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六章 防備

關蘊菁的身份是否有問題,還有待調查。青雲欲攬下此事,清江王卻拒絕了:「你辦事哪有我方便?還是讓我來吧。今日領路那內侍,原是齊王妃身邊侍候多年的人,從前還是小太監時我就認得他,彼此也算相熟,因此才會差點兒上了他的當。他既然參與了此事,必然知道實情,待我向他探聽一二,定能查出真相。」

青雲不解:「他既然是齊王妃的人,又領你去鑽圈套,怎會告訴你實情?」

清江王冷笑了下:「我知道他的為人,他不會把齊王妃所謀直接告訴我,但他有些愛財,只要是齊王妃沒有禁止的事,看在錢財份上,他未必不會說出口。更何況,齊王妃若真盤算著將那關姑娘安插到我身邊來,定會將她的家世背景透露給我知道,哪怕是假的,也算是條線索。只要最終查出那姑娘身世有問題,饒她再想抬舉也是無用!」

青雲想了想:「好吧,大皇兄對齊王妃比較熟悉,查起來比我方便些,但你手下有信得過的人嗎?」

清江王怔了怔,有些為難了。他手下哪有什麼合適的人?所謂信得過的,其實全都是宮裡派來,不是先帝安排的人,就是皇帝或太后派的,統共也就是翠雯、翠雲二人是能為他向宮中隱瞞消息的自己人。他原也樂得讓宮中的耳目圍著自己轉,好向皇帝與太后證明自己絕無反心,可真要調查這種私事,那些人定會上報的。一旦太后、皇帝知道了齊王妃的盤算,定會想起自己身體里流著羅家的血,以及羅家還有餘黨在世,不甘心就此退出朝廷。難不成要為了一點小事再掀起腥風血雨么?他只願平平靜靜度過余日就夠了,何苦引人注目?

清江王想清楚後,有些為難地看向青云:「恐怕……要向妹妹借幾個人使喚了……」

青雲一笑置之:「大皇兄跟妹妹有什麼好客氣的?我讓李進寶來見你,他認得的那個牛輔仁,在京城裡三教九流都熟悉,手下也有人可以打聽消息,平日里我沒什麼用得著他們的地方,這回就當是幫襯他們生意好了。大皇兄放心,他們嘴緊著呢,要是你仍舊信不過,我莊裡的人隨你挑。」

清江王也見過李進寶幾回,知道他是個妥當人,忙向青雲道了謝。

這件事一時半會兒是不能完的,兄妹倆商量好了,見夜已深,便要準備歇息。

清江王的園子在城外,此時城門早已關了,宮門也下了鑰,雖然可以憑藉特權出入,但始終不大方便。他也不願太過勞師動眾,便想讓人找間客棧,要個獨立的院子歇息。青雲則是宿在溫郡王府,見狀忙留他下來,他卻道:「溫郡王府素來與世無爭,若沾上了我,不定被人怎麼說閑話呢,別叫老太妃因我不得安寧。」

青雲卻道:「別人能說什麼閑話?溫郡王府向來不管朝廷上的事,又沒有男丁,就算跟你有來往又如何?只是過一晚上罷了。妹妹已經決定要在城內買宅子,地方都選好了,只是眼下沒來得及收拾。否則我有了宅子,給大皇兄留一個房間,還是不成問題的。你若是不放心,我去問問老太妃的意思好了。」

老太妃自然是答應的,還命人送了府里自製的夢甜香過來,並讓府中下人準備宵夜,以此表達她的歡迎。清江王心下稍安,也就留下來過了一夜。青雲與他分別,轉去正院向老太妃稟報今晚的收穫。

聽完青雲的回報後,溫郡王老太妃低頭想了想,道:「齊王妃完全沒讓幾個小哥兒來賀壽?若說是為了不區別對待所有孩子,又或是忌諱男女有別,也太過了些,誰家不是這麼做的?怎的到了她這裡,就格外講究些?」

老太妃是有些失望的,她本指望能見一見那孩子,但如果實在找不到機會,她也不會強求。宗室里適齡的男孩多得是,每年都能增添幾十個新生兒,她又不急。

青雲猶豫了一下,決定將齊王妃設圈套暗算清江王一事也透露了些許,沒提尺璧做了什麼好事,只道清江王進了巷道後發現一個人影也沒有,覺得奇怪,就退了回來,沒想到半路上遇見了齊王妃和一大幫貴婦,最後她連關蘊菁去換衣服換了半天的事也提了:「她只換一件上衣,卻足足去了三刻鐘有餘,就算齊王府再大,也花不了這麼長時間吧?而且她是在齊王妃回席後才回來的,臉色又不大好看,似乎是在生什麼氣。」

