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五章 對策

龔知府看見喬致和時,同樣大吃一驚:「友仁兄,你怎麼來了?!」

喬致和的形容還帶著幾分風塵僕僕的狼狽,聽了龔知府的話,他掏出一封信:「這是你給我的急信,看了信里的內容,我哪裡還能坐得住?」

龔知府急得直跺腳:「你不該來的!楚王世子很可能還在這城裡呢,萬一他發現了你的蹤跡,知道你也是知情人,定然不會放過你。到時候,還有誰能將他乾的這些事稟告皇上?!」

喬致和漫不經心地拉開椅子坐下:「慌什麼?我是喬裝而來,又是連夜趕路,進城時天剛亮,與我打過照面的不是守城的士兵,就是街上走動的本地貧苦人,或是做小生意的,我先前來時就見過,並沒有生面孔。只要我行事隱秘些,外人怎會察覺?楚王世子通共沒跟我見過幾回面,就更不可能認出我來了。」

龔知府還是埋怨個不停:「即使如此,你也不該來!我本是相信身後還有一個你,才放心將信匣送到你手中,原指望你能儘速將密信送回京城,避開楚王府與定國公府的圍截,那樣即使我有個萬一,也死而無憾了。沒想到你卻到我這兒來了!萬一壞了我的事,我到了黃泉也要怨你的!」

喬致和瞥了他一眼:「行了,我還能不知道事情輕重么?你信上說的不是小事兒,雖有密信,但我也要把事情經過問清楚了,才好向皇上稟報。你放心,我今兒就走,晚上就能回到錦城,明兒一早就親自把信送回去。無論是楚王府還是定國公府的人,都絕不會攔住我的去路!」

龔知府一怔:「你親自送信回京?這怎麼能行?!」喬致和乃是吏部任命的錦城知府,任期還長著呢,此時又沒到年終述職的時候,無故是不能離開轄地的。如果真的無故回京,就算皇上不追究,其他朝臣也絕不會放過!

還好喬致和並沒有吊他胃口太久,很快就說出了答案。原來是定國公年紀老邁,夏天時因為貪涼,生了場大病,拖了幾個月還不見起色,而且眼看著就要不好了。喬致和收到了家書,定國公府那邊已經為他告好了假,他得儘快趕回京城去,說不定這一去就幾年都不會回來了,萬一定國公去世,他這個兒子是要守上三年孝的。

龔知府聽得呆住了,喬致和坐鎮錦城府,原是皇上定下來的,與坐鎮錦東的他合力把持好整個東北邊境。若喬致和因為守孝而不得不離任,那會不會壞了皇上的計畫?他擔心地道:「皇上應該會奪情吧?若你真走了,誰知接任的會是什麼人?」

喬致和倒不像他這麼擔心,反而安慰他說:「沒事,我去守孝了,皇上自有安排,即使我不能回來,我們也不會吃虧。你忘了?楚王世子妃是我親侄女,若我父親當真病故,她這個嫡孫女是要守孝的,還有她老子,我那個世子大哥也同樣要守孝,定國公府要暫時退出朝廷,楚王府也就少了一個助力。西北那一位雖然位高權重,畢竟離得遠,只要皇上下手夠快,那位難道還能冒著滿門抄斬的風險為楚王出氣不成?他願意,他手下的人也不是傻子呀?!」

龔知府苦笑了下,心中的憂慮倒是減去了幾分:「你也別想得太好了,楚王世子妃要守孝,但世子卻用不著。還有那些一向與定國公府親近的文臣武將們,非親非故的不必穿麻戴孝,卻有可能因為國公的名頭落到你那兄長頭上,反而更堅定地站在楚王世子那邊了。倒是定國公若當真亡故,他這個孫女婿是一定要出面的。這麼說來,他大概不會在錦東逗留太久,等他走了,我也能鬆口氣了。」

喬致和正色道:「我正要跟你說這件事,雖然楚王世子不會在這裡逗留太久,但需得提防他狗急跳牆。那位青雲小姑娘一直留在府衙里,也不是個事兒,誰知道楚王世子手下會不會有一兩個懂得飛檐走壁的能人?官差都在前頭當差,萬一他們潛入後衙,要擄人也好,要殺人也罷,有誰抵擋得了?」

龔知府忙問:「那友仁兄你有什麼好法子?」

「我的法子很簡單。」喬致和冷冷一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你與周康、劉謝兩位可以分別到城外不同的地方公幹,楚王世子身邊人手有限,又用不了幾日就必須離開了,他不可能有時間將你們逐一擊破的。至於青雲小姑娘,你把她交給我,我帶她一同回京城去!無論我們送多少密信密報給皇上,都比不得一個活生生的人證!」

