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這套書名為《地圖上的中國歷史》,包括《疆域與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四種,顧名思義,是以地圖為綱,講述中國歷史的某一方面。

前賢總結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強調要抓住幾個W,其中一個就是Where(哪裡)。因為任何歷史事實,無論是人物、制度還是事件,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與一定的空間範圍聯繫起來的,都發生或影響於地球表層的某一個點、線、面。正如先師季龍(譚其驤)先生所言:「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裡看得到戲劇!」

空間因素對歷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歷史的重要內容,也是理解歷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親自考察全部空間。即使能夠身臨其境,也未必能發現特定空間的概貌和特徵,所以地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測繪技術還不發達、繪製地圖相當困難的古代,學者已經充分認識到地圖的運用對於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圖右史」的傳統。地方志的前身「圖經」就是有圖有經,其中的圖主要是地圖。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圖,並形成專門的讀史地圖集和歷史地圖集。早在公元3世紀,賈耽就曾按《左傳》等書的內容編成《春秋盟會圖》。1905年問世的楊守敬所編《水經注圖》,採用朱墨套印、古今對照,是歷史專題地圖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年刻石的《禹跡圖》是賈耽《海內華夷圖》的簡略版,並且立於州學之內,顯然是用於教學。

隨著衛星遙感、信息技術和網路的進步,人們往往以為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統)和GOOGLE MAP(谷歌地圖)等精確的遙感圖像,地圖的作用已經不如以前,甚至可以被取代了,這是一種誤解。谷歌地圖實際上不是地圖,而只是遙感圖像,所顯示的只是地球表層的實際狀況。儘管這些圖像精確逼真至極,每個點都可以顯示具體的經度和緯度,卻無法代替能夠綜合地、抽象地顯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地圖。因此,在較大範圍的空間內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時,還是需要該區域的普通地圖或專題地圖,或者相應的電子地圖。

何況了解歷史所需要的地圖並非今天的地圖,而是相關時代的地圖即歷史地圖。由於地理環境的變遷,那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會與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狀況變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則當初根本還不存在。這些歷史地圖必須由研究者按照歷史事實和相關的地理狀況專門繪製。

甘肅舟曲地區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後,電視台在發布這條消息時就配了一幅地圖,使觀眾知道了它在中國和甘肅省內的位置,也明白了它與甘肅省會蘭州以及定西、四川省、白龍江等地名的關係,否則,不熟悉地理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有關新聞的意義。要理解歷史,更需要配上相應的地圖,否則,即使有注釋,非專業的讀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而無法復原出很多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經改變了的地形地貌,有不少歷史現象就變得難以理解。

例如,中學語文課本中曾選了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根據作者的描述,他是在輪台目送武判官進天山的。今天的輪台離天山數百公里,無論如何看不到天山。但是,如果了解唐朝的輪台是在今烏魯木齊附近,這個疑問就不存在了。又如,北宋覆滅後,趙構在南京即位,又在金兵的追逼下到達揚州,再渡過長江。如果以為這個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就無法理解當時的軍事形勢:既然金兵是從北向南進軍的,趙構為什麼還要從南京北上揚州?實際上,北宋時的南京是今天河南商丘,由此南下,沿著當時的汴渠到達揚州,這樣的路線順理成章。如果將這些內容用地圖來顯示,標上當時的地名,豈不一目了然?

更複雜的歷史現象和研究成果也能通過地圖而明確起來。例如,先師曾詳細收集了今河北、山東相鄰地區已經發現的考古發現和文化遺址,將它們一一標在地圖上,發現其間存在著一片扇形的空白,這一範圍內沒有公元前4世紀之前的遺址,而這一帶正是當時黃河河道的下游。結合周圍的地形地貌,先師確定,在黃河兩岸築堤前,河道不受約束,曾經在這一範圍內反覆擺動,以致人類無法定居。這些情況找不到文獻記載,也無法根據今天的地形地貌作出判斷,地圖卻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

作為一種新的嘗試,作者們不是簡單地將地圖當做插圖,而是通過一系列地圖提綱挈領,作為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力求更完整、準確地講述歷史。因此,我們選了四個與地圖關係比較密切的專題——疆域和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每個專題都涉及大量古地名和其他地理要素,離開了歷史地圖,即使增加再多的文字,也未必能幫助讀者確立準確的地理坐標,形成完整的空間概念。如果讀者鑒定認為行之有效,我們還將擴展到其他專題,形成系列叢書。

承蒙作者們與江蘇人民出版社推我為主編,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必須說明我做的工作:與作者、編輯討論確定了本書的主題和各個專題,對全書的體例,特別是地圖的運用提出了要求,對各書的內容和結構提出一些意見,並寫了這篇序。

2010年9月1日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