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

「砰!砰!砰!……」

一排槍響後,幾個熟練的工匠立即從坑中起身「咔嚓~」一下扳回火繩,拉出槍栓。

隨後將一枚銅殼彈裝進去,撕開了銅殼彈尾部的紙殼抽出撚子。

然後再推到了槍膛里,吹了一下火繩確認火繩還燃燒著。

這才鑽到了坑裡,拉動了扳機上掛著的繩索。

「砰!砰!砰!……」

八十步外的重甲「轟轟轟……」的炸開了,一個個恐怖的炸穿痕迹……

都無聲的說明了彈頭的威力!

「射擊、裝填,到再瞄準射擊不過是三屈指時間啊!」

張小公爺現在其實是滿心古怪的,他是在不知道怎麼形容現在的這把槍。

若說這是大明朝這個時代的槍,那銅彈殼、槍栓、膛線……這些玩意兒怎麼解釋?!

可要說它是下一個世代的槍,那特么火繩還掛在槍上呢!

只能說這是一把混合式的古怪槍械,有點兒說現代不現代、說古又不古的奇怪組合。

偏偏它還瞅著似乎很合適,沒看出哪裡有啥不妥。

甚至射擊的間歇,比之前需要重新裝填的火繩勾槍強多了。

「炸了三百多條槍管啊……」

朱厚照說起來眼角直抽抽,幽幽的道:「本宮,這是下了死力氣了。」

張小公爺感慨的拍了拍熊孩子的肩膀,然後同情的看著那些個眼珠子通紅的工匠們。

看來他們這些日子,那是沒少遭罪啊。

「五十次勾拉最合適,再多容易炸膛、精準亦高不了多少。」

熊孩子很樂於跟小公爺介紹自己的成果:「可以打一千發彈,槍管就不成了。」

小公爺點了點頭,便過去看那些個被固定起來的重甲。

這是目前大明制式的鎧甲,張小公爺也認為這大概是目前最好的鎧甲之一。

鎧甲上現在被打穿了一個個的洞眼,而中間模擬人體部分的羊肉則是被打的飛濺。

鎧甲的後方直接穿開了洞眼,看起來停止作用力還不是很好。

不過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的不錯了,碾壓周邊國家簡直是杠杠的!

「火炮亦做出來了幾門,但都是小型炮。」

朱厚照說著,一把拉上張小公爺飛快的跑到了另一處的試炮場地。

小公爺則是愣愣的看著面前的這幾門炮,整個人呈現略傻的狀態。

炮尾部有炮塞、炮閂,拉開炮閂便能夠將一枚放大版銅殼子彈的炮彈塞進去。

要將炮放平,然後才能將炮彈放在炮塞上。

隨後撕開銅殼尾部的紙殼,將撚子抽出來掛在炮塞上。

隨後推動炮閂將炮彈塞進了炮膛內,這個時候才能將炮調整角度進行瞄準。

「嗵嗵嗵……轟!轟!轟!!」

火炮雖然變成了小型的,但顯然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了!

遠遠的,那座夯土薄磚牆直接「轟隆~!」被炸開了一條口子。

「果然還是不成啊!一寸半的炮,威力還是差了些許。」

朱厚照望著那城牆,幽幽的嘆氣。

這只是朱厚照實驗性做出來的,之前有紙包裝葯的經驗。

於是留空和中間部分做的其實相差不大,只是彈殼沒有達到後世那麼薄。

考慮到時代的局限性,能做到這樣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五千桿槍、一萬發槍彈,需要做多久?!」

張小公爺呼出一口氣,任何一種武器沒有經過戰場的檢驗終究是紙上談兵。

熊孩子聽得這話愣了一下,隨即趕緊道:「五日!模具都有,大匠們都能做了!」

第一批做起來是最困難的,畢竟需要製作模具。

然後再用模具鍛壓出工具,最後還得用工具來製作成品。

還得不斷的試、不斷的調整,頭一批槍管炸膛、損壞了九成。

現在最終的成品只有不到三十根的槍管,一半多是在鑽孔次數中耗損了。

還有是在試槍中炸膛了,損耗不可謂不大。

「國防軍一部先裝備一批,再做一批我帶去滇南試槍!」

對於張小公爺的這個提議,熊孩子倒是沒有反對。

「本宮再做幾門一寸半的騎炮,虎哥兒你帶過去試試手!」

看著一臉認真的朱厚照,小公爺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朱童鞋,這會兒卻鼻頭一酸。

梗著脖子看著小公爺道:「虎哥兒,你可答應過本宮的!將來要帶本宮上戰場!」

「一定!但這得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現在……肯定是不成的。」

次日,朝堂接滇南八百里急報。

十數日前大理大雷雨!

