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可汗」的疆土: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疆域與政區 6.天寶十節度

唐代中期以後,為了在邊境防禦周邊少數民族,又形成了節度使轄區(即方鎮、也叫做藩鎮)的設置。高宗永徽年間規定,凡邊境諸州都授予都督,帶使持節,用來增加他們的權力。景雲二年(711年),睿宗任命涼州刺史都督賀拔延嗣擔任河西節度使,正式確定了節度使的制度。此後,凡是都督帶使持節者都稱為節度使,不帶者則不稱。到了玄宗開元年間,邊地已設置了八個節度使轄區,天寶年間則增加到了十個。這十個節度使分別是:

(1)安西節度使:又稱四鎮節度使、安西四鎮節度使,鎮撫西域,治龜茲(今新疆庫車),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天寶時高仙芝、王正見、封常清等人曾先後擔任過這一節度使之職。

(2)北庭節度使:防禦突騎施、堅昆,治所設在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天寶時,來曜、王安見、程千里、封常清等人先後為節度使。

(3)河西節度使:斷隔吐蕃、突厥,治所設在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天寶時王倕、皇甫惟明、王忠嗣、安思順、哥舒翰等人曾先後擔任這一節度使。

(4)朔方節度使:捍禦突厥,治所設在靈州(靈武郡,今寧夏靈武西南),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天寶時王忠嗣、張齊丘、安思順等人先後為節度使。

(5)河東節度使:與朔方節度使形成犄角之勢,共同防禦突厥,治所設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門郡,今山西代縣)、嵐州(樓煩郡,今山西嵐縣北)三州郡兵。天寶時田仁琬、王忠嗣、韓休琳、安祿山等人先後擔任這一節度使。

(6)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所設在幽州(天寶時稱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裴寬、安祿山等人先後為天寶時的節度使。

(7)平盧節度使:鎮撫室韋、靺鞨,治所設在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天寶時的節度使是安祿山。

(8)隴右節度使:備御吐蕃,治所設在鄯州(西平郡,治今青海樂都),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天寶十三載又在鄯、廓、洮、河四州西境增置寧邊、威勝、天成、振威(吐蕃雕窠城)、神策、金天、武寧、曜武八軍。天寶時皇甫惟明、王忠嗣、哥舒翰等人先後為節度使。

(9)劍南節度使:抵抗吐蕃、安撫蠻僚,治所設在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松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天寶時擔任節度使的是章仇兼瓊、郭虛己、鮮於仲通、楊國忠等人。

(10)嶺南節度使(又稱嶺南五府經略史):綏靖夷僚,治所設在廣州(南海郡,今廣東廣州),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天寶時裴敦復擔任五府經略使。

當時以數州為一鎮,節度使即兼統此數州。本來唐朝實行軍民分治的管理方法,節度使最初只是負責轄區內的軍事防禦,不干預民政,但是節度使逐漸兼任按察、營田、度支等使,並將各州的州刺史置於他的統領之下,將轄區內的軍、政、財、監察大權集於一身,成為了權重位高的封疆大員。又由於邊疆聯防的需要,常使一人兼攝數鎮。安祿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唐玄宗對這位混血的胡人寵信有加,在天寶年間,雖然安祿山已是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但是唐玄宗還嫌不夠,又讓他兼任了河北道的採訪使,這就開創了使道與鎮合二為一的先例,使安祿山完全具備了割據一方的實力。天寶末年,安祿山正是依靠著這一有利背景而發動了對唐朝構成極大威脅的武裝叛亂。又如王忠嗣,他以河西、隴右節度使的身份,兼知朔方、河東節度事,一身兼杖四節,「控制萬里,天下勁兵重鎮,皆在掌握」。這些節度使權傾邊陲,最終導致尾大不掉之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