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烈日當空 第六百六十九章 庫夏戰爭1

華夏帝國,京師。

紫禁城太和殿。

今天的朝堂處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中,原因是,南方前線剛剛露布飛捷,海軍中郎將李華梅率領12艘巡洋艦強行闖入庫夏帝國加爾達爾港,在6個個小時的海戰中,李華梅分艦隊全殲庫夏帝國海軍主力,擊沉、焚毀大小敵艦600多艘,估計不下5萬庫夏海軍士兵身亡。

意猶未盡的李華梅甚至對庫夏港口陸地防禦措施發動攻擊,繳獲各類型舊式滑膛炮200多門。

這些大炮相當一部分是庫夏從華夏商人手中買來的,如今又都回到華夏手中,只是它們的樣式太過老舊,繳獲回來,如果不能再次轉賣出去,也只能回爐。

剩下的部分大炮是庫夏根據走私來的華夏軍火自行仿造的武器——青銅火炮鑄造技術其實很簡單,只要破開這層窗戶紙,青銅時代的人類就差不多擁有鑄炮的能力。

庫夏好歹也是個人口上千萬的大國,騎兵步兵海軍,還有新組建沒多久的炮兵和很有特色的象兵,戰鬥力都不算弱,如果去掉華夏這個開滿了金手指的怪胎,庫夏大概算得上頂尖檔次的強國。

實際上,在華夏打垮奧克帝國之前,庫夏的西部邊界已經跟奧克的東部邊界接壤了,只是雙方暫時並未發生衝突——庫夏是向西方轉賣華夏貨物的重要中轉國,奧克在這種貿易中也能分潤不少,兩國之前就有過一些商業上的交流,互相直接有了解,也互相忌憚,再加上陸地接壤時間很短,因此雙方都保持了剋制。

這一克制,庫夏和奧克就再也沒有交手過招的機會了。

因為奧克被華夏帝國徹底打垮,原本統一的帝國已經被撕成幾個互不統屬的碎片。

之後為了對抗亡靈的入侵,奧克獸人又拚命收縮,新皇帝奧克?征服把所有能搜集到的人口全都集結在中央邦,這些被抽調走的人口和部隊再也沒有回來過。

一開始,庫夏對此樂見其成,畢竟獸人不是個好相與的對手,而他們主動撤退,庫夏自然會緊隨獸人撤退的步伐前進。

短短一年時間,庫夏獲得大約20萬平方公里的肥沃領土,算是結結實實吞下一塊大補的肥肉。

然後,情況就急轉直下了。

前往華夏和華夏屬國的庫夏商人不斷傳回大量情報——那個東方大國把下一個攻擊目標定在自己身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夏和她的附屬國軍隊越聚越多,他們的戰略目標也越來越清晰——滅亡庫夏,而不是打敗庫夏就算結束。

於是,庫夏帝國拚命擴充軍力,增加武備,把大量主力部隊集中在東部地區,等待迎戰侵略軍。

華夏朝堂自然也知道庫夏人早已做好戰鬥準備,因此這次戰爭在開始之前,很多人認為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庫夏跟華夏的各方面交流都很頻繁,武備方面肯定走私過不少華夏武器(商人的德行,你們都知道的),再加上進攻路線單一,跨海登陸等戰爭,風險,戰爭開始時,內閣也算捏一把汗。

不過,戰爭真的打起來,大家就發現,庫夏人遠沒有華夏人想像的那麼強。

戰前,兵部對庫夏軍隊的戰鬥力估計是加強版奧克帝國——兵力與奧克相當,白刃戰能力估計也相差不大,但有炮兵加強,也就是鎮遠之戰奧克和韃靼殘種聯手的水平。

但是打起來之後,根據參加過對奧克戰爭的幾位年輕軍官(比如宗伯風、折彥顏)的描述,庫軍的實際戰鬥力遠遠不如奧克帝國。

白刃戰方面,庫夏軍甲騎具裝有數萬之多,但是衝鋒意志並不堅決,屢次在華軍陣地前被熾熱的火力擊潰。

輕騎兵數量更多,但似乎非常喜歡騎射,就算能靠近華軍,也會儘可能圍著華軍方陣轉圈拋射,面對這樣找死的對手,華軍自然不會客氣,一輪排槍就能打倒一片,幾輪齊射就徹底解決問題。

象軍更滑稽,庫夏人在這種巨獸背上加裝小型火炮,再給大象披上厚甲,試圖組合成一種能突破華軍火網的新戰爭巨獸。

遺憾的是,不論多厚的鎧甲,都不可能抵擋野戰炮的轟擊,兩輪炮兵集火過去,庫夏軍的大象被打倒一半,剩下的轉身就逃,大象背上的士兵都無法控制它們,以至於很多伴隨大象衝鋒的步兵被自己人踩踏致死。

華軍指揮官立刻抓住機會,派遣騎兵追殺,勝負就此確定,華軍取得了一次斬首10萬級的巨大勝利。

而且,自身損失不過區區數百人而已。

這場戰役過後,華夏對庫夏的軍事實力下調到奧克帝國底層戰兵水準——可能也就打打哥布爾、山羊人之類,如果獅子牛頭人一多,庫夏是肯定打不過奧克的。

然後就是李華梅消滅庫夏海軍的一戰,至此,華夏人已經見識過庫夏所有主要兵種,雖然這個人口千萬的大國還能徵召很多部隊,但是內閣已經確信,戰爭不會有大的起伏,結果也已經註定。

甚至,內閣都開始考慮,該如何封賞有功將士了。

「臣認為,應該給軍隊至少三個上柱國,陸軍兩個,海軍一個。」欣喜過後,兵部侍郎(兵部二把手)大聲上奏道:「自從太上皇退位之後,軍隊有6位上柱國退役,這些老帥都是無價之寶,每一位老帥退役,都是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臣認為,還是要儘快給軍隊樹立新的榜樣為好!」

陳鑫時代的上柱國,到今天為止已經走了一半,空出來的為止卻始終沒有人來補充,兵部對此十分著急——上柱國等同六部侍郎,算是半個內閣成員,有十幾位上柱國從旁敲邊鼓,兵部的聲音都能洪亮不少。

這是兵部的政治優勢,其他無補羨慕不來。

可這不代表其他人能同意兵部的意見。

「臣認為,三位上柱國實在太多了!」

吏部侍郎立刻站出來反駁:

「庫夏畢竟不是韃靼,其國雖然地域廣大,人口眾多,但現在看來戰鬥力不強,如果為這樣一個國家升3位上柱國,那麼當初打西狄(指奧克)也該有3位,以後再打西夷,還得至少3位,這上柱國,可太泛濫了。」

「朝廷名器,怎能如此輕易予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