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水渙 第十九回 日月爭輝(1)

唯方四國,唯有璧國姬氏的公子嬰獨享此榮,受封白澤。因此,世人看見白澤,便知這是姬嬰到了。

說起姬嬰,那可是太傅生前十分頭疼的一個人。

十五歲的彰華某一日上課時,突問風樂天:「老師,璧宜程三國,你認為將來誰會是本宮的對手?」

風樂天沉吟片刻答:「兩個半。」

「願聞其詳。」

「一是程王。此人暴戾兇殘,毫無道義,不出十年,必有一場大戰,不是與宜,就是與璧。」

「為何不是燕?」

風樂天笑了:「燕有殿下,十年可保強盛。」

受到如此盛讚,彰華卻並無喜色,他這位老師,天生笑面,甜言蜜語從來都跟不要錢似的各種潑灑,從小被他誇到大,他早已習慣。

「那麼還有一個半人是誰?」

「一是宜國太子赫奕。」

彰華的表情頓時一肅。他雖一出生即是太子,但父王正值壯年,因此權力有限,大多時候都是聽命辦差,跟臣子也沒什麼區別。赫奕卻不一樣。宜王一向體弱,赫奕從十歲便開始掌權,鼓勵發展商業,實行了一系列的輕商稅政策。原本位於四國之末的宜國竟然很快崛起,尤其是這幾年,頗有趕超璧國之勢。

「赫奕此人開明親民,幽默風雅,頗得民心。他若為帝,宜國必興。但此人仁慧有餘,沉穩不足,太過圓滑的人雖然會得到很多機會,但也難成霸業。所以,以殿下的本事,不用懼怕他。反而是那半個……」風樂天說到這裡,笑嘻嘻的表情也沒有了,顯得凝重起來。

「為何只有半個?是荇樞嗎?」

「荇樞老矣。臣說的半個,是璧國姬家的公子……嬰。」

「他的身份還不足與本宮相較。」

「是,他不可能稱帝,所以只算半個。但老臣出使璧國時,他來拜會過三次。此子風神之美,實乃生平僅見。」

「比小雅還美?」

風樂天失笑起來:「小雅陰鬱似雪,姬嬰磊落如月。雪會凍死人,月卻能照亮夜啊。」

彰華皺起了眉頭。

「不過,璧國形勢複雜,姬家未必能笑到最後。所以,殿下留意就好,不必介懷。」

兩年後,彰華跟赫奕差不多同時稱帝,登上了風雲變幻的歷史舞台。而璧國,還在荇樞的掌控之中。姬嬰雖有賢達之名,卻無實權。因此,彰華未將其放在心上,反而在見過赫奕後,對他十分欣賞,曾對翰林院學士們道:「四國之內,荇樞如千年古樹,蒼姿英闊;銘弓乃寒漠孤鷹,難加析賞;唯有赫奕,鎬鎬鑠鑠,赫奕章灼,若日明之麗天,可與吾相較也。」

此話傳到程王耳中,程王不屑:「不過兩個黃毛小兒爾。」

璧王則笑:「赫奕的確像太陽。而他最像的地方就是——只要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就有他宜國的生意。」

赫奕聽了立刻動手寫了一封信給彰華,上面只有四個字:「日月同輝。」且附帶一個同心結。

此信一出,燕宮流傳的小道消息里又多了一條燕王是個斷袖的「鐵證」——看,他跟宜王打情罵俏!兩人自比刺日暗月,是對戀人哩!

然後,隨著荇樞暴斃,太子無道最終與皇位無緣,而薛姬兩家推了一位之前默默無聞的皇子昭尹出來稱帝。昭尹登基後,極為器重姬嬰,幾乎對他言聽計從。正如風樂天擔心的那樣——姬嬰一躍而上,位極人臣,開始大放異彩。

但彰華冷眼旁觀後,私下對吉祥道:「昭尹心氣極高,不會允許這些世家騎在他頭上太久。姬嬰雖秀,姬家卻爛到了根里。看著吧,姬薛二家必會步吾朝龐岳二黨的後塵。」

一語成讖。

年初璧王昭尹便以雷霆之勢剷除了居功自傲的薛家,那個曾獲彰華賜璧的冰璃公子小薛采自然也跟著遭了殃。不過說來稀奇,姬嬰卻於那時給彰華寫了一封信,請他為薛採去昭尹那兒求個情。

彰華收到信,第一反應是詫異地揚眉:「姬嬰憑什麼認為他求,朕就會答應呢?」

如意點頭道:「就是就是,璧國自家之事,跟咱們大燕何干?」

誰知彰華下一句卻是:「但小薛采毀不得。」

如意無語。

彰華嘆了口氣:「朕是多情之人。既然多情,怎能見死不救,浪費朕的冰璃?」

如意當即一跺腳,扭身氣呼呼地走了。

他至今還在介懷此事。吉祥那個吃裡爬外的,明明知道璧國訪燕的使臣中就有薛采,卻對他隻字不提,任憑他去濱州給謝長晏送船,就這麼錯過了見一見薛採的機會。而在他離開期間,薛采果然跟陛下鬧了段轟轟烈烈的「佳話」出來,坐實了陛下的「戀童」之名。

