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小九

齊王妃這提前退場,十分不合規矩,她是來賀壽的,如今不過是暖場階段,連壽宴都還沒開始呢,甚至還有一部分貴客尚未進門,而她原本也沒說過要早退的,這一走,平郡王妃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只覺得她這是在打平郡王府的臉。

不過平郡王太妃這邊正熱鬧呢,齊王妃也不是今日的主賓,她平時除了與那十來家喜歡奉承她的宗室女眷來往外,其實是不怎麼在宗室圈子裡走動的,因此旁人頂多私下議論兩聲,就沒再關注了,注意力全被太妃那邊的熱鬧吸引了去。

那位老四媳婦原是太妃的嫡親媳婦,只是早就分家出去了,算是平郡王府的旁支,方才說了許多討喜的話,哄得老太妃高高興興的,如今又非常機靈地叫了自家的孩子來給祖母賀壽。

那一串孩子,足有五六個,有男有女,大的十一二歲了,小的不過三歲,個個都穿著大紅錦袍,手牽著手走過來,雖然旁人在老太妃面前說誇說是一串兒金童玉女,但在青雲眼裡,倒更像是一串兒活動紅包。只見他們被母親(也許有的孩子該叫嫡母)牽到老太妃跟前,用不甚整齊的動作同時下跪、磕頭、作揖、口稱吉祥話,真是十分討喜又有趣。老太妃見了這一串兒的孫子、孫女,樂得嘴都合不上了,連連拉著老四媳婦的手說她把孩子教得很好,後者得意得跟什麼似的,還似有若無地朝平郡王妃那邊瞧。

平郡王妃心中暗暗不忿,知道這是那些所謂的「弟妹」們又在算計自己了,不就是年節時給他們的補貼少了八成么?都是分家出去的人,還有臉要主家貼補,這是什麼道理?有就不錯了!她才不會像前任那般愚蠢,費盡心力維持家計,還要落得所有人都埋怨,有本事那些人就去說服王爺向她開這個口!

不過要在今日這樣的場合,當著這麼多賓客親戚的面被人壓下風頭,平郡王妃又吞不下這口氣。她想了想,叫過心腹丫頭,囑咐幾句,後者便出去了。

不一會兒,老太妃跟前的孩子們領了紅包都歡歡喜喜地散了,又有許多宗室和皇親家的晚輩圍著老太妃恭維,直說她好福氣,多子多福。樂得老太妃自己也說了:「別的我不敢誇嘴,要說多子多福,天下誰也比不得咱們王府!」

這也是實話,老太妃自己就生了五六個兒女,加上庶出的,平郡王一輩就有十來個兄弟姐妹,而孫子輩裡頭,光是男孩子就有四五十人,孫女和外孫輩兒的還沒算在裡頭。別瞧老太妃看著孫子們笑得合不攏嘴,真要她一個個叫出名字,那就實在為難她了。雖說兒孫多了,家計就顯得艱難,但她老人家還是很自傲於自家福氣的。

就在老太妃聽眾人奉承聽得正開心的時候,戲台上傳來了鑼鼓聲,眾人都在納悶戲班子的人怎麼在這時候開場,沒瞧見台下正熱鬧么?誰有空去瞧他?誰知眾人這轉頭一看,都嚇了一跳,卻是平郡王穿著一身戲裡老生的外衣,也沒畫臉,就這麼在台上唱起來了,唱的是一個古代名人給母親上壽的詞,抑揚頓挫,聲音清亮,居然唱得很有些韻味。

青雲等人都聽得站起來了,又見他在台上唱著唱著,忽然冒出一句:「眾兒孫們,隨我來向老祖宗賀壽……」然後後台處就鑽出一長串兒絡繹不絕的男孩子來,足足有三四十個,在台上排了三排有餘,其中大的有二十多歲了,最小的是被其中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抱在懷裡的小男孩,瞧著還不滿周歲呢,齊齊跟著平郡王來向台下的老太妃賀壽。

老太妃樂得眼睛都瞧不見了,在場的賓客們也是一片嘩然。竟然是平郡王帶著一乾兒子、侄子們來給老母親上壽,平郡王一系的子孫,除了方才已經露過臉的老四一家,全都在這裡了。

平郡王一把年紀還願意綵衣娛親,真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而跟在他身後的一干小輩們,雖然年紀小,卻都不是蠢人,待統一的賀詞說完了,便爭先恐後、你一句我一句地沖著老太妃說吉利話。老太妃也沒能把這些孫兒全都認出來,但歡喜之情卻不減半分。等到平郡王脫了戲服,帶著孩子們下台來,老太妃就忍不住輕輕打了他一下:「你胡鬧就算了,怎麼還帶著孩子們胡鬧?也不怕大家看了笑話!」

平郡王卻笑說:「都是自家人,兒子孝順母親,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怕什麼笑話?」

青雲在旁聽了,不由得對這位遠房堂叔大為佩服。

平郡王府的孩子都擠在戲台下,圍著老太妃討好,然姐兒本是他家人,自然是參與進行的,她的姐妹們本是坐在其他席上的,都趕了過來,一點兒都不願落於人後。而那位老四媳婦也不甘心被平郡王妃奪了彩頭,又重新叫了幾個兒子女兒進來,一併圍上去了。