黠蒼、白石二溪水漲,漂沒民居五百七十餘所、驛道斷絕不知其災情。

滇南布政使司急請國朝賑撫,還擔任著戶部尚書的佀鍾哀嘆。

老夫怎生如此命苦啊,這都臨退休要進元老院還鬧出這檔子事兒。

亦是在這個檔口,張小公爺悄然的將服部姐妹、米魯等人與張誠一併送出了京師。

夜晚的潮白河涼風習習,這處碼頭是調查局專用的碼頭。

邊上一大片的荒地是刻意空著的,岸上的蘆葦將這處小小的碼頭隱蔽了起來。

從外面完全看不到這裡的情況,也因為隱蔽所以只能是乘坐小船離開。

潮白河上會有貨殖會的船在等著他們,到時候他們換上大船即可出發了。

「注意安全,一切小心!」

張小公爺對著四女點了點頭,隨後目送著她們登上了小船緩緩的離開。

服部兩姐妹在船上對著小公爺恭敬的行了一個大禮,米魯則是默默的望著小公爺沒有言語。

田蕾與米魯並肩站在一起,望著張小公爺沉默不語。

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氣,張小公爺目送她們離開。

「很快,我們就會見面的!」

朝堂經過激烈的討論,剛剛決定從粵北採購米糧調集後通過黔州運往滇南賑災。

亦是此時,滇南再來急報。

初報後數日、十日內,滇南各處雨勢漸大、河川水皆暴漲!

春城、安寧、呈貢、晉寧……等州縣,多處有續慘遭水淹。

多個州府驛道中斷不知其情,有聞白蓮趁災作亂。

更有流民來報,言道多處賊寇趁災搶掠……

同時亦傳出有當地部族,趁機作亂已然有亂象之態。

頓時,朝堂上亂成了一片。

這就不能忍了啊,萬一要真有人趁著這次大災鬧成流寇怎麼辦?!

然而弘治皇帝卻很鎮定,只是命各部尚書、內閣擬定一個章程出來。

隨後便沒有了下文。

而御書房內,三大學士則是看著調查局送來的急報陷入了沉默。

這是源自於李福達的第二份密報,上面寫著的事情很簡單。

「滇南將反,掌握之中。牽涉甚廣,名單已得。」

而下面的時間,則是在滇南大水爆發之後的第二日。

也就是說,現在很可能滇南已經造反了!

「陛下,猶豫不得了!此番當派大軍圍剿之!」

劉健滿眼怒火,他其實也猜到了到底什麼人牽涉其中。

衛所將撤、黔州頭人們歸順國朝交出權柄,若說那些滇南的頭人們沒點兒想法怎麼可能。

而這些年滇南說實話,好處實際上是不少的啊!

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項,便是——滇金!

南北朝周思纂公作《千字文》,便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之句。

而他的這句話,則是出自於《韓非子》。

其曰:「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採金……」

「採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眾,壅離其水也,而人竊金不止!」

麗水亦因產金,後被呼為「金沙江」。

古時由來,滇南一地便是產金之地。

然而,便是這產金之地卻從未給國朝貢獻過多少金子。

他們停止採金了么?!

顯然不是,那金子去哪兒了?!

還能夠去哪兒,自然是落入了各部頭人、當地衛所布政使司那些人手裡去了。

若是從前,哪怕是布政使司換人了也無所謂。

當地衛所都是世襲的指揮使、校尉、千戶百戶,再有當地頭人。

塞他們應得的一份就是了,若是不懂事兒……

那弄不好就得出現一個殺官造反的事件,再砸些許銀錢與國朝言官御史。

告那布政使一個官逼民反,策動朝廷招安封官豈不是爽歪歪?!

然而,現在御史言官都嗝屁著涼了。

眼瞅國朝又要將衛所撤銷、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