司,治西安府;⑪四川都司,治成都府;⑫貴州都司,治貴陽府;⑬雲南都司,治雲南府。

至於其他三個都司及其所統轄的衛所,全都設置在邊地,這三個都司的名稱是:①遼東都司,治所在遼中衛(今遼寧遼陽),統轄相當於今天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②大寧都司,先治大寧衛(今遼寧寧城西),轄區相當於今天河北長城以北及遼寧西拉木倫河以南地區,永樂元年(1403年),治所內遷到保定府(今河北保定);③萬全都司,治所在宣府左衛(今河北宣化),轄境與今天河北省內外長城間的赤城、懷來以西與宣化、陽原以北地區大致相當。

行都司設在「邊境海疆」之地,治所不設在省會城內,用來輔助本省都司,管理一部分衛所。明代先後設置了以下的行都司:陝西行都司,治所設在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山西行都司,治所設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福建行都司,治所設在建寧府(今福建建甌);四川行都司,治所設在建昌衛(今四川西昌);湖廣行都司,治所設在鄖陽府(今湖北鄖縣)。

留守司主要是為了守護皇陵而設立,長官稱為留守。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安徽鳳陽府朱元璋的老家設置的中都留守司,就是專門守護皇陵的;而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湖廣承天府(今湖北鍾祥)設立的興都留守司,就是為了專門守衛顯陵(嘉靖皇帝父親的陵墓)的。

都司、行都司原來都是隸屬於大都督府的,朱元璋為防止中央軍權過於集中,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下令,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於是都司與行都司又改屬五軍都督府。嘉靖以後,浙江、山東、遼東都司屬左軍都督府;陝西、四川、廣西、雲南、貴州都司及陝西、四川行都司屬右軍都督府;中都留守司、河南都司屬中軍都督府;興都留守司、湖廣、福建、江西、廣東都司及湖廣、福建行都司屬前軍都督府;大寧、萬全、山西都司及山西行都司屬後軍都督府。

在都司與行都司之下,設有衛所。衛所軍是明朝的常備軍,按衛、所兩級進行編製。衛是衛指揮使司的簡稱;所又分千戶所及百戶所。明太祖朱元璋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下令廢掉元代的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等官號,而把他們所率領的部下,每五千人為指揮,千人為千戶,百人為百戶,五十人為總旗,十人為小旗。

洪武元年(1368年),劉基奏立軍衛法,分屯設兵,控扼要害,於是在京師和全國各地便星羅棋布地設立了許多衛所。一般來說,軍事重要的一府之地設所,數府地區設衛。到了洪武七年(1374年)更定製度,每衛設前、後、中、左、右五個千戶所,如不止五所,則用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中前、中後、中中、中左、中右等名。大約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一百一十二人為一百戶所。一衛統領十千戶所,一千戶所統領十百戶所,每個百戶所統領二總旗(每五十人為一總旗),一總旗統領五小旗(每十人為一小旗)。衛的長官稱指揮使,所的長官叫千戶、百戶。另有守御千戶所,獨處一地,以守御某地為名,除少數隸屬於衛外,大部分都直屬於都司。此外,還有以農牧為主的屯田、群牧等千戶所。

衛所又有京衛和外衛的區別。京衛除上直衛親軍及部分非親軍衛外,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外衛即駐在地方的衛所,兩直隸的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其他的則隸屬於都司、行都司、留守司。另有護衛王府的王府護衛和掌管侍衛儀仗的儀衛司,等級與千戶所相同。明朝的衛所置廢無常,根據史書的記載,明朝初年有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個,守御千戶所六十五個,到了明朝末年,變為四百九十三個衛,二千五百九十三個所,三百一十五個守御千戶所。

