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六章 預備

曹玦明很快就來到了青雲等人的面前,他聽完青雲的話以後,沉默了一會兒,便問她:「你真的下決心了?能晉見皇上,儘快恢複身份,自然是好的,但你此番入京,身邊除了喬大人,就再沒有認識的人了,心裡會不會害怕?」

青雲愣了愣,心裡有些感動,沒想到曹玦明會這麼了解她的想法,恢身身份什麼的尚在其次,她心中更多的是顧慮即將面臨的陌生環境吧?不過她還是笑著回答了曹玦明:「沒事,我確實有一點擔心,但楚王世子都找上門來了,我想繼續像以前那樣過清靜日子,根本就不可能,還不如早點完結了這件事,我也省得再心煩。」

曹玦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沉吟片刻,就做了個決定:「我陪你一道回去吧,路上有個熟人照應,遇事也能安心些。」

青雲一怔,忙道:「我特地讓龔大人請你來,告訴你這件事,並不是要你陪我入京的。我是想著,我乾爹和周大人他們,龔大人都會通知,可你既不是我的親人,又不住在府衙,他可能就把你漏過去了,你得不到消息,也許會擔心,我……我真沒別的意思。」

曹玦明微微一笑:「我也沒有別的意思,陪你入京,一來是想照應你,二來也是為了看楚王妃的下場。你方才說,定國公病重,也許快不行了,因此喬大人才會趕回去。我在京中多年,知道定國公的份量,若他當真不治,軍中必會有無數將領前來祭奠,遠在地方或邊疆的也就罷了,職責所在無法分身,但京城周邊幾個大營的將領都一定會告假前去拜祭的。就這一兩日的功夫,楚王府所倚仗的幾支兵力同時少了統帥,楚王世子又不在京中,正是皇上下手的好時機。我若不趕在這時候進京,只怕就要錯過了,那豈不是要後悔終生?」

青雲撅撅嘴,白他一眼:「說那麼多幹嘛?你要是只為這個原因回京,也用不著跟我同行,你就不能老實點說是因為擔心我嗎?偏要說這麼多讓我不高興的話!」

曹玦明臉上一紅,眼神頓時亂飄起來:「我……我只是在說實話……」其實他確實是擔心青雲更多,但這種事怎麼可能說出來呢?

青雲絲毫不理會他的辯解,只問要緊的部分:「你真的不會覺得不方便?我們天黑前就要走了,你在這裡不是還有事?喬大人可能不會同意再多帶其他人,更別說你還收了那麼多藥材了。」

曹玦明臉上略帶幾分紅暈,小聲地回答:「不要緊,我讓麥冬與半夏押車把藥材運回去就行了,我一個人隨你們一同上路。」

青雲抿嘴沖他甜甜一笑,便轉身走到不遠處的龔知府與喬致和面前:「喬大人,我能不能多帶上一個人?」

龔知府看了看隨後走過來的曹玦明,心裡就明白了:「這應該不成問題。小曹大夫醫術極好,說不定還能為老公爺診一診脈。」

曹玦明客氣地道:「大人謬讚了,老公爺自有京中的御醫診治,在下年輕後進,醫術淺薄,不敢說大話。但在下恰巧收羅到兩株千年老參,或許能對老公爺有一點用處。」

龔知府大喜,忙對喬致和說:「那可真是難得!友仁兄,若是老公爺能再多撐幾日,也是件好事呀!」至少皇上那邊要有什麼動作,也能有更多的時間籌備。

喬致和卻陰陰地瞥了曹玦明一眼:「小曹大夫盛情難卻,只是方才你與青雲姑娘在那邊說的話,跟如今說的可大不一樣呢!」

曹玦明臉上又是一紅,他方才跟青雲說,可以趁著定國公去世的機會算計楚王府一把,如今又說手中有老參可為定國公延命,在定國公的親兒子看來,大概會覺得他很硌應人吧?

喬致和確實覺得曹玦明硌應人,他方才看得分明,青雲與曹玦明說話時,眼神里透著親密,若她還是當年淮城裡那個小孤女,他倒不覺得有什麼,可現在青雲卻是楚王府的小郡主,曹玦明與她身份有別,關係太過親密可不是好事。再說,曹玦明在他喬致和的眼皮子底下,說他老子死了對皇帝而言是多麼好的機會,云云,即使他本人也看不慣他老子,也覺得他家辦喪事對皇帝而言是個對付楚王府的好機會,但曹玦明一個外人說這種話也太瞧不起人了!