龔知府眼中一亮,猛然擊掌:「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果然好對策!任憑楚王世子在這裡找多久,都是白搭,青姑娘已經動身回京去了!只要皇上見到她,就憑那個長相,還用得著什麼證據呢?她既可證明楚王妃當年曾經殺庶女、焚族人,也可以證明楚王府親衛曾在邊境截殺信使,更可以證明楚王世子擅出京城,帶兵闖入錦東城胡作非為!只要有她在,皇上就有足夠的理由處置楚王府,事情的真假反而不重要了!」

喬致和笑了笑,心中也同意對方的說法。其實他也有些懊惱,明明他比所有人都要先看見姜青雲,也知道她是姜鋒義女,身世成謎,更常常接觸皇族宗室,知道皇家人的長相特徵。為什麼他就認定了她是姜家女,卻從沒有懷疑過她的身份呢?還好現在並不算太晚。

不過龔知府很快又有了另一個顧慮:「不知青姑娘可會答應?我記得楚王府親衛截殺她時,她也曾誤以為對方是受東秦人指使而來,但過後發現實情並非如此,就立刻來找我說明真相。她說,這謀逆之事一出,定會有無數人家給楚王府陪葬,她不想因為一時氣憤,就連累了不相干的人,我擔心她會不願意在朝上為楚王府與東秦勾結一事作證。」

喬致和卻笑道:「那位小姑娘聰明得很,心地雖然良善,但需要下狠心時,她也不會退縮。皇上要剷除的只有楚王府及其黨羽,不相干的人自不會理會,只要那小姑娘明白這一點,是不會不願意的。楚王世子都上門抓人了,你當她真是個好性兒的么?你若不信,儘管問她一聲試試?」

此時的青雲正陪著周楠說笑,眼見著好友漸漸不再覺得驚恐,心情也平靜了許多,她總算放下了心。

周楠每日要做的事其實比她多得多,她只要管理好劉謝家的內務,偶爾替他操辦一下人情往來上的事,就能閑下來學習自己想學的技藝了。但周楠要掌管的家務比她多,要處理的人情往來比她煩瑣,要學習的東西也比她豐富,就連每日穿衣梳頭戴什麼首飾,都比她講究,因此空閑時間很少。她們只閑聊了一會兒,就有無數個婆子前來回話,等周楠終於把所有事都處理完了,她也到了每天固定的練琴時間了。

周楠的琴藝很不錯,水平不是青雲這種初學者可以比的,兩人若同時在一起練習,只會互相干擾,因此青雲就暫時回了自己家。

她在家裡連椅子都沒坐熱,龔家就送了帖子過來,請她去說話。來送帖子的是龔夫人身邊的心腹大丫頭,聽她的語氣,似乎事情有些急。青雲心中懷疑是楚王世子那邊有了消息,連忙整理了一下衣飾,便隨她走了,連丫頭都沒帶。

到了龔家,那大丫頭請她在小花廳里坐了,上了茶便退了下去,龔夫人卻一直不見蹤影。青雲一看就知道請她來的並不是龔夫人,心中越發篤定是龔知府有話要說,便一直安心在那裡等待。誰知沒過多久,就有人來了,並不是龔知府,而是姜融君。

姜融君行色匆匆,見了她,便上前握住她的手:「我聽說了昨兒的事,你不要緊吧?沒受傷吧?那人是怎麼知道你的事的?」

青雲愣了愣,笑著柔聲道:「沒事兒,我就是弄髒了衣服,連皮都沒有破,你不必擔心。我想他大概是截住了知府大人送往京城的信,不過他知道了也沒啥,我不出府衙,他還能衝進來殺了我不成?」

姜融君眼中迸射出仇恨的目光:「楚王府里的都不是好人!楚王妃心狠手辣,為了點小事連族人都不放過,她兒子越發出息了,竟要對親妹妹下毒手!」

青雲有些吃驚,猶豫了一下,問她:「你知道嗎?我想當年姜九爺帶我出京,又回過老家見令尊,很可能因此導致楚王妃派人來滅你家滿門。你以前很怨恨姜九爺的,現在知道了真相,不會埋怨我嗎?」

姜融君眼圈都紅了,哽咽地道:「那是我糊塗了……二叔有什麼錯?他是為了救人,也是奉命行事,錯的是楚王妃!什麼大不了的事……不過是個庶女,誰家沒點煩心事?先父先母生前恩愛,先父還有個通房,那通房還生了個小弟弟呢,可那又怎麼著?先母在世時,雖然也看著那通房和小弟弟礙眼,但也不至於殺人。更何況楚王妃為了殺人,連族人都滅了?!這是她有毛病,與你什麼相干?你好好一個宗室貴女,竟淪落成流民,吃了多少苦頭,都是被她害的,我若還要怨你,成什麼人了?」

青雲聽得啞然,心想古人的想法還真跟現代人不一樣,大概姜融君自幼是由大家閨秀出身的姜五太太教養長大的,所以對小妾啊庶子庶女啊什麼的接受度比較高吧?不過楚王妃的做法確實誇張,追殺庶女就算了,居然為了滅口,還要殺自己的娘家族人,真是喪心病狂。

兩人正說著話,龔知府忽然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