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六合一統:秦漢時期的疆域與政區 4.東漢的分封與郡國的變遷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掌握了朝廷大權,在元始五年(5年),殺死漢平帝,在初始元年(8年)稱帝,改國號為「新」,這就是歷史上的新朝。王莽執政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引發了農民起義。更始元年(23年),在綠林、赤眉等起義軍的打擊下,新朝滅亡。建武元年(25年),劉秀稱帝,建立漢朝,由於都城定在西漢國都長安東面的洛陽,因此在歷史上被稱為東漢。

(1)光武帝時期

據班固《漢書·地理志》中的記載,在西漢末期的平帝元始二年(2年),共有漢郡八十三,諸侯王國二十。後來又增設了廣宗、廣世、廣川三個諸侯王國,所以共計有一百零六個郡國。由於經歷了王莽新朝,西漢的舊諸侯王國,到了東漢初年已經與漢郡沒有什麼大的差別了,王國的名號也被同名的漢郡所代替。因此,在東漢初年,全國實際上劃分為一百零六個郡。

在光武帝劉秀徹底統一天下的第二年,即建武十三年(37年),他便開始著手對現存的行政區划進行調整。西漢諸侯王國自從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之後,領域變得越來越小,到西漢末年時,許多諸侯王國已只有幾個縣或一個縣的領域了,實際上已經喪失了作為郡一級行政區劃的地位。建武十三年,被省並的十個故西漢十國便屬於這樣的一些王國,它們的屬縣大多只有四五個左右,因此這十個王國的省並已屬必然(參見《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省並西漢十王國示意圖》)。

十王國中的真定、河間、城陽、淄川、泗水、廣陽等六國,在省並之前,都曾被光武帝重新分封為王國。這是因為,在東漢初年,群雄割據,光武帝為儘快結束這一局面,便需要劉姓宗室和西漢舊貴族勢力的支持。因此,在建武元年到七年之間,他便先後分封宗室和西漢故王以及故王之子十人為諸侯王,這十個諸侯王國依次是:中山、魯、城陽、泗水、淄川、真定、廣陽(後來徙封為趙)、太原(後來徙封為齊)、長沙、河間。然而,為了避免這些諸侯王的勢力過大,日後形成新的割據力量,重蹈西漢初年的覆轍,光武帝在分封諸侯王的領域上頗費了一番心思,除去太原國外,其餘的九國皆封於西漢故王國境內。這是因為西漢故王國領域狹小,並且彼此不相毗連,這樣所分封諸侯王的勢力便不能在地域上連成一片,從而使他們徒有虛名而已。所以,當這些諸侯王的作用發揮完畢之後,光武帝的一道詔書便可以把他們降爵為侯,上述被省並的真定等六國,正是適應了光武帝封王時所考慮的條件,因而被列入了所封的十個諸侯王國之中,並在真定王等諸侯王降封之後,又將真定等六國併入漢郡。這其中,徹底清除原諸侯王的殘餘勢力的目的,不能說沒有。

另外被省並的四個諸侯國分別是高密、膠東、廣平、六安。在這四國中,除六安國外,其餘三國的省並,實與東漢初年分封異姓諸侯功臣有關。在東漢初年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鄧禹、賈復及吳漢三人,曾為光武帝立下過汗馬功勞,於是鄧禹被封為高密侯,賈復被封為膠東侯,吳漢被分封為廣平侯。東漢初年所出現的這種侯國下領數縣的現象,與西漢侯國僅領有一縣的情況非常不同,可以說是東漢的一個創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從漢高袓以來,便有「非劉氏不王」的約定,光武帝自然也要遵循。但是鄧禹等開國元勛,功績實在太高,理應封王,於是光武帝便採取了一種折中的方式,選擇了一些地域狹小的西漢故王國領地,來作為功臣侯國的封地。這樣,便可以使這些功臣侯既享有諸侯王之實,又不具備諸侯王的名號,達到了獎掖功臣與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雙重目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密、膠東與廣平三國的省並,已屬必然。至於六安國的省並,大概是因為領域不大,又加上地處淮南,東漢初年中央政權不便控制的緣故。

東漢初年,除省並了十個諸侯王國之外,一些邊地的漢郡也出現了省並,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北部與西北部邊地。在建武十年到二十年間,由於北部與西北邊境經常遭到匈奴等部族的侵擾,定襄、雲中、五原、朔方、北地、雁門、代、上谷等八郡先後被省並,原郡的人民就近內遷。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歸附,上述八郡郡民又回到本土。另外,西北部的金城郡,因遭羌族的侵擾,曾在建武十二年省並隴西郡,但一年後,便又恢複了金城郡的建置。