因此他很冷淡地對青雲道:「我與姑娘此番入京是機密之事,只因小曹大夫對姑娘有救命之恩,又有龔大人為他作保,我才同意姑娘將此事告知於他,但若帶上他,怕會多有不便。且不說容易泄密,小曹大夫是個文弱書生,只怕難以承受路上的苦楚。」

曹玦明忙道:「在下絕不會對外泄密的!在下身邊只有兩名隨從,大人若不放心,盡可讓他們待在龔大人這裡,直到龔大人認為無礙了,再放他們離去。至於在下的騎術,雖不敢說能與軍中驍勇相比,但也絕不會拖大人後腿!」

青雲也幫著他求喬致和:「是呀是呀,喬大人,曹大哥騎術挺好的,比我這個初學者要強得多了。」

龔知府拖了喬致和到一邊去,小聲說:「你這是怎麼了?青雲姑娘一個人跟你上路,心裡難免有些不安,帶上小曹大夫,至少有個熟人可以說說話,他又不會給你惹麻煩,你何必扮黑臉?」

喬致和埋怨道:「你也對青雲姑娘太過縱容了些,她說什麼你都答應。雖然她是宗室貴女,但攤上那樣的老子,將來連郡主都未必當得上,頂多也就是個縣主、郡君,甚至是鄉君!你何必對她言聽計從?」

龔知府沒好氣地道:「真不好意思,我比不得喬大人出身尊貴,見慣世面,什麼王公貴族都不放在眼裡。我敬青雲姑娘,難道只為她出身不成?這小姑娘比許多人都聰明能幹,若我手下的官兒都能抵得上她一半,我還用得著心煩?!」

喬致和的臉色緩和了些,眼中也有了笑意:「你手下的官兒也不差,通共也就一個姓陳的是草包罷了。跟他相比,這位貴主兒確實強了十倍百倍去!」

說笑完了,喬致和也讓了步。他其實也不是真的不允許旁人陪伴青雲入京,曹玦明既對青雲有救命之罪,至少是可以信任的。至於曹玦明那點小心思,他自有法子對付。

於是喬致和與龔知府很快就把青雲打發回家收拾包裹去了,他們再三叮囑,只帶要緊的物事與幾件換洗衣裳,其他的進京後自有人會為她打點。他們這一回入京,並不是一般的回家探病,因此全員快馬上陣,沒有馬車可以裝載多餘的東西。青雲十分慎重地一一答應下來,很快離開了,但曹玦明卻被喬致和留了下來,說是另有事要囑咐他。

青雲心中記掛著喬致和不知會與曹玦明說什麼,但她知道事情輕重緩急,眼下還是收拾行囊要緊。

到了家,余嫂子上前稟報,說劉謝回來了一次,帶了點衣服和乾糧又出去了,順便帶走了林三和狗兒,大概要兩三天後才能回來,因此讓青雲在家小心些。

此番劉謝是得了龔知府分派的新任務,要到荒原上巡視那些已經劃好線的荒地距離水源有多遠,該如何開挖水渠,等等。這本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青雲記得,當初量地的時候,就有吏員將相關的信息記錄在冊,她還親自畫了地形圖呢,龔知府想知道只需翻查記錄就行了,何必還要劉謝再跑一趟?難道是為了讓他避開楚王世子嗎?

青雲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將最近為劉謝做的一件棉衣找了出來,這衣服她已經做了大半個月,只差收尾了,但現在她沒時間繼續做,京城事了後,也不知還能不能回來。她想了想,就叫過余嫂子:「這是我給乾爹做的新衣裳,做得差不多了,但我現在另有事要忙,沒空做針線,嫂子能幫我把剩下的活做了嗎?」

平時她央余嫂子幫忙做針線,余嫂子是一定會答應的,今日後者居然猶豫了好一陣子,才接過來:「姑娘放心,交給我吧。」

青雲有些疑惑:「余嫂子,你怎麼了?可是出了什麼事?如果你實在沒空,那就算了。」

「不不不,我有空的!」余嫂子猶豫了一陣子,到底還是說出了真相,「姑娘,有件事……您聽了別生氣,昨兒我不在家,並不是偷懶,其實是……我在外頭撞見了我哥哥!」

青雲很是吃驚:「你哥哥?」

原來余嫂子在西北時,她哥哥參軍去了,雖然只隔了百多里路,通信卻十分不便。當年大旱時,她娘家人與婆家人往南方逃亡,從此就和她哥哥失散了。她哥哥是吃皇糧的,大旱年間也勉強支撐了下來,沒想到今年裁軍,他竟然也在被裁之列,而且還在休假期間找到了其他家人。她父母都在流亡途中去世了,只剩下嫂子和小侄兒,又打聽了一下她婆家人的情形,還以為她已經死了。如今她哥哥一家人得了五十畝地,便舉家遷到東北安家,竟然恰巧在市集上遇見了她。她哥哥一家三口,嫂子體弱,侄兒還小,要耕種五十畝地,勞力遠遠不足,但另外僱人又花費大,她哥哥捨不得,希望妹妹母女倆能跟他回去,一來是幫忙家裡,二來也是無法接受妹妹一個嬌養多年的少奶奶成為人家的下人。

青雲聽了以後,很是為余嫂子高興:「這是好事兒呀!你要是想跟家人團聚,只管去,當年我們家又不曾買斷了你和杏兒的契約,說好了是雇的,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