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沈門子弟君最賢 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

牆角的沈瑞聽到這裡,心中頗為複雜。

沈瑞並不覺得鄭氏無辜,即便同沈瑾關係不錯,也不會「愛屋及烏」。孫氏的鬱鬱而終,固然有沈舉人的關係,鄭氏也二房貴妾也難逃其咎。

就算像鄭氏自己所說,他之前並不曾想過正室之位,可後來還是有了這個念頭,這才「惦記三年」,才會有現下的失望。

以孫氏對沈瑾的提挈,沈舉人與鄭氏這夫妾兩人在孫氏沒去世之前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提及「扶正」之事,可見都不是什麼仁義之人。

沈瑞心裡,也不願鄭氏扶正,倒是寧願沈舉人娶填房。

新人進門,有原配嫡子與記名嫡子在,總要夾著尾巴小心幾年。等到生下孩子,還要生下男丁才算站在腳跟,如此一來總要清靜個兩、三年的功夫,那個時候沈瑞早借著科舉之名離家。

要是扶正鄭氏,鄭氏對沈舉人向來是順意曲從,對於張老安人只有奉承討好的,攪合成一團,還不知會鬧出什麼幺蛾子。那樣的話,那四個人是一家,說不定矛頭就直接向著自己。

沈瑞從來不去考證人心,沈瑾現下是個頗重情義的純真少年,可若是被生母、疼寵他的祖母日夜念叨的話,還會記得孫氏的好?還會對他這個異母弟弟有情有義?

沈舉人聲音更冷:「不過是沒有名分,這個家裡誰曾慢待你?就是孫氏生前對你也退避三舍,妾室做到這個份上,蓮娘也當知足。」

鄭氏嗤笑道:「娘子對老爺心灰意冷,竟也成了妾身的錯?要說娘子同妾身的錯,就是耽擱了老爺這麼些年,沒有讓老爺早些紅袖添香」說到最後,口氣中難掩嘲諷。

隔了好一會兒,沈舉人方道:「不要再多事,法理不外乎人情,你到底生養了大哥一場。大哥又是孝順的,總會好生奉養你。這些日子你若是心情不舒坦,就在院子里養著……大哥是好孩子,你若是真疼他,就莫要讓他為難……

「人要認命」鄭氏的聲音有些悲涼:「既這輩子做了妾室,就當安安分分將自己當成下人,是妾身自作多情

「賀五娘子性格柔順,不會為難你,你放心。」沈舉人嘆氣安慰說。

鄭氏竟然笑了:「妾身謝老爺憐愛。」說罷,腳步聲起。

沈瑞退後幾步,躲在陰影處。他所在位置正在牆角,比較隱秘,只有他看別人的,別人卻看不見他。

腳步聲起,就見鄭氏從書齋院里出來,背影很是寂寥。

沈舉人留在院子里站了站,方嘆著氣回了東廂房。

鄭氏走了幾步,就與迎面來人碰上,沈瑾來了。

與方才沈瑞一個人摸黑回來不同,張老安人既將沈瑾當成眼珠子似的寶貝,自是安排婢子挑了燈籠相送。

「二娘怎麼出來了?」沈瑾上前一把,扶著鄭氏,關切道。

鄭氏站在那裡,摸了摸沈瑾的臉:「大哥已經長大了,到底是我拖累了你,要是你托生在娘子肚子里就好了。」

「二娘」沈瑾低聲道:「說這個作甚?無論如何,二娘都是我生身之母……」說到這裡,轉過身,從婢子手中接了燈籠,打發婢子先回去。

那那婢子走遠,沈瑾方道:「老爺續娶之事由老安人做主,兒子也不好說什麼。二娘切忍耐兩年,等分家時與兒子一起搬出去就好了。」

鄭氏失笑道:「這是什麼話,好好的怎還說起分家來?老安人同爺還指望你支撐門戶,哪裡會容你離開?」

沈瑾沉默了一會兒,道:「二弟是真正的四房嫡子,這個家以後當是二弟的。就算新娘進門給老爺添了哥兒,也不當變。」

鄭氏搖頭道:「你莫要為我抱不平。老安人同老爺是真心疼你的……二哥那裡,雖不知何故,可顯然娘子只盼著他做個富貴閑人,並不曾指望他出人頭地。你身為兄長,多回護幾分,就是報答娘子養恩。勿要再說離家的話,會被人指脊梁骨」

沈瑾悶道:「我以照尋常庶子幸運太多,當惜福。若是將大娘所賜都當成理所當然,那同張家人有何區別?二娘且安心,兒子即便離開,也不會違了孝道,也會愛護二弟……」

母子兩個說著話走遠,沈瑞的酒已經醒了,身子有些僵。真是沒想到,沈瑾也抱了離去之心。

沈舉人還真不會養兒子,兩個兒子,都一心要遠走高飛。不過正如鄭氏所說,張老安人同沈舉人都指望沈瑾能光耀門庭,根本就不會放他離開。以沈瑾這重情又略軟弱的性子,能對付得了那母子兩個才怪。

