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宅門春 第六十七章 候場

沈昭容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穿的一身玫紅色的金絲繡花襖兒,牙色的五彩繡花馬面裙子,胸前帶著明晃晃的金項圈,掛著個嵌金絲的白玉鎖兒,頭髮挽成宮髻,插了一頭的珠玉,端得是珠圍翠繞、貴氣逼人,襯著她臉上精心畫就的妝容,把七分的姿色直提高到了十分,哪怕是隔遠望去,也要叫人誇一聲佳人。

只可惜明鸞不是男子,對這佳人興趣缺乏,更因為忙活了一晚上加一早上,此刻又冷又餓又累,心情正不好呢,對沈昭容的厭惡一下就衝上了心頭,直接冷笑了一聲:「大過年的,出門居然遇見了狗屎,真是晦氣!」說罷也不理會沈昭容,就直接拉著陳氏往殿里去了。

元鳳震驚於明鸞用辭的粗俗,但見了沈昭容,也沒什麼好臉色,更沒心情去打招呼,便一低頭,只作沒瞧見,也跟著進了殿。指路的女官彷彿什麼都沒聽見,跟隨在她們身後。

沈昭容原本見了她們還很吃驚,聽了明鸞的話,臉上頓時紅一陣白一陣的,咬了咬牙,想要說些什麼,可章家姐妹都已經走了,她便是要說也只有引路的宮人能聽見,她又擔心那宮人聽了什麼不好的話,會告訴皇帝皇后,直接影響帝後對自己的觀感,最終只能強忍下這口氣,勉強笑問:「章家三姑娘怎會在這裡?她不是有孝在身么?」

那宮人便回答她說:「是皇后娘娘下了特旨,讓南鄉侯府的三太太與三姑娘隨誥命們一道入宮朝賀的。」

沈昭容的臉色又變了一變:「原來如此……」看了看明鸞與元鳳進去的那屋,儼然已經坐了好幾位貴婦人與千金了,臨國公夫人石章氏正為旁人引見章家姐妹與陳氏,聽她的稱呼,在場的人里既有武陵侯世子夫人,也有幾位勛貴家的夫人與小姐,還有六位是四五品官員的妻女,記憶中似乎與皇后李氏的母族有些親戚關係,剩下一位面生的二十許青年貴婦,聽臨國公夫人的語氣,乃是臨國公世子新娶的填房,身後還跟著個面生的十五六歲清秀少女,不知是什麼身份來歷。

沈昭容頓時躊躇了,她可不想見石家婆媳,橫豎她是進不了石家門的,見了只會叫人尷尬。更別說章明鸞又在屋裡,那是個潑辣貨,一言不合就連禮儀都不顧的,她一個侯門千金不怕丟臉事小,沒得把素來端莊的自己給填進去,萬一讓皇上知道了,以為自己也在那流放地里學得象市井婦人一般粗俗,那豈不是太冤枉了?

這麼一想,沈昭容就對引路的宮人道:「那殿里有臨國公夫人與世子夫人在,我若進去了,只怕有些不方便,還請替我另尋一處歇腳處才是。」

不料那宮人卻給了她一個意外的答案:「沈姑娘誤會了,奴婢並不是要領你過去。那殿里都是方才朝賀過皇后娘娘的貴眷們,皇后娘娘特地囑咐了,讓留下來預備後頭召見的,因此時朝賀尚未完畢,才請她們在那偏殿里稍候片刻。姑娘與她們不同,一早就由皇后娘娘派了人,用車請進宮中,只等著朝賀結束後相見,本不與諸位貴眷們在一處等候。」

聽了宮人的話,沈昭容先是一喜,繼而又覺得有些不是滋味。連章明鸞這樣身上帶著重孝的人,都能與其他貴人官眷們一道向皇后娘娘朝賀,她身為皇帝最親近的表妹,居然只能悄悄兒坐車從皇宮後方的玄武門進宮,而且一路上都只有一名宮人為伴,此刻居然還不能與貴眷們在一處坐著吃茶。若往好的方向想,這是皇帝皇后對自己另眼相看的緣故,可她更忍不住往壞處想:難不成帝後都覺得她如今名聲敗壞,不配光明正大地亮相於人前?!

沈昭容暗暗咬牙,好不容易才在宮人的再三催促下醒過神來,心情複雜地看了後者一眼,想著此事必然是皇后自作主張,皇帝待沈家素來寬厚,怎麼可能會這般落她的臉?等她見了皇上,定要好好告皇后一狀!

她隨著宮人走了,明鸞在殿內坐著,從窗口處正好看見她們遠去的背影,瞧著似乎是往後殿方向去了。元鳳在旁便小聲說:「奇怪,那裡不過是幾間空屋子,她往那裡去做什麼?」

燕王大軍入京時,皇宮起火,許多主要宮殿都被焚毀了。歷代皇后所居的坤寧宮是難得倖免之處。當時建文廢后馮氏已死,太后呂氏又住在別處,坤寧宮裡只有宮人看守,沒什麼大人物在,旁人也就忽略了這裡。因此,昭宣帝大婚之時,只將坤寧宮稍加整修打掃,便迎接新皇后入住了。兩名嬪妃則住在坤寧宮西面不遠處的院落中。至於坤寧宮後殿,因為地方大,房間多,皇后李氏剛剛入主後宮不久,又有許多事要忙,一時半會兒還顧不上,那裡便都丟空了。元鳳長日行走於宗室勛貴府第之間,又有個小媽是燕王親信的女兒,因此知道些宮裡的小道消息,也趁人不備之際,小聲告訴了明鸞。

