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平地雷 第五十二章 喜訊

明鸞回到茂升元的時候,臉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

馬掌柜見狀不由得面露喜色迎上來:「如何?事情成了?」

明鸞笑眼彎彎地點了點頭,左右看看,小聲說:「咱們進屋裡說去。」

馬掌柜也笑眯了眼,會意地引著明鸞往後院走,路經櫃檯時,大聲叫了侄兒一聲,馬貴便立刻丟下正在做的事跟著來了。三人到了後院廂房,摒退左右,又命信得過的夥計在院里守著,不許人靠近房間,方才坐到桌邊正經說話。

明鸞道:「我去見卞大人時,他說很吃驚,早在朝廷下旨申斥燕王把大伯父捎帶上了以後,燕王府就有信來給他,讓他多照應一下我們,若是朝廷或馮家派人來抓我們上京,就想辦法庇護我們。卞大人說這封信是月中才到的,通共才不到半個月的功夫,他正在指揮使司里活動,爭取悄悄兒地把我們一家子弄到廣州來,原是打算等事情辦好了再告訴我們的,沒想到我們家居然先派人到了。現在調令已經弄得差不多了,借的是二伯父在安南戰前立了功勞,所以調任廣東都指揮使司廣州後衛的名義,年後就能下來,到時候我們一家就能光明正大搬來廣州府了!」

馬掌柜聽了,頓時鬆了口氣,笑道:「這位卞副使為人極和氣的,外人都說他脾氣古怪不好親近,但我平日里與他打交道,倒不覺得他難相處,只要心裡不藏奸,他就會在暗地裡護著你。這半年來,我們這些在商號里做事的人得他庇護不少呢。如今他又幫了親家這麼大的忙,實在是太好了。」

馬貴也道:「這就好了,我早就想過,親家二爺既然立了戰功,若是有人願意幫他一把的,想要調到別處去也不難,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個好去處。德慶雖不算差,到底比不得大城繁華,況且那裡本是章家流放地,做事多有不便之處,如今能光明正大遷來廣州,真是再好不過了,叔叔不如趕緊給東家寫信,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東家知道,等來年春暖花開,說不得東家還能派人來瞧姑奶奶、姑爺和鸞姑娘呢。」

馬掌柜笑道:「這是自然,我晚上就寫信,明兒立刻叫人送出去!東家盼著這天盼許久了,如今心愿得償,想必這個年也能過得格外高興。」

明鸞聽他們這麼說,想起一直在默默幫助自己一家的外祖父、外祖母與舅舅們,心裡也暖暖的,道:「我也給外祖父寫一封信吧?馬掌柜幫我一併捎去,也許他老人家看了會更高興?」

馬掌柜叔侄倆齊聲稱善,馬貴坐不住,立時便自告奮勇出去找好紙好筆好墨好硯去了。馬掌柜看著侄兒這般,嘴都攏不住,對明鸞道:「鸞姑娘別笑話這小子,他雖在我跟前學了幾年,到底還年輕,經不住事兒,這幾年在德慶分號辦事,一直提心弔膽的,如今總算能將擔子轉給我了,他高興著呢。」

明鸞笑說:「馬大哥幫了我們很多忙呢,我心裡感激得緊。」

馬掌柜又關心地問起了一些細節:「卞大人可提過,章二爺到了廣州後衛是任什麼官職?」

「他說了,還是百戶。」明鸞解釋道,「二伯父在德慶本來做的是總旗,上任還不到一年,只不過是因為要上安南戰場了,江千戶才臨時給他提拔成百戶的,雖然都指揮使司這邊是下了文書認可了,但程序上總有些不大妥當。如今他既有了軍功,可以名正言順地提拔,加上又是從偏遠州縣調來廣州這樣的大城,所以卞大人覺得,維持在百戶的品級就好。再說,若是升職,自然少不得公文通報全指揮使司,動靜有些大了,還不如現在就下了調令,悄悄兒地將事情辦好了,日後大軍回來,二伯父直接過來報到,一點兒都不會引人注目。卞大人已經跟指揮使大人說過了,也知會了其他幾位大人,都沒問題。」

「這樣也好。」馬掌柜嘆道,「只要你們一家子能到廣州城裡來,即便章二爺不能陞官又有什麼要緊?平安最重要。先前我聽阿貴說起燕王府的事時,也曾嚇了一跳,但想想過去幾年去北平的夥計們捎回來的消息,也知道章大爺與燕王府多少有些來往,燕王府願意拉章家一把,是王爺厚道,就怕章家會受了連累。如今章家既然要到廣州來,自然還是不要張揚為佳。卞大人既已安排好了,我也能鬆口氣,但你們到廣州後住的地方,吃的穿的用的,諸多東西,還是交給我去辦吧,也省得你們再操心。」