青雲就這麼被擠到了邊緣,但她也不在意,反而留意起其他在場的女客們。今日平郡王府擺宴,大部分被安排在前排的女客都是宗室本家女眷,雖不宜與平郡王府的男丁們太過親近,卻也不顯得慌亂,只稍稍遮了面容,或是起身到附近略作迴避就行了,倒是被安排得稍遠一些的幾桌皇親、勛貴、朝臣家的女眷們一時沒準備,紛紛躲開了,有的人慌慌張張地,也有的人行動優雅,不慌不忙,盡顯大家風範,青雲便特意多看了幾眼。

這些女眷中,還真有幾個隨家中長輩前來的妙齡少女,青雲隱約記得有三人是在清江王妃的候選名單里的,便特地記了下來。

正觀察著,青雲忽然聽到離自己不遠處傳來低低地哭泣聲。轉頭望去,卻是方才在台上被人抱在懷裡的那名不滿周歲的小男孩,此刻正摔倒在地上,額頭不知磕到了什麼,紅了一大片,他扁著嘴就哭出了聲,立刻便引來旁人的注意,平郡王妃遠遠地射過來一道嫌惡的視線,方才在抬上抱著他的那名少年連忙上前抱起他,背過身輕輕捂住了他的嘴:「別哭,今兒是好日子,哭就不吉利了,當心挨罵!」那小男孩也不知聽懂了沒有,只是扁著嘴,紅著眼圈,倒是真的沒有哭出來。

青雲心中暗暗稱奇,忽然心中一動,想起自己來赴宴的最大目的,便笑著走過去,隨後拿起旁邊桌面上擺的佛手,哄那小男孩:「別哭,你瞧這個好不好玩兒?又香又大,給你玩兒好不好?」

小男孩睜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看著她,又望望那佛手,伸手碰了碰,又縮回去了,怯生生地看向旁邊的少年。

少年小聲說:「拿吧,多謝這位姐姐。」小男孩猶猶豫豫地又摸了摸佛手,青雲便將果子塞進他懷裡,他抱住了,聞了聞,露出有些靦腆的笑容。

少年看著青雲,又回頭看了看那一堆熱鬧的人群,小心翼翼地問:「姐姐可是溫王叔家的?」

青雲笑了笑:「我是,你是平郡王府哪一位兄弟?」

「我是三房的老五。」少年縮了縮脖子,「我們家兩年前就分家出去了,如今就住在王府后街的落花巷子。我家裡也有幾個姐妹,姐姐若是得了空,不妨叫她們來家陪著說說話。」

青雲怔了怔,心中有些意外,也不搭話,只問:「這孩子是你弟弟?不知排行第幾?」

少年這才驚覺自己還不曾介紹懷中男孩的身份,忙道:「他不是我親弟弟,是這府里的孩子,排行第九,原是前頭那位王嬸……就是第三位王嬸生的。」頓了頓,「前頭那位嬸娘去得早,但她在世時,對我們這些旁支很是照應,九弟自幼失恃,我們住得遠,幫不上什麼忙,今兒見了面,見府里人多雜亂的,就想著多照應他一點。」

原來這孩子真的是溫郡王太妃看中的那個九堂弟。青雲多瞧了他幾眼,見他安安靜靜地玩著懷裡的佛手,十分乖巧,那少年要他做什麼,他都照著做,只是可惜還不會說話。但不滿周歲就能聽懂那些指示,而發出指示的還是一個並非與他長期同住的人,可見這孩子十分聰明。不過看起來小臉瘦瘦的,四肢也細,臉色還不大好,似乎有些營養不良。

青雲試著問他幾句話:「小九今年幾歲了?叫什麼名字?喜歡這個佛手嗎?」那孩子靦腆笑著,卻會伸出一根手指來回答她第一個問題,也大力點頭表示喜歡佛手,只沒有給出第二題的答案。少年便替他答道:「小九還不曾取大名呢,嬸娘在世時,給他取的小名就叫小九,說是長長久久,聽著吉利。老祖宗也說這小名不錯,大名等滿了周歲再取就好。不過王叔……」他回頭看了平郡王一眼,含糊地道,「小九過了年就兩歲了,王叔還沒想好他的大名呢。」

青雲心裡有數了,若真的要過繼這個孩子,那還不如讓溫郡王太妃來起這個大名的好。她看了那少年一眼,笑道:「你有幾個姐姐妹妹?都多大年紀了?我祖母平日不愛出門,我也甚少在外頭走動,宗室里的姐妹統共也不認得幾個,常覺得無趣,正想要請幾位姐妹到家裡來玩耍呢,也可以給祖母解解悶。」

少年頓時興奮起來:「我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姐姐十九了,大妹妹十三歲,小妹妹九歲,她們都是性子極好的姑娘,姐姐一定會喜歡她們的!我這就告訴她們去,讓她們來給姐姐問好。」說著轉身就抱著小九走了。

青雲張張嘴,不由得啞然失笑。算了,就當是為了將來的計畫著想,多結交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