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許依龍虎借風雲 第六百二十六章 晚來風急(二)

朝廷上因著沒銀子花吵成一團,祥安莊上卻是為著有銀子沒處花犯了難。

「……原是弄了太湖石,都與小劉公公說好了,想著給西苑添個景兒讓皇上高興。但如今這情形,真進上去,怕是要給人送彈劾的由頭了。前陣子皇上往外溜達得勤了些,便有摺子上來說什麼天生異象,連帶著我們這些皇上身邊兒的人也都成了奸佞小人。」

張會抱怨道,「就剩這麼幾天了,又往哪裡去尋那既讓老先生們高興,也讓皇上歡喜的東西來!」

「這會兒竟是有錢沒處花了。」張會瞥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沈瑞,翻了翻眼睛,「你倒是出個主意啊!你是會取巧,松江棉布一送再送,不若你那份壽禮算咱倆的!」

沈瑞被他這表情逗得一樂:「還有個巧宗你做不做?既是有錢沒處花,國庫里正缺銀子,皇上內庫怕也不寬裕,你便直接進個一萬兩銀子上去,也省得費腦筋了。」

張會哼了一聲,一捶手,豪氣道:「要不是怕那起子小人眼紅,莫說一萬兩,十萬兩進上去能得皇上歡喜也是好的。」

沈瑞佯作板起臉來,道:「財不露白你還不知?」

張會笑嘻嘻道:「比不得你,我這是窮人乍富,忍不住招搖。」

沈瑞也撐不住搖頭笑了起來。

要知道,去年這會兒,張會使大勁也不過拿出一千八百兩私房出來,要與沈瑞合夥往西苑買鋪子去。後來合夥的布莊則更多是趙家的本錢。如今卻是身家倍增,也成了個腰纏十萬貫的主兒。

這可不是趙彤帶來豐厚嫁妝的緣故,也不全然因著松江棉布如今在京中十分走俏,日進斗金,卻是來自遼東。

自搬走鎮守太監朱秀,又到處安插了自己人進去,遼東的局面就大不一樣,鄧璋、岑章那邊不論,單就遼西這片攥在義州馬家手裡,便是金山銀海吃用不盡。

當時商路,遼河以西十一衛主要是陸運,遼河以東各衛主要是海運,然自成化以來海運日衰,勾通關內仍以陸路為主。

這關外的皮毛山貨往關內走,關內的鹽鐵絲茶往關外去,皆要自遼西走廊過。

弘治以來,開始在山海關內外收稅,這守住遼西關隘就是守住了聚財的通路,自有那銀子鋪天蓋地而來。

馬家全賴趙家在京中運作才有今日權柄,且日後仍需趙家在京中維繫關係,自然恨不得將趙家打板供起來,張會這「合謀」的姑爺自然便利多多,由著趙彤去入股生意不說,孝敬銀子就拿到手軟。

而這邊派過去的頭一批貿易,也讓張會和沈瑞賺個盆滿缽滿。

那陸二十七郎說是皇上欽點派去給鄧璋跑腿的,卻也不是空著手就過去了的。何況還有沈家派去的沈椿,也是常跑買賣的人。兩人在京中就商量著置辦了一批走俏的南貨,到了遼東迅速脫手,著實賺了不少。

而押運銀子貨物回來時,竟還帶了一批特殊的遼東特產乃是近百匹上等馬。

「要不就馬吧,那五匹頂尖兒的好馬原也是給皇上留的,不若這次進上去當了壽禮吧。」張會敲著桌子向沈瑞道,「最近宮裡也在說節儉,送那些堆金砌銀的反倒不美。」

提到了馬匹,沈瑞反倒沉默下來,口上說著:「也好。」心中卻是暗暗嘆氣。

陸二十七郎去遼東之前,沈瑞就與他談過,希望他考察一番遼東的馬市。

蓋因大明的馬政,對百姓禍害著實不淺。

太祖時起,朝廷開始強令河北等地農戶充當馬戶養馬,耽誤自家農耕不說,所養馬匹若死亡或種馬繁衍不及額時還要賠償,更要受驗收馬匹太僕寺官吏多方刁難,時稱「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

也正是這馬政,將在不久之後成正德朝最大的民變劉六劉七起義的導火索。

而大明的馬匹來源,除卻山陝邊關茶馬司不定期回易換回千八百匹馬外,大抵是要靠遼東這邊。

遼東的馬匹除了女直、朝鮮進貢外,主要又是和蒙古兀良哈三部、女真諸部貿易所得,馬市也是因此而設。

遼東的馬市最早設於永樂三年,初時僅有三處,後經成化十四年增設,現在已經有七處馬市。

沈瑞曾查過一些雜書,知道永樂年間因著馬市使得大明馬匹充裕,據說永樂初年有馬三百餘匹,到永樂二十二年,全國有馬一百七十多萬匹。單就遼東,官馬上交朝廷之後,尚存四十萬匹,可見馬市交易量之大。