另外,東漢依然承繼西漢分封諸侯王的制度。在建武十五年(39年),大司空竇融等人上書,請封皇子。光武帝於是先將皇子輔等十人封為公,兩年之後,又將劉輔等九人(臨淮公衡在此之前已經病死)由公而進升為諸侯王。這九個諸侯王分別是:東海王陽(建武十九年易陽為強)、中山王輔(建武二十年徙封沛)、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憲、淮南王延、山陽王荊、左翊王焉(建武三十年徙封中山)、琅邪王京。

這些諸侯王的封域,除中山王輔、東海王強兼食二郡外,其他的諸侯王都只領有一郡的地域,而且彼此分散,互不相連。這與西漢初年高帝所封十王國的封域廣大、每國都領有數郡、各國又在地域上連成一片、總封域占當時全漢疆域一半以上的局面是迥然不同的。這種情況說明光武帝已吸取了前朝的教訓,使分封的諸侯王徒具虛名,所封之國只是供他們「衣食租稅」而已。

要之,終光武帝一朝,形成了十二王國、八十一漢郡的格局。

(2)明帝時期

明帝繼位之後,進一步著手鞏固中央政權,因此在分封皇子為諸侯王時,顯得比光武帝還要謹慎,史書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次,明帝翻看地圖,準備分封皇子為諸侯王,考慮讓他們將來只食各自王國內的一半租稅。馬皇后看見後,便對明帝說:「各個皇子被裁掉幾個縣的租稅,從制度上說是不是過於苛儉了?」明帝聽後,回答道:「我的兒子怎麼可以與先帝的兒子一樣呢?每年讓他們食二千萬的租稅已經足夠了。」明帝在執政期間,先後增設了七個諸侯王國,其中有兩個諸侯國是從原來的漢郡中分出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諸侯王國的規模確實不大。

不僅東漢諸侯王國的規模不大,而且這些諸侯王更進一步與王國脫離關係,不要說他們不管理王國內的百姓,有時甚至都不到所封的王國里去,只是留在都城洛陽享用該國的租稅。同時,中央對諸侯王的控制監視也逐漸嚴密起來,特別是到了明帝時,與各個諸侯王的關係已不如光武帝時那樣親近,對諸侯王的防範也就自然加強了。有關北海敬王劉睦的事情,就很可以說明這一點。劉睦在光武帝時曾廣結賓客,但是到了明帝時,由於法律變嚴,他為了明哲保身,少生是非,便把所養的賓客全部辭退,而把精力轉向了音樂方面,用以消遣度日。

所以,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雖然東漢推行的仍是郡國並行制,但實際上這些王國已與漢郡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完全可見視為一般的漢郡了。

在漢郡的設置方面,永平年間也有所變化。明帝在西南哀牢地區設立了永昌郡。東漢疆域版圖與西漢相較,大多數地區都已內縮,只是在西南地區比西漢時期向外有所延伸,這延伸的地域便是永昌郡。

西漢武帝時曾對哀牢地區進行過征伐,通博南山,渡蘭滄水,並奪取了哀牢北部而設立了雟唐、不韋兩個縣,作為漢益州郡西境內的屬縣。這之後,哀牢轉向衰落。到了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賢粟等率種人內屬漢朝,光武封賢粟為君長,從此之後,年年來朝貢。

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派遣他的兒子率領種人內屬漢朝。明帝以其地設置了哀牢、博南二縣,又把益州郡西部都尉所統領的六個縣划出,合併而組建了永昌郡。

永昌郡統轄地區十分廣闊,不僅包括了今天雲南省的大部分地區,而且還轄有今緬甸的東部。然而永昌郡所統領的八個縣,都分布在永昌郡的東北,即原屬益州郡的領域之內,大部分原哀牢地區卻沒有一個縣,而這些地區恰恰是哀牢人所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見,哀牢王仍然具有很大的勢力,漢朝對哀牢地區的統治還是有一定限度的,對當地經濟的開發也是極其有限的,漢朝在這一地區所採取的也只能是輕徭薄賦的政策,因而永昌郡的建立,實際上還沒有完全去掉羈縻的色彩。

此外,還需要說明一點,東漢依然承襲西漢在西南夷地區逐步推進的經營方式,也就是用已設立的舊郡部分地為基礎,合以新開地而設置新郡,永昌郡就是如此。這種方式是為了以先進帶後進,有利於鞏固已有的在這些地區的政區建置。

到永平十五年(72年),共計有王國十七、漢郡七十九(參見《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十七王國示意圖》)。

(3)安帝時期

安帝在位時,在行政區劃方面採取了一項新的舉措,讓位於邊地的主要屬國領縣治民,等同漢郡。

「屬國」這個名稱,實際上可以追溯到戰國。戰國時代,在秦國的兵器銘文中已出現了「屬邦」一詞。秦代建立後,仍然稱為「屬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