陛下也真是的,明明知道龐岳餘黨賊心不死在民間各種散布謠言抹黑他,卻也不加收斂,放縱流言蜚語橫行,這是鐵了心不想娶妻啊。

之前不娶,姑且認為是他肩責太重,忙著打壓世家,無心於此;後來,姑且認為他是在等謝長晏及笄;再後來,謝長晏退婚了,世家們也安分聽話了,朝堂上下一片清明,他還不大婚,愁壞了一堆太妃大臣們……

總之,因為燕王為薛采求情,昭尹不好意思不給面子,就把薛采賜給了姬嬰為奴。此後就沒再聽說什麼新的消息。

此趟來程,璧國的使臣也不是出自姬、姜二家,而是派了新臣潘方和江晚衣前來,顯得對程王的壽宴十分不上心。

既如此,為何姬嬰的名帖此刻竟會出現在他們面前?

如意不由得握緊馬鞭,狐疑地瞪著兩個黑衣人。

黑衣人畢恭畢敬,做著極無禮節之事卻顯得很有禮節:「我家公子求見燕王陛下。請陛下移駕一敘。」

如意冷笑:「姬嬰要見陛下,那就自己來啊。哪有讓我們去見他的道理?」

「公子現有急事不得脫身,還望陛下恕罪。」

「那就等他解決了急事再來找我們吧。」如意當即揮鞭繼續走。兩個黑衣人對視一眼,繼續跪在路中央一動不動。眼看馬匹就要撞上,車內彰華吹了記口哨,訓練有素的馬立刻停蹄。

「去吧。」彰華的聲音從車內傳了出來。

如意一急:他們不是要去渡口嗎?不是說再不出去就出不去了嗎?但他不敢抗命,只好調轉馬頭,跟著黑衣人前行。

此刻天色已黑,街上行人寥寥。馬車越走越偏僻,最後來到一條極為僻靜的深巷。深巷盡頭是一道紅色的小門。黑衣人上前叩門,三長一短後,門開了。

黑衣人轉身行禮道:「請燕王陛下下車。」

如意沒好氣地白了他們一眼,打開車門,本想扶彰華下車,不料一眼看見吉祥竟也在車內。

如意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被吉祥用手按了回去。

吉祥跳下車,扶著彰華一起走入門內。

如意跟在二人身後,一頭霧水地想著:吉祥什麼時候上車的?他不是被陛下派出去辦事了嗎?

難怪陛下敢赴姬嬰的約,想必是吉祥將一切都安排好了。

一行人七繞八拐地走了很長一段路,進了一間小屋。屋子中間擺著一張矮几,几上點著一盞燈,此外,還有三扇呈品字形擺放的屏風。屏風全都折了一半,後面布置有軟榻,可供三四人同坐。而此刻,屋內並無他人。

彰華微微揚眉:「還請了別的客人?」

「是,還有宜王。」

如意睜大了眼睛:好個姬嬰,請了自家陛下不夠,還請了赫奕?他這是要幹什麼?!

彰華聽了,反而心中一定,沒再說什麼,走到北側的屏風後坐下了。

宜王很快就來了,一個人來。笑著推門而入,笑著掃視屋子,笑著望向北邊的屏風:「喲,已經有客在了?」

彰華剛要回答,卻聽外面又傳來一連串腳步聲。

赫奕也聽到了,挑了挑眉道:「看來,今晚人不少啊。」

「宜王陛下請上座。」帶路的黑衣人道。

赫奕想了想,走到東面的席位上坐下了。

如意不禁抿唇一樂。

吉祥低問道:「笑什麼?」

如意答:「北為尊,咱們這兒才是正統帝位。」

吉祥扶額嘆了口氣:「照你這麼說,右乃賓師之位,宜王還是老師不成?」

如意一愣。

而在他的這一愣神中,門又開了,兩個人走了進來。第一個人個子很高,穿著一襲白衣。第二個人比他矮了整整一個頭,身形纖細,似是個女子,因為燈光暗淡,兩人的面容俱都看不清晰。

這兩人到後,黑衣人們全部退了出去,且關上了房門。

於是如意明白——正主來了。

這最後到的,想必就是白澤公子姬嬰。

不知是誰熄滅了燈,整個房間陷入黑暗之中。如意下意識抓住吉祥的手,吉祥安撫地拍了他幾下。

一片沉默中,赫奕先開了口:「不如我們來抓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