永樂設馬市是為了馬匹交易,宣德六年後馬市則逐步轉換為類似榷場的邊關貿易之所,允許民間物資交易。蒙古、女直部落用牛羊牲畜、各類皮貨、種種山貨交換漢人的布匹、鐵器、鍋具廚具以及鹽茶等等。

可以說,馬市既是朝廷獲取馬匹的主要渠道,更是利用經濟渠道羈糜遼東各部族的手段。

因只是自正統朝以來,大明對女直各部的政策在不斷變化,朝堂諸公也不時就馬市借題發揮互相攻訐,導致馬市貿易時興時衰。

尤其從正統十四年起(土木堡之變),朝廷對兀良哈的兩個馬市曾一度關閉三十年之久,直到成化末年才再度開啟。

而成化、弘治朝都有不同程度的禁鐵令,馬市貿易也大受影響。

沈瑞不免寄希望於遼東馬市,想著如今遼東也擺上了「自己人」,若是能推動一下,讓馬匹交易繁盛起來,朝廷既獲取馬匹容易,也就不必勒緊馬戶的脖子,讓其拚命養馬了吧?

雖不能除去「祖宗成規」的馬政,卻可以極大緩解河北百姓身上的負擔,或能消弭民變,也未可知!

他也不是沒考慮過遼東女真崛起這等問題,但那畢竟是百年之後的事了,而民變就在眼前,就在正德五年!

況且,若是大明能擺脫弊政,逐步走向強盛,遼東女真根本不足為懼。

沈瑞設想得雖好,卻不料遼東馬市上弊端叢生,陸二十七郎寫了長信回來細細描述一番,直讓沈瑞頭疼。

只要有利益在,就少不得種種強取豪奪。

遼東當地官員和衛所無不將馬市視作生財之路,千方百計的盤剝蒙古、女直人。

兵士遊盪在馬市上投機鬼混,強買強賣;當官的更是直接就向蒙古、女直前來交易的頭目索取東珠、貂皮,大肆壓價到三成四成這樣。

更有甚者,還有衛所利用馬市誘殺大批來市者以作入寇韃虜來邀功!

而蒙古、女直人方面也不是好脾氣任由欺壓的,好馬好貨都不拿來馬市上售賣不說,更多的乾脆就是擁眾入寇,在馬市上釀成武裝衝突,甚至一不做二不休,殺入內城劫掠一番。

這才是朝廷奏報上屢見女直入寇的原因。

這群衛所邊軍,禍害人一個頂倆,真正動刀殺敵卻又慫了,兼之邊將派系林立,互不呼應,如韓輔擁兵不出坐視馬深、李雄兵敗的事兒並不少見。

馬市的官員是富得流油,臨近馬市的村寨城鎮百姓卻飽受戰亂之苦。

而當正常的市場貿易被擾亂,市場需求卻還在,走私貿易便異常興旺起來。

陸二十七郎這些馬匹,也算是走私而來。

他膽子倒是大,和沈椿商量一番,借著新任遼東鎮守太監岑章大肆查抄前任朱秀餘黨,鬧得人心惶惶之際,兩人拿出給鄧璋、岑章跑腿辦事的身份來,拉大旗作虎皮,透過馬家等當地大族和廣寧右衛衛所,直接同邊牆外泰寧衛幾個蒙古小部落搭上了線。

廣寧右衛正是被朱秀吞掉屯田最多的衛所,上上下下俱都被換了新人,因此對陸二十七郎這「岑章的人」是十二分的恭敬。

兼之陸二十七郎會做人,這銀子給的也足,大小軍將都沒落下,這廣寧右衛不止幫著聯絡關係相對不錯的蒙古部落,更是派了個百戶帶隊護送陸二十七郎、沈椿的商隊前去再沒有走私隊伍有這等氣派。

蒙古部不比女直,女直諸部不少靠山吃山,有貂皮人蔘不說,再不濟還有蘑菇木耳松子蜂蜜等好換。

蒙古這些小部落,也只有牲口了,因此在正常馬市交易里吃虧最多,也很少能換到多好的東西。

陸二十七郎帶著商路上門,買賣又頗為公平,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個驚喜。

雖然鹽、鐵這等重要物資陸二十七郎是沒膽子應承的,但對於江南的沈家陸家來說,茶葉、綢布都是小事兒,隨便許諾都無妨。

陸二十七郎更是做足了功課,在義州就置辦了大批衣襖靴鞋,正是部落過冬所需之物,上來又先給部落首領獻上五光十色的錦緞迷了其的眼,因此交易十分順利。

那百戶倒是個實誠的,拿了陸二十七郎的大紅封,也實實在在幫著在交易中砍價、挑牲口。這百戶就是當地人,也是馬背上長大,這挑牲口很有一手,因此著實幫著弄了一批上等牛馬來。

陸二十七郎先前跟著陸十六郎跑山東遼東船運時就沒少做這樣的走私買賣,這趟也同樣做得滴水不漏,象徵性繳了部分稅額補了個檔,私貨也就成了官貨,又有馬家關係,此次買來的牛就留在了遼東置辦的田莊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