老太妃目光微閃,露出幾分嘲諷之色:「齊王妃安排宴席,不讓哥兒們進內院賀壽,也許有不讓庶子在人前露臉的緣故,但我覺著,更有可能是不讓內外院之間有清江王以外的人行走。而將賓客們的隨侍都趕到另一個院子里統一接待,則是怕她們在王府里私下亂走,也可避免賓客們隨口吩咐下人,支使她們來往於內外院之間,壞了她的布置。齊王府長年由側妃主持中饋,只怕齊王妃還不能堵住所有下人的嘴,因此連他們王府的人也不安排,只讓親信行事,故而清江王一路往裡走時,半個人影也沒見到。可惜這種不合情理的事馬上就讓清江王起了疑心,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青雲恍然,她還當齊王府把女客的丫頭們都帶走,是為了不讓內院顯得太擠呢,想想若是沒有自家下人在身邊,那些太太姑娘們一般不會因為點小事就讓王府的人去叫她們過來吧?當然,她這個毫無顧忌又急需找清江王說話的人沒想那麼多,可回憶當時的情形,整個宴會期間,還真沒有別的女客要求叫自己的丫頭過來的。

老太妃搖頭道:「齊王妃心大了,可惜老天爺沒站在她這邊,饒她費盡了心機,也終究沒能成事。其實她也是糊塗了,即便成了事又如何?我瞧清江王這幾年裡的行止,可不像是會聽從她擺布的人。」

青雲想她大概也猜到了某種可能,便笑道:「大皇兄心裡明白著呢,不會上當的,祖母就放心吧!」

老太妃長長地嘆了口氣:「這是何苦來?齊王妃從前是受過些委屈,可她外祖父有那樣的膽子,會有那樣的結果也是應當應分的,她仍能平平安安待在齊王妃的位子上,父兄也保住了性命,便是她家的造化了。如今托清江王的福,皇上對齊王敬重有加,她也重新獲得王妃的尊貴與體面,兒子長大了,請封了世子,眼看著就要娶妻生子,她就不能老老實實等著抱孫子么?還在那裡上躥下跳個什麼勁兒?難不成清江王納了她養女為妃,她就能得到天大的好處了?當心算計得過了頭,把眼下的好日子也葬送了!」

青雲笑說:「她若有您一半的明白睿智,今日就不會做出那種事來了,若她將來真的闖了禍,那也是她咎由自取。」

老太妃苦笑著點點頭,接著收了笑:「也罷,齊王妃做這種事,還在王府里設了圈套,若說齊王不知情,我是不信的。可他要是參與進來,就是糊塗了,他從來就不是有那種膽氣的人,何苦給自家招禍?齊王府隨時都有可能壞事,我若過繼了他家孩子,沒得給皇上留後患,還是算了吧。等平郡王府開宴時,你再去瞧一瞧他家的小九,若是合適,我就去找平郡王太妃說話。他家雖然在宗室里平平,倒是安安份份的,從不惹禍事。」

青雲應了,又說起了后街那宅子的事:「您若是捨得,就只管讓管家出價,我照價買下來就是,權當孝敬您銀子了。」

老太妃不由得失笑:「那破舊宅子能值幾個錢?本來白放著就可惜了,給了你,還省了我修繕的費用,還談什麼銀子?我們府里雖然不大富裕,卻也不缺這幾個錢。」

「您這是心疼我,但情份是一回事,銀錢上還得算分明。這樣將來過繼了弟弟,他長大了,也不會嫌我這個做姐姐的佔了他的便宜。」青雲非常堅持,那宅子聽李進寶說挺不錯的,雖然舊了點,但翻新一下就可以住人了,比別處更方便些,兩三千銀子對她而言不算什麼,卻避免了許多後患。

老太妃見她已經說到這份上,便不再多言,接受了她這筆「孝敬」。青雲陪她聊了幾句家常,就告退回屋了。不知是不是她肯出錢買下溫郡王府的別院,給王府賬上添了銀子,而非白住的關係,王府里的下人對她恭敬了許多,臉上也帶了笑,不再像從前那樣,用審視的目光悄悄打量著她。但青雲心裡還裝了許多更重要的事,並沒有太在意這些。

一夜無事,次日早起,青雲給老太妃請了安,又去陪清江王用了用飯,接著兄妹倆就一道進宮去了。清江王自去見皇帝討論昨日宴席上的事,青雲則去見太后,把昨天晚上發生的種種又說了一遍。

太后有些震怒:「蔣氏怎敢如此?!枉我還對她如此客氣,哪怕明知道她是廢后羅氏的表妹也沒冷著她,她倒敢算計到我頭上了?!」又吩咐謝姑姑:「那個姓關的丫頭到底是什麼來歷?蔣氏怎麼就看中她了?你去探聽一下,若是個不安分的,就給我送庵里去,省得整天不死心地盯著震雲那孩子。果然那孩子的話有道理,跟羅家有關係的人,都信不得!」

謝姑姑忙答應了,又笑道:「太后娘娘也不必如此,當年羅家人口眾多,幾代姻親幾乎遍布朝野地方,到如今,要找個跟羅家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家已經不容易了,連姜家祖上還跟羅家結過親呢,只不過是那位姑奶奶去得早,也沒被卷進那種骯髒事裡頭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