明鸞想了想,想不出個所以然,便道:「我們管她往那裡去做什麼?只要她別來礙我們的眼就行了。」

元鳳嗔她一眼,又看了看屋裡其他人,抿嘴微微一笑,再次湊近她道:「要是她知道這屋裡都是些什麼人,還不定要嘔成什麼樣呢!」

明鸞不解,看了看屋裡這一圈的夫人小姐們,疑惑地問元鳳:「大姐姐這話是什麼意思?」

元鳳又是抿嘴一笑,一臉的欲言又止。明鸞不耐煩地哂道:「愛說不說,不說拉倒!」聲音有些大了,驚動了坐得比較近的兩位千金,她們轉頭望來,打量著她們姐妹,對元鳳尚算彬彬有禮,和氣有加,看向明鸞時,卻總是帶著審視的目光,隱隱有幾分敵意。

明鸞只覺得莫名其妙,心想這兩個小姑娘長得挺好看的,打扮得也漂亮,怎麼看人的眼神這麼滲人呢?她又不曾得罪了她們,莫非是前身小時候欠下的債?真是冤枉!這都多少年了,她們怎麼還記得呀?!

明鸞不記得前身的事,怕說錯了話,只得硬著頭皮問元鳳:「她們好象不大喜歡我,這是為什麼?我從前得罪過她們?」

元鳳抿嘴笑著小聲說:「不必在意,那是她們誤會了,以為皇后召你來,也是與召她們來一樣的用意呢!」

明鸞聽得越發糊塗了:「皇后有什麼用意?」

元鳳嗔她一眼:「你不知道外頭人都是怎麼說的么?宮裡除了皇后娘娘,另兩位主兒,包括石家表妹在內,都不大入皇上的眼。皇后娘娘正有意再選幾個品貌雙全的佳人充實後宮呢!今兒朝賀,特地召了這些人來,便是要相看的意思。你沒瞧見?除了皇后的娘家李家,以及咱們家,旁的都只是沾了點親的,俱都是信得過的人家裡的姑娘,連石家姑太太也帶個族侄女進來,這些都是有意進宮的。」

明鸞吃了一驚,心想皇帝這位子也坐不了多久,還納那麼多妃子,將來燕王得了皇位,她們怎麼辦?這些人家都以為自個兒能父憑女貴,大概沒想到將來會落得一場空吧?不過這事兒她也不好多說什麼,她還不至於那麼聖母呢。眼見那倆千金小姐拿戒備的眼神睨自己,明鸞瞬間淡定了,冷冷地朝她們瞪回去。她們對視一眼,輕嗤一聲,便扭過頭去不看她了。

明鸞心裡只覺得好笑,也不理會,自顧自地與元鳳說話,見陳氏靜坐在側,並不與石章氏等人一處說笑,神情嚴肅中帶著點不安。她知道陳氏是在心虛,不由得有些心軟了,起身走過去拉了拉陳氏的袖子。陳氏抬頭望來,微微一笑:「怎麼了?可是渴了?我這裡有熱茶。」

明鸞哪裡是這個意思?便道:「我那兒也有,只是瞧著母親精神好象不大好,是不是方才在外頭吹了風?」

陳氏笑笑:「沒事,不過是有些累了,坐一坐就好。你且回去與你大姐姐說話吧,不必管我。」

新進門的臨國公世子夫人在旁聽見,便笑說:「三姑娘真是個孝順孩子,你放心吧,這兒有我呢,必不叫你母親累著的。」

明鸞見她態度和氣,似乎是個好相處的,便也沖她笑了笑,鄭重道了謝,才回到元鳳身邊坐下。這時宮人又引了幾位女眷進來,明鸞看過去,全都不認識,元鳳反而驚喜地站起身:「二嬸娘,端姐姐、靜妹妹,你們幾時回京來的?怎麼沒告訴我們家一聲?!」

明鸞聽了不由得一愣,元鳳會叫嬸娘的,難不成是章氏一族的人?她看向那幾名女眷,只見為首的一個三四十來歲的婦人,容貌秀雅中帶著幾分堅毅,膚色微黑,身材高大,穿著四品誥命服飾。她身後跟著的兩個小姑娘,一個十二三歲,另一個十六七歲,姐妹倆長得挺相象的,也都是高高瘦瘦,膚色微黑,俱穿著一樣款式的秋香色錦袍、官綠色馬面裙。姐姐有些國字臉,容貌略平庸些,眉眼間卻帶著勃勃英氣,衣裳袖子與下身裙擺都比別人的短一分,顯得更加利落;妹妹容貌俏麗,長著小瓜子臉,顯得略斯文些,衣袖與裙擺處則多了些繡花,看起來更像是端莊的大家閨秀。

這母女三人怎麼看也不象是尋常人家出身的,莫非真是章氏族人?長房素來與族人們親厚,元鳳會向她們打招呼也是正常的,只是族中真有這樣的人物嗎?怎麼她沒聽祖父提起過?祖父章寂還說,章氏族中就只有他們這一支有出息,旁人頂多只做到六品而已,而眼前這位,卻是四品的誥命!

明鸞不由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