衛所軍兵由特定的軍戶充當,從來源上看,大體可以分為「從征」、「歸附」、「謫發」、「垛集」等四類。「從征」就是原來參加農民起義軍的諸將所部兵;「歸附」就是元朝軍隊、元末各起義部隊和割據勢力部分向朱元璋投降的人;「謫發」就是由於犯罪而被罰充軍的人;「垛集」就是徵兵。其中的最後一類「垛集」,是明朝衛所軍隊的最大來源。這些軍戶都別立戶籍,稱為軍籍。在明朝,軍籍和民籍是有嚴格的區分的。軍籍屬於都督府,而民籍屬於戶部。衛所軍士不受普通行政官吏的管轄,在身份、法律和經濟地位上都與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同。如果普通的民戶中有一丁被招募成為了兵士,他的一家人便要永遠從軍,不能再脫離軍籍,成為世襲,而且還要住在被指定的衛所內。在衛軍士除本身為正軍外,其子弟稱為余丁或軍余,將校的子弟則稱為舍人。壯丁死亡或老病,便由次丁或余丁替代。如果衛所軍士一家已全部死亡,那就必須到原籍勾取同族的人前來頂丁。

明代都司衛所的任務是對外防止侵略、鞏固邊防,對內鎮壓人民的反抗、維護中央集權的統治。國家有事,便由中央政府任命將領擔任總兵官,率領衛所軍士前去征戰。等到戰爭結束後,總兵官返回朝中,軍士們則回到自己原來的衛所駐地。

起初都司衛所設置時,是純粹的軍事機構,與地方行政沒有任何關係。但後來隨著邊境府州縣的廢除,該地民政便歸於都司衛所兼管。同時,在不設府州縣的地區又設置了都司衛所,既管軍事,又負責民政。這些衛所不僅是軍事組織,同時也是地方上的一級行政區劃,史書上把這部分地區的衛所,叫做實土衛所。其中的衛與府州相當,而所又與州縣大致同級。至於內地的衛所,由於設置在府州縣境內,軍戶及屯田錯雜於民間,不能自成區域,只是純粹的軍事組織,因此被稱為非實土衛所。

在明代的十六個都司、五個行都司當中,也有實土與非實土之分。遼東都司就全是實土,萬全都司大部分為實土,大寧都司初治大寧路時全為實土,後來內遷僑治在北直隸保定府境內後,便不再有實土。內地的十三個都司及其所轄的衛所,由於設在各省的府州縣境內,絕大多數無實土,僅陝西、四川、湖廣、雲南、貴州五個都司轄有少數的一些實土衛所。在五個行都司中,陝西、四川行都司全為實土,山西行都司初為實土,正統中內遷山西大同府境內後,變為非實土,湖廣、福建二行都司無實土。另外,明代所設的二留守司都無實土。明代後期的政區版圖是由兩京十三布政使司與遼東、萬全兩個實土都司所組成的。實土的行都司與非實土的都司都是不被作為政區單位來看待的。

到了清代初年,都司衛所有的被裁廢,有的改置為府州縣,於是便不存在了。

(2)羈縻都司衛所

羈縻都司衛所是明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置的都司衛所,由兵部直接統領。這些機構與正式的都司衛所比起來,中央政府對它們的控制較弱,各級長官都由當地的酋長、族首領擔任,明代中央政府發給敕書、印信,讓他們各統其眾,按照當地的習俗進行治理。這種情況與唐代所設立的羈縻府州十分相似。從地理分布上看,這些羈縻都司衛所主要設置在東北、西北和四川西部、青海、西藏地區,與西南的土司、土府州縣同為置於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政權機構。

明朝時,東北黑龍江流域是女真人的居住地,明代中央政府陸續在那裡設置了一批羈縻衛所,用以統治或控制當地的民族。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邢樞、張斌等人前往奴兒干招撫,同年在女真各部設置衛所,第二年設立了奴兒乾等衛,任命當地的頭目把剌答哈擔任了奴爾干衛的指揮同知一職。這是明政府在黑龍江下游設立建置的開始。在此後的五年中,相繼又建立了一百三十二個衛所。

到了永樂七年(1409年),為了加強對衛所的管理,明政府接受奴兒干衛官員忽刺冬奴的建議,改奴兒干衛為奴兒干都司,任命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為都指揮僉事。永樂九年(1411年),太監亦失哈等率領一千多名官軍,二十五艘巨船,護送康旺等官員到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正式設立奴兒干都司,治所就設在元遼陽行省征東元帥府故地特林(今俄羅斯境內的黑龍江與阿姆貢河會合處的蒂爾),奴兒干都司的官員和駐防軍都住在這裡。奴兒干都司是明代中央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都司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