沈瑞意外的是,沈瑾私下裡也稱呼鄭氏為二娘,而不是直接叫「娘」,這該不該誇他守禮。

想這麼多於什麼,沈瑞搖搖頭,回偏院去了。

等沈瑞離開沒一會兒,暗處又晃出一個人影來。

沈瑞看了半天戲,不知道他自己也被人瞧了去。

那人影立在那裡,先是往內院的方向唾了一口,低聲道:「什麼愛物兒?一個小婦養的孽庶也瞧不起人」又望向沈瑞離去的方向,輕哼一聲道:「商婦出的小子,年歲不大,心眼子倒是不少。」

滿月從浮雲中鑽出來,散落一地銀光。人影漸漸露出身形,不是旁人,正是本該在張老安人東廂的張四姐。

今日沈家家宴,為了怕沈舉人不高興,張老安人並沒有叫上張三姐、張四姐,只是叫添了兩個菜讓她們兩個在東廂自用,這也徹底揭開沈家人不待見她們姊妹兩個的遮羞布。

張三姐性子綿軟,只有對月流淚的,張四姐卻是羞惱中帶了焦急。

張老安人那裡能拖得,她們姊妹這裡卻是拖不得。張家境況越來越差,打發人上門越來越勤,沈舉人卻連親戚情面都不顧,一文錢的便宜都不叫張家佔了去。

張老安人雖沒有將娘家人一竿子拍死,可手上也緊了。張家人沒法子,只能打張三姐、張四姐的主意,她們姊妹兩個的體己衣服首飾早被搜颳了大半過去。

要是等張老安人不耐煩再應酬娘家人,或是張家人從她們姊妹這裡再壓不出油水,下一步說不定就要將她們姊妹賣了。

張四姐是打小富貴日子過來的,即不願過苦日子,也不願被家人隨意買賣。如今能為她打算的,也只有她自己。

今晚被沈家家宴這麼一激,張四姐決定「破釜沉舟」。

她躡手躡腳地走進書齋院里,來到東廂門外,就見東廂窗戶上人影晃動。

「婢子服侍老爺?」嬌滴滴的聲音,張四姐皺眉辯了辯,並不是她與張三娘身邊出來的「四季」,而是一個叫蘭草的。這蘭草早先是張老安人院子里的二等婢子,等到孫氏沒了後,不知怎麼就搭上沈舉人,到了書齋成了通房。

「出去老爺我要靜一靜」沈舉人被向來柔順的妾室譏諷一頓,又想起髮妻,心情煩躁,沒有與婢子交歡的興緻。

蘭草又痴纏了兩句,被沈舉人高聲喝罵了一句,方不甘不願地挑了帘子出來。

張四姐已經退到北屋廊下,就見西廂門打開,一俏麗身影倚門而立,對著蘭草低聲嗤笑道:「老爺早吩咐不用人進屋,倒是姐姐臉面大,如今可是服侍好了得了賞?」

蘭草冷哼一聲,走到門口,將那婢子扒拉到一邊,擠了進去,口中道:「得不得賞的,這院里我也排在你前頭

那婢子嘀咕道:「恁大歲數倒好好意思賣俏?不過是老爺早厭了的一塊臭肉」

月亮再次鑽入雲中,院子里轉為幽暗。

一陣夜風驟起,那婢子緊了緊身上衣裳,又盯著東廂的窗戶看了一會兒,方拄拄腳轉身回了西廂。

張四姐看著西廂門口,心中嘖嘖稱奇。

春夏秋冬四婢,沈舉人雖都收用了,可並沒有都留在書齋,顏色嬌好的春月、冬月留在這裡,顏色次一等夏月、秋月則分到兩個年輕姨娘身邊做通房。

方才倚門的不是旁人,正是春月。

要知道這春月以前每提及沈瑾都是滿臉酡紅、情深脈脈模樣,剛被送到書齋時還哭了一場,在張氏姊妹面前也抱怨過。沒想到這還不到半月功夫,就開始爭風吃醋。

瞧著她方才巴巴望著東廂的架勢,恨不得沈舉人招呼一聲,就立時飛快去暖床。

不過這幾年沈舉人積威越重,即吩咐不讓人進屋,這些婢子就無人敢多事,卻是正好便宜了張四姐。

張四姐是個能對自己狠的,將書齋里的人數在心裡算了算,曉得西廂里有三、四個婢子。她倒是不怕驚動她們,能走到這一步,哪裡還要臉?

怕只怕沈舉人這頭。

牛要是不喝水,還能強按住不成?

張四姐在東廂外站了足有小半個時辰,直到西廂里都滅了大燈,聲音漸消;東廂里,沈舉人坐在書桌前的身影也消失半響,她才輕輕地推開東廂門,躋身進了屋子。

因沈舉人這幾年常住在書齋,所以書房屏風後里放了軟塌。

張四姐早聽春月提過書房的擺設,見書桌前無人,就轉到屏風前,果然見沈舉人躺在榻上,和衣而卧,一隻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