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 文森特·凡·高(1853—1890, Vi van Gogh),荷蘭畫家。父為牧師。當過店員、教師、礦區傳教士等。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

1885年的畫作《吃土豆的人》中,凡·高用樸實的模特來顯示真正的平民。畫家自己曾說:「借著油燈的光線,吃土豆的人用他們同一雙在土地上勞作的手從盤子里抓起土豆——他們誠實地自食其力。」

1882年,凡·高在海牙遇到了妓女西恩,並為她畫下《悲傷》,畫中的西恩悲傷地將頭埋在手臂和膝蓋里。

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視野的拓展使其畫風巨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

1888年2月,他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勒,夢想創建一個從事繪畫的自由藝術家社區,並寫信給弟弟、高更,敦促朋友們加入他的行列。6月,凡·高畫下了《播種者》。8月,他畫下了《向日葵》系列。同時,高更決定來阿爾勒,凡·高為此租下了黃房子,並買了兩張新床。在等待他的到來時,凡·高創作了《詩人的花園》系列畫作用於裝飾高更的房間。12月,兩人的關係趨於緊張,凡·高畫下了《凡·高的椅子》和《高更的椅子》,因其強烈的反差,這兩幅作品也是被後人討論最多的作品之二。不久,由於二人性格的衝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終告失敗。

此後,凡·高的精神病時常發作,1889年6月他自願住進了羅訥河口省聖雷米的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和周邊景色成了這段時期他作品的主題,如《摘橄欖的人》《星夜》《麥田與收割者》。

1890年,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2. 保羅·高更(1848—1903, 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法國畫家。早年做過商輪海員及股票經紀人。業餘習畫,受到畢沙羅的影響。1883年後,開始專事繪畫。1891年去南太平洋上的法國殖民地塔希提島,描繪島上的風土人情和古老神話。他用線條和強烈的色塊組成的畫幅具有裝飾風味和東方色彩,是對印象派的自然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的唯科學精神的反動。代表作有《雅各及天使》《兩個塔希提婦女》《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3. 約翰·濟慈(1795—1821, Johs),英國詩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員。在其長詩《拉米亞》中,濟慈把希臘神話同具有強烈自傳性的內容融為一體,把神話人物嫁接到當代語境和現實中來,對神話進行了顛覆性的改寫。拉米亞是古希臘神話中一頭半人半蛇的女性怪物,亦是在西方以獵殺小孩聞名的蛇妖。

4. 克勞德·莫奈(1840—1926, Claude Mo),法國畫家,印象派創始人之一。印象派名稱即來自當時批評家對其畫作《日出印象》的嘲笑。初從布丹學習,並受容金和柯羅的影響;後轉向外光的描寫,深受馬奈和透納的作品的啟發。他曾長期探索光色和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連續作畫多幅,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受,在運用色彩方面有所突破。代表作有《睡蓮》《帆船》《花園裡的女人們》等。

《安提布岬風景》是莫奈的代表作之一,影響了後來所有關於蔚藍海岸的形象。

5. 馬賽爾·普魯斯特(1871—1922, Marcel Proust),法國小說家,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他出身於一個富有的家庭,自幼體質孱弱、生性敏感、富於幻想。

他的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又譯為《追尋逝去的時光》)出版於1913年至1927年間。這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作者認為生命的存在與價值全在一己的「感悟」,曾經體驗過的感覺即生命的真實,所以強調對於「過去」的重建。小說著重主觀心理和「潛意識」活動的描述,結構獨特,體現了一種新的小說觀念,對歐美現代派文學有很大影響。

