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政權在赤壁大戰之前,便已擁有會稽、吳、丹陽、豫章、廬江等郡。赤壁之戰以後,又將勢力發展到了嶺南。孫吳的疆域大約承繼了東漢的荊、揚、交三州,其中,荊、揚與曹魏隔江相對,據有江南的一半,交州則是全部擁有。這一領域大體相當於今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以及江蘇、安徽、湖北、貴州的一部分,還包括今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
黃武五年(226年),因交州地處遙遠的嶺南,孫權分置廣州,但不久即廢。到了永安七年(264年),孫吳政權再分交州置廣州(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從此之後,這才成為定製。因此,孫吳政權疆域內共有荊、揚、交、廣四州。
另外,為了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孫吳政權還分吳郡(轄區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南、上海、浙江東部地區)無錫以西地區為毗陵(今江蘇常州)典農校尉,採取軍事屯墾方式開發這一片土地。校尉本是軍職的一種,在這種特殊情形之下,它也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政區名稱。到了西晉初年,政府將毗陵典農校尉改為了毗陵郡(轄境相當於今江蘇常州、鎮江、無錫、武進、江陰、丹陽等地),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劃。
除去毗陵典農校尉之外,吳國還在丹陽郡的轄區內設置了江乘典農都尉(今江蘇句容北)、湖熟典農都尉(今江蘇江寧湖熟鎮)及溧陽屯田都尉(今江蘇溧陽)等與縣同級的典農都尉。到了西晉初年,這些典農都尉都被改為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