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強幹弱枝」的新嘗試:北宋與南宋(含遼金西夏)時期的疆域與政區 3.宋遼之爭與「澶淵之盟」

自從五代後晉皇帝石敬瑭把幽薊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契丹便以這一區域為基地,不斷派兵南下侵襲中原地區。951年後漢滅亡後,遼在河東(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南)北部扶植建立了北漢政權,作為幽薊十六州地區的屏障。

十六州中的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東南,稱為「山前」,其餘的九州在山的西北,稱為「山後」。對於中原政權來說,失去「山後」,還有綿亘於太行山脊內的長城雁門關寨可以把守,但是如果連「山前」也失掉了,那麼河北地區的藩籬就會全部喪失,遼的騎兵也就可以沿著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衝河朔一帶。由於幽薊十六州所處的這種特殊地理位置,使中原王朝統治者強烈地意識到,幽薊十六州的得失,關係一代江山社稷的安危。於是從後周起便開始了與遼人對這一區域的爭奪。

960年,趙匡胤代後周而建立宋朝後,雖然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但他對幽薊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在南方大體平定之後,曾有先攻取北漢、再進而收復幽薊十六州的企圖。但是,由於遼軍的支持,宋太祖雖然兩次率兵親征北漢,卻都未能獲得成功。一直到宋太宗趙匡義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北宋才將北漢滅掉,同時也為進一步從遼國手中奪取幽薊十六州創造了條件。於是在同一年,宋太宗親率十萬大軍,想趁遼軍不備,先奪回幽州。宋軍雖然初戰告捷,但是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結果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中,被遼軍打得大敗。宋太宗本人也被亂箭所傷,只得乘驢車南逃。此後至太平興國七年,遼軍又多次出兵,向宋的邊境地區進攻,但都被宋朝軍隊一一化解。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遼(契丹)剛剛繼位的聖宗年幼,由太后蕭綽攝政、內部不穩之機,分兵三路,大舉向遼進攻。東路軍進攻涿州(今河北涿縣),中路軍進攻蔚州(今河北蔚縣),西路軍進攻「山後」諸州。雖然宋朝的中路軍攻下了蔚州,西路軍攻克了寰州(今山西朔縣東)、朔州(今山西朔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及雲州(今山西大同),但是由於東路軍遭受了遼軍的重創,宋軍只得全部撤軍,放棄了已經奪得的地區。西路軍的統帥之一、人稱「楊無敵」的楊業,也在撤軍途中遭到遼軍的伏擊,身負重傷,被遼軍俘獲後,堅貞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宋太宗兩次伐遼失敗後,被迫在戰略上採取了守勢,產生了放棄用武力收復燕雲的想法。但是遼軍卻趁宋軍勢衰、士氣低落的時機,大舉南下進攻。遼軍主力攻克了深州(今河北深縣)、祁州(今河北安國)、易州(今河北易縣)等地後,滿載金帛等戰利品北還。自此,遼軍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不時侵擾北宋的邊境地區。

宋真宗趙恆景德元年(1004年)秋末,遼軍在蕭太后和遼聖宗的率領下,再一次大舉進攻宋朝領土。遼軍揚長避短,發揮其善於野戰的優勢,繞開宋軍把守的城邑,直趨黃河沿邊的澶州(今河南清豐西北,古稱澶淵)城北,對東京開封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一時之間,宋廷上下驚恐萬分,大臣中形成了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與堅決抵抗兩種截然對立的意見。最終新任宰相寇準等人力排眾議,堅決主張宋真宗親往澶州前線督師,以此鼓舞士兵們的勇氣。由於宋軍的堅決抵抗,並用弩弓將遼軍的主將蕭撻凜射死,使遼軍士氣大挫。

由於此次遼軍南侵的目的,在於掠奪財物和進行政治訛詐,一旦陣前受挫,便表示願與宋朝議和。宋真宗原本就不願同遼軍作戰,而且害怕遼軍攻破澶州後危及東京開封,這時見有議和的希望,就不惜代價,派官員前去與遼議和。結果宋遼雙方達成和約,宋每年向遼繳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兩國自此以白溝河為界。歷史上稱這次宋遼雙方在澶州城下會盟為「澶淵之盟」(參見《北宋、遼時期疆域形勢示意圖》)。

對於宋朝來說,「澶淵之盟」所締結的是一個屈辱妥協的和約,不但沒有能夠把幽薊十六州收回,還不得不每年向遼納送幣帛。不過,「澶淵之盟」畢竟把宋遼之間先後長達二十五年的交戰畫上了一個句號,從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來看,「澶淵之盟」的訂立,對雙方邊境大片地區的生產發展、經濟交流和商業活動,都還是大有好處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