6. 斯特凡·馬拉美(1842—1898, Stéphane Mal larmé),19世紀法國詩人,曾留學英國,後長期在中學任教。初期屬於巴那斯派,後成為象徵派代表。提倡「純詩」論,主張用暗示和隱喻表達詩人的直覺,追求用字的新奇和語言的音樂性,如《她純粹的指甲……》,全詩其實只有兩韻,但字形分為四韻。作品充滿神秘主義色彩。主要理論文章收入《彷徨集》,尚有詩篇《牧神的午後》和未完成的詩劇《愛羅狄亞德》。詩歌《骰子一擲永遠取消不了偶然》是作者為表現「絕對世界」而創作的一部「唯一的書」的片段。他對20世紀的法國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愛羅狄亞德》是馬拉美最為重要的戲劇作品之一。該詩作的題材來自同名的拉丁悲劇作品。這個被多次改編的著名戲劇題材的衝突本應該是先知約翰與希羅底的對峙:先知以猶太教義的名義對公主的亂倫和通姦行為進行譴責,招致公主的仇恨,最終這位有著崇高威望的聖徒被斬首。但是,馬拉美這部劇作展現了一種詭異的詩意之美,呈現的是猶太公主希羅底本人內心的一種衝突。

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Sigmund Freud),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他認為存在於無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支配個人命運、決定社會發展的力量。其學說被西方哲學和人文學科各領域吸收和運用。代表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

《超越快樂原則》是弗洛伊德的著作之一,象徵其理論的轉折點。在此之前,弗洛伊德斷定性本能是人類行為的一概歸因。在本書中,弗洛伊德提出「超越」此簡單快樂的原則,以發展其死亡本能的理論。本書的重要性在於描述了人類置身於兩種對立本能的處境。一則為生之本能,表現為創造力、和諧、性關係、繁殖、自我保護;一則為死亡本能,表現為破壞、重蹈覆轍、侵略、強迫、自我毀滅。後者即快樂原則的例外。

8. 埃米爾·伯納德(1868—1941,mile Bernard),法國點彩畫派畫家。伯納德對後印象派的藝術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他也是分隔主義與綜合主義的代表人物,對現代藝術的誕生起到了關鍵作用。

9. 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1872—1944, Piet elies Mondrian),荷蘭畫家。早期作具象畫,後受立體主義影響,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主張以幾何形體構成「形式的美」,繪畫必須捨棄寫實,與自然形象完全分離。其風格對現代實用美術設計影響頗大。代表作有《紐約市》《黃色構圖》。

10. 澤維爾·梅勒里(1845—1921, Xavier Mellery),比利時象徵主義畫家,代表作《修女和兩隻貓》。

11.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 William Wordsworth),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湖畔派代表,1843年被封為桂冠詩人。早年同情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專政後,他轉向保守,主張回到自然,美化農村宗法制。1789年他與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謠集》,在該書第二版序言中闡述他的美學觀點,主張以自然清新的詩風、日常質樸的語言開掘人的內心世界。其詩句「樸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為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的格言。他的代表作《不朽頌》探尋了回歸童年的自然、追尋失落的純真、重獲靈魂的永生等重要主題。

12. 約翰·彌爾頓(1608—1674, John Milton),英國詩人、思想家。英格蘭共和國時期曾出任公務員。因其史詩《失樂園》和反對書報審查制的《論出版自由》而聞名於後世。

《復樂園》是彌爾頓繼《失樂園》之後的又一力作,也可說是《失樂園》的續篇。他以飽滿的熱情謳歌了耶穌的降生,講述了耶穌抵禦住撒旦的誘惑,從而拯救人類重返伊甸園的故事。

13. 約翰·鄧恩(1572—1631, John Donne),英國詹姆斯一世時期的玄學派詩人、牧師。改信英國國教後,他的文學作品也多與宗教有關。

14.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 William Shakespeare),英國劇作家、詩人,生於商人家庭,當過劇場雜差、演員、編劇等,為文藝復興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現存劇本37部、長詩2首、十四行詩154首。他的劇作以人文主義觀點反映了英國封建制度解體、資本主義興起時期的社會矛盾,刻畫了以新興資產階級為主的多種人物形象,表達了人文主義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