明鸞有些聽不明白:「吃用的東西倒罷了,確實需要置辦,但住的地方不是衛所統一分派的嗎?難道還能由得我們自己挑房子?」

馬掌柜笑道:「德慶那邊的千戶所,因軍戶都是靠近衛所聚居,所以住的房子都是衛所里統一分派的,但這廣州前後左右四衛又有不同,這裡的衛所因是倚郭而設,將士大多是各自分散住在城裡或衛所周圍的。衛所雖然有房舍,但稍嫌破舊了些,又是大通鋪,只有單身無家眷在本地的士兵才會住,但凡是手頭鬆些的軍戶或武官,都會在城內另置居所。章二爺好歹也是個六品武官,又帶著一大家子,怎麼能住衛所的地方呢?自然是要自行找房子的了。」

明鸞聽得眼中發亮:「您是說,我們可以自己找房子?找什麼樣的都行嗎?」

「什麼樣的都行,當然最好是離衛所近一點,來往也方便。不過,城裡的官員不論文武,都喜歡住在繁華的地方,日常採買要方便些。」

明鸞想了想,小心探問:「城裡的房價不知貴不貴?」

「那要看是哪裡的房子,又有多大了。」馬掌柜看了看明鸞,忽然明白了什麼,笑道,「不妨事,鸞姑娘只管去挑,挑中哪一處,告訴我就行了。不過是一所宅子,老馬還買得起,只當是我孝敬親家老爺、姑奶奶與姑爺的。」

明鸞卻搖頭道:「不用您破費,房子買不起就租好了,咱們家也未必會在那房子里長住。」仔細想想,搬到廣州來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她倒是樂得在這裡長住呢,好歹冬天沒江南那麼冷,又遠離權力中心,少些勾心鬥角的煩心事,但章家畢竟不是小門小戶,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回京城去了,現在買房子固然爽快,到時候還要處理掉,就太麻煩了,而且買房子又要花錢。她這回來廣州,為預防萬一把自己的私房錢帶上了,幾年下來也存了十餘兩碎銀,這點錢哪裡夠買房子?但依她事先打聽到的房價情況,租一處小院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這麼想著,她又問馬掌柜:「馬叔,卞大人說年後調令就能下來,我們家就能正式搬來廣州,那在調令下來前,我們家的人能不能先過來呢?理由嘛……就是事先過來打點一下,安排房子什麼的。尋常武將調職,不是也有提前派家人去料理這些瑣事的嗎?二伯父也不知幾時才能回來,我們家以提前料理瑣事為借口,先搬過來,行不行啊?」

馬掌柜想了想,道:「這也是有的,就看德慶那邊的衛所肯不肯放人了。若是他們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先搬過來也好。時間有些緊,若是趕一趕,或許還能趕上在這裡過個囫圇年。」他頓了頓,小心地問:「可是德慶那邊有什麼不好?」

明鸞忙道:「也不是,我只是覺得……這大冬天的,德慶要比廣州冷些,要是祖父能在這裡過冬,總比在山邊強。」

馬掌柜聞言釋然:「原來如此,鸞姑娘真是個孝順孩子。確實,親家老爺的身子不好,在廣州休養,比在德慶強多了。若你真有這個意思,我明兒就去找人探探消息,若是上頭覺得沒問題,又或是那調令能早些透個意思下來,咱們在德慶千戶所那邊也能順利些。」

明鸞心中有些惋惜,如果江千戶還在,她根本不必擔心德慶千戶所不肯放人,但現在他去了安南,主持事務的那位副千戶與章家、陳家關係平平,未必願意幫忙,而百戶所里那位新任的總旗又對二伯父章放各種羨慕嫉妒恨,要是廣州這邊能提供一點幫助,再通過紫蘭姑姑的人脈打點一番,章家想要提前搬來就更容易了。

不是她多心,誰也不知道皇帝對章家是個什麼意思,現在已經要進臘月了,離年後正式下達調令還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誰知道這兩個月里會發生什麼事?聽說燕王府是打算年底打蒙古的,打完蒙古就該對京城動手了,而打蒙古的時候,總少不了要拉上遼東、西北幾方勢力共同對敵,搞不好皇帝會因此而惱怒呢?提前搬到廣州來,又不曾聲張,朝廷旨意下來時,要是直接往德慶去了,章家還能贏得一點時間脫逃呢,而且這裡又有卞副使這位燕王府的暗棋在,總比在德慶要多一分保險。

明鸞拿定了主意,便鄭重拜託馬掌柜去試探官府的口風,幸好廣東都指揮使司是早有心要將章放收攬過來的,若家眷提前過來了,本人調任的事自然更穩當了。卞大人透過馬掌柜給了答覆,說章家家眷盡可提前到廣州城安排章百戶的起居,只是不要聲張,畢竟調令還未下達,最好別叫人說閑話。

明鸞自然樂得不聲張,立時便拉上馬掌柜與馬貴叔侄倆,商議起日後要住在什麼地方來。她希望日後居住的地點靠近鬧市,又不要太吵鬧,但最好跟指揮使司的武官們住得近些,特別是那些與卞大人親近的武官。一來,可以方便章放與同僚結交;二來,住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